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道德經》心得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禍大於不知足,咎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有道,是指太平盛世。卻:止息。走馬:善走的

  2. 2021年2月18日 · “遍除疲厭”是菩提心的功能,菩提心能完全遣除身心的疲厭。 所以,菩提心能無餘遣除身心的疲厭,騎上菩提心的駿馬,從身心安樂的大道直奔大安樂的果地,有智者誰會因此退屈呢? 小結: 若無善巧方便,則雖在輪回中受盡各種苦惱,也無法成辦任何利益。 相反,菩薩安住資糧道時,獲得禪定正行,就能斷除罪業而不受痛苦,因為斷除了苦因,必定不感苦果。 況且,菩薩以修持二種菩提心的力量,身心無苦並且增長安樂。 因此,對於所安住的修道處所——輪回,不必心生怯弱。 水二、依龍猛菩薩論典宣說分二: ① 遮止對時間久遠心生怯弱. ② 遮止對圓滿無邊資糧心生怯弱. 火一、遮止對時間久遠心生怯弱. 如是雖延無量時劫不應怯弱,惟時長久非厭因故,謂苦極重,雖時短促亦生厭離,無苦安樂時雖久遠,無所厭故。

  3. 2021年3月3日 · 此偈出自鳴菩薩造《攝波羅蜜多論》。 亥四、信等根以慧為主 如是信等根中以慧為主,若有慧,則善了知施信等德、慳等過失,次乃善巧盡諸煩惱、增長功德所有方便。

  4. 2016年5月5日 · 一貫道在家修的殊勝. 道在自身,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道,不只是佛堂上有道,佛堂在於求道、辦道、講道、聽道。. 至於最重要的行道, 則在日常生活之中。. 日常生活之中就是人道,道場仙佛常言:「人道圓滿,天道自然成」。. 在佛堂中學到的道理 ...

  5. 現代詩修辭學第一講. 關於「譬喻」(metaphor;simile). 論新詩作品裡的譬喻修辭兼論詩經賦比興三義. 現代詩的表意方法論之一. 壹:譬喻(比喻)是最廣泛應用的修辭格. 歷代以來,詩人所使用的修辭技巧,頻率最高的當屬「譬喻」,「譬喻」是最活潑、最有 ...

  6. 過年吉祥話中,有一句「六畜興旺」,指的是、牛、羊、雞、狗、豬,這六種動物都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以現代來說,狗的比重似乎增加不少,而今年是豬年,提到豬與人類的關係,雖然沒有像狗一樣被稱為「最好的朋友」,但豬與人類的歷史與狗差不了

  7. 2021年3月7日 · ① 必須精勤聞法的理由 ② 破斥承許不需聞思的邪見. ③ 將聞思轉為實修助緣的竅訣. “彼”是指導致愚癡的種種因緣。 戍一、必須精勤聞法的理由分四: ① 聞思修三慧依賴聽聞之故. ② 能斷二障的智慧依賴聽聞之故. ③ 教誡須以忍耐心尋求多聞 ④ 攝義. 亥一、聞思修三慧依賴聽聞之故. 故又云:“恭敬承事可親師,為引慧故求多聞。 ”謂應親近智者,隨自力能而求多聞。 《攝波羅蜜多論》所以又說:恭敬承事可以親近的師長,這是為了引發智慧而勤求多聞。 這就是說,應當親近善知識,隨分隨力尋求多聞。 若不爾者,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是則不知修何法故。 若有多聞,由思所聞法義,能生思慧,從此能生廣大修慧。 這是從正反兩方面說明,必須隨力尋求多聞的原因。 反面:

  1. 相關搜尋

    莫英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