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20日 · 自2022年3月初股价跌破30元以来,龙蟠科技(603906.SH)在二级市场一直萎靡不振,其收盘价一直都是在25元的位置上下盘旋,一直到近期的4月18日,其 ...

    • 01 铁锂回归,诱因何在?
    • 02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竞争格局
    • 03 化工骚动,抢占上游

    十年的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行业眼看已经步入正轨,政策红利的退场是引发有低成本优势的磷酸铁锂得以回归的第一个因素。 2019年补贴大幅退坡,相比于2018年减少50-70%,并计划在2022年年底彻底退出。没有政府撒钱,消费者收紧了自己的钱包,更具性价比的磷酸铁锂电池重回大众视野。在中低端市场不断渗透,在以三元电池为主的高端市场,格局也开始有所松动。 同时,三元锂电的上游材料的供给拉紧,引发一定程度的“电池荒”,一些车企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磷酸铁锂这样的“备胎角色”来做动力电池。 三元锂电的上游核心材料是镍、钴、锰这三大稀有金属,镍、钴恰恰主要分布在海外,开采受制于当地政策,供给的不确定性因素多,一旦三者中的某个元素被卡脖子,整个电池就无法动产,只能眼巴巴的等着所有的材料凑够了。 相比之下...

    磷酸铁锂电池的回归,势必会给动力电池行业的上下游带来一些动荡与机会。 先说上游,根据SMM数据,截至2020年底,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出货量市场占有率为69%,显著高于三元正极材料的45.4%。2020年底各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份额: 国内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集中度较高,其中德方纳米市占率第一,湖南裕能、国轩高科、贝特瑞、湖北万润等排名靠前。 德方纳米(300769.SZ):公司主要生产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碳纳米管导电液,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最终应用于商用车等新能源汽车、储能领域。 磷酸铁锂的生产技术有固相合成法、液相合成法等,市场上普遍采用固相合成法,而德方纳米独家采用“自热蒸发液相合成法”生产纳米磷酸铁锂,而相较主流的固相合成法,德方纳米采用液相合成法...

    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磷酸铁锂材料总需求可达210万吨,五年复合增速为76%。在磷酸铁锂需求高增下,传统化工企业开始“越过雷池”切入磷酸铁锂行业上游,估值将迎来重塑。 尤其是磷化工和钛白粉相关的公司具有切换赛道的先天优势。 磷酸铁锂的重要上游磷酸铁占磷酸铁锂成本50%以上,而磷源又占磷酸铁39%,是主要成本。这意味着,具备上游磷源的企业在磷酸铁行业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因此近期具备磷矿资源的传统磷化工公司股价纷纷上涨。 由于传统化工个股切入到新能源能够带来足够大的想象空间,有望提高估值,这是近期磷化工概念股价骚动的原因。 在磷化工板块,已实锤切入磷酸铁锂上游赛道的主要包括川发龙蟒、川金诺、川恒股份、兴发集团等。 川发龙蟒(002312.SZ):现有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40万吨/年,同时具备...

  2. 2020年8月13日 · 港铁 (00066-HK)发行新绿色债券. 日期:2020年8月13日 上午5:50. 港铁 ( 00066-HK )公布,在新的可持续融资框架下成功发行新绿色债券。. 该项12亿美元10年期 ...

  3. 2021年8月12日 · 近期,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争迎来拐点。在2018年以前,磷酸铁锂是国内动力电池的主流路线;2018年-2020年,国内三元锂电池受到 ...

  4. 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副主席潘铁珊先生指出,丰盛生活服务 ( 00331.HK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的中期业绩,受惠业务组合优化,收益跟2019年同比上升14%至 ...

  5. 2021年9月2日 · 传统基建行业也是一样。. 基建可以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在经济下行时,能够提供就业和扩大资本支出,从而促进需求,带来更多外溢效应 ...

  6. 2021年8月12日 · 日期:2021年8月12日 下午4:40. 【财华社讯】港铁公司 ( 00066.HK )公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总收入约223.17亿港元,同比增长3.36%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