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醫療券申請方法 相關

    廣告
  2. 醫療券計劃的認可服務提供者,擁有Hoya 及 Essilor 漸進顧問資格,了解不同鏡片的特性. 醫療券計劃的認可服務提供者,長者可使用醫療券作眼睛檢查及驗配眼鏡之用

    • 全面眼睛檢查

      提供綜合性眼睛檢查

      診斷影響視力質素的原因

    • 角膜矯形

      減慢近視加深速度

      減低近視,帶來清晰視力

  3. ​​維持健康,預防疾病!及早檢查為您的健康把關! 爲了健康著想,預防疫苗注射 (需致電診所查詢貨量)。歡迎致電健康熱線:23660328!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24日 · 社會新聞. 長者醫療券周五起容許與配偶共用 推電子同意書 只需插身份證. 撰文:洪芷菁. 出版: 2023-07-24 20:19 更新:2023-07-24 20:22. 4. 衞生署今日24日公布合資格的香港長者由本周五28日起可與其配偶共用長者醫療券此外長者醫療券計劃亦會由同日起推出電子同意書只需插入身份證讀取以示同意便可並增設實時電話短訊通知服務進一步便利長者使用醫療券。 醫衞局續指,會探討是否將醫療券的適用範圍,進一步擴大到內地大灣區其他醫療機構。 與配偶親身到醫療券服務點登記 無需出示配偶關係證明.

  2. 2024年4月15日 · 長者綜援資助申請方法及詳情👉🏻 按此 長者津貼20245長者醫療券計劃 長者醫療券計劃為65歲以上持有效香港身份證的長者提供醫療券以支付私營基層醫療服務的費用金額為每年HK$2000累積金額最多HK$8000以電子方式透過醫健通發放

  3. 2017年7月11日 · 簡化申請程序. 為配合有關安排社署昨日已向獲確認符合上述資格的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發出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醫療費用豁免證明書」(證明書),日後凡新符合資格的長者都會收到證明書以方便他們獲得豁免。 受惠人於證明書上顯示的生效日期起,到公立醫院及診所登記求診時,只需出示身分證明文件及有關證明書,即可獲豁免相關費用。 豁免費用範圍包括公立醫院的住院服務、急症室服務、專科門診、普通科門診、日間醫院、社康服務,以及注射及敷藥服務,並包括於診治期間獲處方的標準藥物費用。 公院今起加價 急症室人流相若 陸志聰:影響尚待觀察 公院加價 病人組織冀完善醫療費減免 陳肇始:加幅已平衡意見. 繼6 月公立醫院收費加價及優化醫療費用減免機制,今日再放寬限制,可望減輕長者及家人的醫療費用負擔。

  4. 2023年6月6日 · 出版: 2023-06-06 21:22 更新:2023-06-06 21:37.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優化醫療券計劃包括容許配偶共用醫療券。. 醫務衞生局今日6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交代更多執行細節無需長者預先申請只要長者及配偶雙方同意下出示身份證及申報婚姻狀況 ...

  5. 2023年11月9日 · 29. 衞生署今日9日公布政府下周一13日將推出為期三年的長者醫療券獎賞先導計劃」(「獎賞先導計劃」)。 政府會透過發放獎賞鼓勵65歲或以上合資格長者使用醫療券接受私營醫療界別提供的特定基層醫療服務預計可惠及接近170萬名合資格長者。 先導計劃將由下周一起推行至2026年12月31日。 長者在同一年度內(1月至12月)累計使用1,000元或以上的醫療券,作為預防疾病和管理健康等特定基層醫療用途,便可透過醫健通(資助)系統自動獲發500元獎賞至其醫療券戶口,同樣作特定基層醫療用途,無須另行登記。 換言之,獲發獎賞的長者於該年度醫療券的總額,會由2,000元增至2,500元,無須另行登記。 獎賞「翌年清」及不可與配偶共用.

  6. 2023年4月27日 · 政府呼籲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認可醫療專業團體註冊的聽力學家營養師臨床心理學家和言語治療師向衞生署登記參與醫療券計劃為長者提供更多私營基層醫療服務選擇至於施政報告中另外兩項醫療券計劃優化措施包括 容許配偶共用醫療券和在為期三年的先導計劃下有條件地向長者額外發放500元醫療券金額署方補充政府 正積極研究相關細節,並會適時公布詳情,以期在今年內推出措施, 進一步鼓勵長者更有效使用私營基層醫療服務,支援長者的醫療需要。

  7. 2019年5月10日 · 深度報道. 【醫療券專科門診輪候時間長又長 如何改良醫療券紓困? 撰文:陳琬蓉. 出版: 2019-05-10 08:00 更新:2019-05-10 12:20. 2. 現時公營醫療除了內科病床不敷應用外各聯網的專科門診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普遍以年計亦不鮮有而隨著現在的慢性病病人增加亦大幅增加門診的醫療需求。 在輪候專科門診的長長隊伍中,不乏非緊急、又非貧窮的穩定新症病人因公營「平靚正」而加入輪候隊伍。 現時可以有甚麼方法及誘因,將他們逐步疏導出社區的私營醫療系統,解決一部分公私營醫療失衡的危機? 政府在十年前推出「錢跟病人走」的長者醫療券,如何建基於醫療券的廣泛地區醫療網絡,將其「改良設計」,疏導專科門診一部分的穩定病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