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24日 · 香港金融管理局今日(24日)公布在政府債券計劃的零售債券發行計劃下發行於2024年到期的銀色債券系列發行編號03GB2408R)(債券),其第一個付息日之相關年息率首個付息日年息為3.5%

  2. 2024年2月27日 · 據了解預算案將公布2024至25財政年度發行700億元零售債券其中大部分是銀色債券亦有部分是綠色債券和基建債券原因是希望推動普惠金融讓市民有穩定回報。 有市場人士認為,外圍今年中很可能減息,相信政府零售債的保證息率不會如去年般高,期望向來被視為「益老友記」的銀債,「保底息」仍可有4厘以上。 發行零售債希望做到普惠金融.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去年預算案公布會發行銀債、零售綠債,最終兩者發行規模合計已涉750億元。 消息人士就認為,應從趨勢來看待零售債發行,希望做到普惠金融。 政府去年先於8月中發行銀債,「保底息」5厘,及後10月發行零售綠債 (04273) ,「保底息」4.75厘,該批綠債設二手市場,昨日債價收報103元。

  3. 2021年6月29日 · 銀色債券的發行日為8月10日銀色債券每位投資者最多可獲發100手以發行額度最少240億元較去年銀債發行規模大增60%合資格香港居民可透過20間配售銀行和24間指定證券經紀認購銀色債券。 圖解銀債發行詳情、與iBond分別. 點擊圖片放大. +8. 銀色債券不設二手市場買賣金管局助理總裁陳家齊稱鼓勵投資者長揸的同時投資者也可以在債券可期前將債券賣給政府以平衡不同投資者需要。 過去每名銀債認購者平均達30手. 中國銀行(香港)個人數字金融產品部副總經理周國昌指,銀色債券的配發機制是循環派發, 過去平均配發約10至15手 ,因此不建議認購太多。 周國昌指,根據過去銀色債券的認購經驗,平均每名投資者都會認購30手。 陳家齊補充,過去65至79歲群組,已佔銀債認購人數90%。

  4. 2022年8月23日 · 保底息4厘的銀色債券正式開售在加息環境下4厘息不算非常吸引但對退休人士來說仍是不俗的投資選擇預期今次認購銀債的反應與去年相若。 專家提供5大認購銀債的賺息攻略,並建議今次抽銀債的長者可以進取一點,認購20手銀債。 (1)未足歲也可申請:銀債只供年滿60歲或以上長者認購,即使長者於今年底才進入花甲之年,仍可認購第7批銀債,因金管局指凡是1963年或之前出生者也合資格,以去年底的統計,60歲或以上的銀齡人士約210萬名。 (2)零成本穩賺千元:俗稱長者iBond的銀債,今年的保底息由3.5厘加至4厘,每手(1萬元)收息400元,3年穩袋1200元,跑贏1年港元定期存款,現時最高息是華僑永亨的3.18厘,門檻為20萬元,須擁有100萬元的理財總值。

  5. 2020年12月9日 · 專供65歲或以上人士認購的銀色債券即將發行新一批銀債的保底息進一步上調至3.5厘並可加碼發行至最多150億元。 第五批銀債將於周五(11日)截止認購 ,銀行及券商早前推出多項認購優惠,個別更送股吸客。 中銀香港指客戶平均申購25手,認購金額已超過往4批 【下一頁】 滙豐及中銀香港 (02388) 兩間聯席牽頭行,豁免投資者認購及持有銀債的相關費用。 值得留意的是,銀債與iBond不同,並不設二手市場交易, 若投資者想提早套現,可向銀行或證券經紀行要求由政府提前以申請價贖回債券,應計未付利息會以定息3.5厘計算。 新一批銀債息率3.5厘,一文看清發行細節 【下一頁】 理財專家教5招免失銀債穩賺良機 【下一頁】 銀債開賣詳情及重要日期【按圖放大】 點擊圖片放大. +4.

  6. 2020年12月18日 · 政府最新公布第五批銀色債券合共接獲約13.52萬份有效申請當中債券認購額達432.24億元超額認購近1.9倍該批銀債將於下星期二22日發行最終發行額150億元每人最多可獲配發14手約13.5萬份有效申請當中約5.66萬份認購13手或以下債券的申請將獲全數配發債券約7.86萬份申請將先獲發13手債券後進行抽籤其中約4.57萬份申請將獲配發多1手債券。 第五批銀色債券保底息上調至3.5厘,並將銀債的目標發行額由過往的30億元大幅上調至100億元,更可酌情加碼至最多150億元,發行額度睇齊iBond。 中銀、滙豐、恒生及工銀亞洲先後表示,今批銀債累計的總認購金額高於過去四年總認購額的總和。

  7. 2023年8月16日 · 銀債的最終發行額為550億港元銀債將於今年8月18日發行。 申請人將按發行通函中所列出的時間表,獲個別通知其配發的結果、適用的認購款項,以及申請款項中任何退款的金額。 陳茂波:投資者最高獲發手數23手 歷年之冠.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今批銀債的認購金額及認購人數均創新高,顯示銀債續受到年長市民的歡迎,銀債能為年長市民提供穩定安全、回報吸引的投資選項,讓金融服務更普惠、更好服務市民及社會的需要。 陳茂波指,今次每位投資者最高獲發手數更達23手,是歷年之冠,政府會繼續因應認購反應及市場情况等相關因素,檢視計劃的成效和安排。 ET財智Talk. 【ET財智Talk】印度股市增長強勁 總市值超英法 滙豐私銀何偉華分析環球股票市場值博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