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16日 · 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波士頓醫療保健系統(VA Boston Health Care)認知行為神經學主任Andrew E. Budson表示 ,新冠病毒可能以各種路徑對大腦造成傷害,部份與嚴重的感染發炎有關,如腦炎、中風、大腦缺氧等急性傷害。 另外,新冠病毒也可能會對身體造成長期影響,如疲勞、疼痛、運動能力下降、頭痛、睡眠困難。 Andrew E. Budson認為,就算只是慢性疲勞與疼痛等後遺症,都可能影響患者的記憶力與注意力。 加上染疫會影響睡眠品質,即使從急性症狀中康復,仍會有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狀況。 如何改善腦霧症狀? 神經科學專家建議6招自救.

  2. 2022年6月22日 · 柯麗櫻醫師表示病人發生急性腦梗塞以腦部核磁共振MRI最能檢查出病灶腦部電腦斷層CT則是讓醫師快速分辨是腦出血或腦梗塞的最佳工具這群無症狀的腦中風賓斯方葛症Binsangers disease雖然症狀不明顯但在腦部電腦斷層下會呈現多點空洞化現象提醒有三高抽菸等危險因子的人要警覺。 男性中風比女性早10年? 有年輕中風家族史要當心. 柯麗櫻醫師說明,腦出血或腦梗塞都有類似風險因子,最常見是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應考慮定期接受頸部血管超音波檢查評估動脈硬化程度。 一般來說,男性比女性中風風險高,約提早10年,但女性50歲停經之後,風險也追上男性。 所以男性50歲風險開始爬升,女性60歲之後則要多注意。

  3. 2022年1月20日 · 17:31. 00:00. 分享. 新冠疫情在2022年持續肆虐,超強傳播力的變種病毒Omicron接連引發大規模確診,儘管感染Omicron多為輕症,但根據英國研究顯示,Omicron確診者有1/4會出現「腦霧」症狀,影響專注度與記憶力。 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警告,若長期遭受病毒攻擊,恐會留下後遺症,嚴重甚至可能失智。 英國研究顯示Omicron確診者有1/4出現「腦霧」症狀,國內醫師提醒別輕忽。 (示意圖/pixabay)

  4. 2024年5月22日 · 東森新聞. 00:00. 分享. 不少人對憂鬱症有很大誤解,時常會跟心情不好做連結,甚至還有人認為憂鬱症就是不知足,但其實這些都是錯誤迷思,最新腦科學研究發現,憂鬱症其實是腦部調節功能異常,情緒低落時,很難自行恢復,接下來的聚焦真相,我們獨家專訪前女團成員AMY葉庭蓁現身說法。 前女F4團長AMY葉庭蓁:「就是你眼睛閉起來,明明想睡覺了,很像是被人家突然間碰一個拉下去,然後你整個人好像身體往下了,再反彈起來的那種感覺,然後一起來就整個跳了一下,在那邊哭。

  5. 2023年8月6日 · 14:45. 00:00. 分享. 「頭暈是日常生活中常出現的情況而頭暈的原因其實有很多可能與腦中風突發性眩暈梅尼爾氏症血液循環不良偏頭痛等原因有關若處理不當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此外,若頭暈、胸悶同時感覺到喘不過氣,或是胸痛延伸到其他位置的狀況,應該趕快尋求醫療協助。 頭暈是相當常見的症狀。 而當我們提到頭暈的時候,有許多說法:頭暈、頭重腳輕、有點像要暈倒了、好像不太穩、歪歪倒倒、天旋地轉。 這些說法雖然語意上各有些許不同,卻可能都是大家提到「頭暈」的時候的用詞。 賀! 高躍力獲2024世界品質獎🏆金獎 成長必備好吃又安心. 許多原因會造成頭暈與胸口悶,除了最需要警覺的「心臟問題」外,內耳前庭問題、肺部問題、全身性的貧血、精神問題等狀況也會引發頭暈與胸口悶。

  6. 6天前. 更多. 東森新聞秉持人們的故事,人們的聲音,擁有最大量的影音新聞平台,掌握熱門影音,並擁有,理財達人秀、下班GoFun吧、玉琳哥來代班、房市在哈樓、謝祖武的社會實驗等優質節目。.

  7. 2022年6月11日 · 哥倫比亞大學生化學教授Stavros Lomvardas的團隊發現,在確診死亡者大體的神經元中偵測氣味分子(odour molecules)的受體減少,細胞核結構也產生改變。 另外一些研究也試圖分析,為何有些確診者會經歷更長時間的嗅覺異常。 相關研究發現,個體基因似乎與感染後出現嗅覺、味覺喪失有關,特別是UGT2A1、UGT2A2有突變的族群。 這兩種基因負責譯成(encode)用於消除氣味分子的蛋白質。 也有研究顯示,感染COVID-19病毒的確診者在嗅覺喪失之後,大腦會產生持續性的變化。 英國一項785人的研究發現,在約400名感染者兩次的大腦斷層掃描中發現結構變化,包括嗅覺區相關區塊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