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李泰 (620年—653年1月20日 [1] ), 字 惠褒 ,小字 青雀 , 唐太宗 第四子,母 長孫皇后 。 雅好文學,擅書法,工於草行 [2] ,集書萬卷,是當時的書畫鑑賞家 [3] 。 李泰才華橫溢,聰敏絕倫,倍受寵愛,史載「寵冠諸王」,為太宗最寵愛的兒子。 按慣例皇子成年後都應去 封地 ,不得長駐 京畿 ,但李泰因太宗偏愛,特許「不之官」。 李泰好士愛 文學 ,太宗就讓他在府邸設置文學館,任他自行引召學士,由於寵祿過驕,屢次遭到大臣的進諫阻擾。 後因涉嫌與太子爭位,太宗為免眾子重蹈自己起兵奪位的覆轍,為了達到讓嫡子們共存,只好採取隔離政策,降封為 順陽郡王, 徙居 均州 之鄖鄉縣(今 鄖縣 ),後進封 濮王 。 高宗接位後,優惠有加, 永徽 三年(652年)死於鄖鄉。

  2. 李泰 (620年—653年1月20日 [1] ), 字 惠褒 ,小字 青雀 , 唐太宗 第四子,母 长孙皇后 。 雅好文学,擅書法,工於草行 [2] ,集书万卷,是当时的书画鉴赏家 [3] 。 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倍受宠爱,史载“宠冠诸王”,为太宗最宠爱的儿子。 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 封地 ,不得长驻 京畿 ,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 李泰好士爱 文学 ,太宗就让他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由于宠禄过骄,屡次遭到大臣的进谏阻扰。 后因涉嫌与太子争位,太宗为免眾子重蹈自己起兵奪位的覆轍,為了达到让嫡子们共存,只好采取隔离政策,降封為 顺阳郡王, 徙居 均州 之郧乡县(今 郧县 ),后进封 濮王 。 高宗接位后,优惠有加, 永徽 三年(652年)死于郧乡。 生平.

  3. 3 天前 · 皇子親王出任地方刺史唯有魏王李泰晉王李治留在長安李泰受到太宗的重視太宗因為李泰喜歡文學允許李泰聘請文人作為僚屬編纂括地誌》。長孫皇后去世後因為李泰受寵出現了太宗可能讓他取代太子李承乾的議論李承乾的支持度開始減弱

  4. 李泰 (620年—653年1月20日 [1] ), 字 惠褒 ,小字 青雀 , 唐太宗 第四子,母 长孙皇后 。. 雅好文学,擅书法,工于草行 [2] ,集书万卷,是当时的书画鉴赏家 [3] 。. 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倍受宠爱,史载“宠冠诸王”,为太宗最宠爱的儿子。. 按惯例皇子 ...

  5. 貞觀十六年642年),太子派遣壯士左衛副率封師進刺客 張師政 、 紇干承基 等謀殺弟弟魏王 李泰 未遂,遂與 李元昌 、 侯君集 、 李安儼 、 趙節 、 杜荷 等人歃血為盟,決定勾结齐王 李祐 武力叛變謀殺親父唐太宗 [3] 。. 貞觀十七年(643年)正月 ...

  6. 编辑. 查看历史. 工具. 《 括地志 》,又名魏王泰坤元录》、《贞观地记》、《贞观地志》、《魏王地记》、《括地象》, 唐朝 地理著作初魏王 李泰 主编。. 全书正文550卷、序略5卷。. 李泰是 唐太宗 第四子。. 贞观 十年( 636年 ),徙封魏王 ...

  7. 魏徵 (580年—643年1月17日), 字 玄成 , 相州 內黃縣 (今 河南省 安陽市 內黃縣 ) [1] 人,籍貫 鉅鹿郡 下曲陽縣 (今 河北省 晉州市 ),隋唐 政治家 ,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曾任 諫議大夫 、左 光祿大夫 ,封 鄭國公 ,諡 文貞 ,以直諫敢言著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