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自從60年代制水,香港和廣東省當局在1964達成協議,由內地供水給香港,其後更修築東江,經深圳供水至香港,令本港有穩定食水供應。而香港上一次制水已經是1981,當時每日供水兩次,分別每朝六至十時及下午四至十時,市民都要出動家中的大小水桶,甚至全家總動員,一桶二桶擔回家,飽 ...

  2. 城門水塘位於荃灣城門谷一帶,於1923開始興建。當時興建城門水塘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共動用了2000多人參與建設,由於當時未能掌握爆破技術,在建設過程中造成不少意外。到了1937,整個工程才告竣工,興建費用高達9.5百萬港元,建成的水塘儲水量約1.3279千萬立方米。

  3. 1993,甄為愛情而告別樂壇從商,她最後的音樂作品是迪士尼卡通《獅子王》主題曲Circle of life的中文版《旋轉的世界》。 除了音樂,甄楚倩亦參演過多部電影演出,包括《黑色迷牆》、《少女心》、《喋血街頭》及《四大探長》等。

  4. 告東尼11歲便開始習騎,13歲開始和兄長告達理一同在九龍騎術學校習騎。14歲時(1970),馬會辦第一屆見習騎師訓練班,告魯士便攜同兩位兒子投考,隨即獲馬會取錄。畢業後隸屬練馬師賓士門下,1973-74年度馬季開始上陣,首次出賽為19743月23日,策賓士馬房的「保健」落第。

  5. 林嘉華,1974加入第一屆警察少年訓練學校,並獲得銀笛獎,成為香港電台節目《少年警訊》第一代主持。其間他受「麗的電視」監製麥當雄賞識發掘成為「麗的電視」演員。七十年代末林嘉華為麗的拍了幾套劇集,包括《鱷魚淚》等,並主唱一些動畫主題曲。

  6. 蔡國權創作的金曲《順流逆流》,正正就是他的人生寫照。八十年代的樂壇,雖以改編歌為主,但亦出現過一些有才華的創作人,而蔡國權就是當時為數不多可以作詞、作曲一手包辦的音樂人。為人處事低調蔡,在1982正式進入錄音室,最初以作品《童年》打響名堂。

  7. 1995,李蕙敏推出第二張個人大碟《橫濱別戀》,碟內一首《活得比你好》被唱到街知巷聞,她亦開始在樂壇嶄露頭角;第三張個人大碟《秘密》內的《(你沒有)好結果》更成為慘情歌的經典,令她的歌唱事業攀上高峰,並確立了她的「怨婦」形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