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7日 · 第一重是要怎麼寫出能檢視人生的好日記? 這是本書第一部中所討論的,個人寫日記的SLOW法則。 第二重是如何能夠維持長期的寫日記習慣? 累積得愈久,反饋的能量愈大,這是本書第三部用SLOW法則延伸出來的習慣養成方法。 第三重是永錫令人驚豔的又一個獨創,他將SLOW日記法則擴充到他的企業顧問領域,在真實企業中帶領團隊去每日覆盤,並創造工作上最強大的溝通、目標訊息流,這是本書第四部分的重點。 SLOW法則從個人到企業,從內容到習慣,也從自我檢視到完成自我價值,這就是他的三重性。 接著,永錫這套日記方法論,最最讓我驚豔之處,則是「未來日記-年度目標-目標日記」所構成的「閉環」系統,這在本書2-1提出,並成為全書的核心實踐。 原來,做目標計畫,也可以用「寫日記」來達成!

  2. 2018年2月5日 · 九種「特殊思考模型」的工具與範本,想通難題的有效輔助. 我們通常都聽過用「 心智圖 」等工具可以幫助構思,但如果你有實作一段時間,你可能會發現並不是從中心點會畫延伸線就好,更重要的是背後的「思考方法」,也就是我在「 心智圖方法教學我的 ...

  3. 2017年7月16日 · 1. 萬事起頭難? 萬事起頭都很簡單. 這時候,我都會提示大家:「你們看到的是已經運行了好幾個月的專案筆記結果,但是當專案一開始的時候,其實都是從空白的筆記開始,然後一兩則任務慢慢添加上去,隨著專案進行,更多任務出現,筆記才慢慢變得完整。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要製作這樣的專案筆記就一點都不難,因為並非一開始就製作出複雜的專案計畫,也不是要花什麼特定時間去規劃出複雜的專案, 而是從專案初期開始: 每次花個 不到兩分鐘的時間 ,把新任務排入空白專案中。 日積月累,自然就完成了複雜的計畫結果。 從結果來看,好像很高難度。 但是從過程來看,其實不過是「每次兩分鐘加入新任務」的 「超級簡單」步驟 而已。 2. 思考阻力:那些要想一想才能開始的行動.

  4. 2016年8月23日 · 1. 用「玩」幫妳做到,特別適合 低動力 的日常任務. 我不會說任何事情一定要遊戲化才做得到,我也不會說遊戲化就是更好的學習方法,因為要達成目標本來就可以有很多方式,例如你真的有「強大心理動機」時,不需要遊戲化你一樣會充滿動力去做。 就像我之前討論時間管理技巧時,談到理性朋友適合的「 1-3-5 時間管理方法 」,或是感性朋友適合的「 自動聚焦時間管理法 」,方法本來有很多樣,最重要的是「可以做得到」。 而「玩」這件事,就我這一年來的經驗,特別適合用來解決下面這樣的日常任務: 「低動力」 「低成就感」 「有點討人厭但知道必須去做」 例如「 知道要早起但有點討厭 」、「 需要減肥但每日的成就感很低 」、「 想要讀點書但動力不高 」,這時候,遊戲化一下,會把討厭的事情變得不是那麼討厭。

  5. 2016年3月27日 · 在數位工作中,先思考搜尋得到嗎? 再思考這樣分類有必要嗎? 然後讓分類整理愈來愈簡單,這是數位工作的簡明原則。 什麼時候要懸崖勒馬? 簡明,是最好的評估: 簡明原則,也是我為自己或為團隊挑選數位工具時的關鍵評估標準。 後來還有讀者詢問到使用 ifttt 這類自動化工具的問題,理應我會喜歡這類自動化工具,但其實我對 ifttt 反而有所戒心。 這個戒心不是安全或隱私,而是可能大量研究與玩耍其自動化方案後,獲得的效果卻很小 (例如只是讓Facebook訊息會自動進入Evernote),導致花費的時間效益不成正比。 或是獲得的效果不穩定 (例如不時同步失敗),導致還要花更多時間檢查。

  6. 2018年2月12日 · 你可能一開始會覺得:「工作已經很忙? 哪有時間空出30-60分鐘散步? 」但驗證實際的效果後, 你會發現這段午休散步時間其實不是空出工作時間,而是工作時間的最佳利用 ,因為他可能會帶來解決工作難題、提升工作創意的效果。 這或許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 莫法特休息法 」的另一種運用,這時我需要的不一定只是睡覺,而是不同的刺激。 散步前,幫自己準備一個難題: 我自己的經驗就是這樣。 妳一定看過很多哲學家、小說家喜歡散步的故事,你說不定也看過很多科學研究驗證了運動帶來的思考好處。 但其實只要你自己實際試試看一兩次,就能親身體驗它的效果。

  7. 2011年7月20日 · 快速獲得這些最親密親友的完整近況,我也可以放心的跟他們分享我的所有事情。 我自己在閱讀Facebook時大概就是看兩個地方,第一個是先看「人氣動態」,由Facebook幫我主動挑出所有朋友、網友最近熱門分享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