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11日 · 當年,黃和甫(黃國輝爺爺)跟幾位鄉親合作,創立「美珍醬油果子廠」,以產製豉油、醬料、涼果、酸果為業務,並外銷至歐洲,生意不俗。 直至一九四一年,香港淪陷,在日軍治港時,「英」、「美」被視為敏感字,美珍隨即被切斷外銷,更被勒令 ...

  2. 2022年3月28日 · 黃國輝是醬園第三代傳人,他直言自己起初不喜歡做醬料。 小時候家裏七兄弟姊妹被送到加拿大讀書,他形容自己最貪玩,兄弟都成家立室了,自己還是吊兒郎當。

    • 黃國輝醬油1
    • 黃國輝醬油2
    • 黃國輝醬油3
    • 黃國輝醬油4
    • 黃國輝醬油5
  3. 黃國柱指,釀製豉油只需簡單的原材料如黃豆、麵粉、鹽和水,三十年代交通不便,居民甚少跨區購買豉油,故全港便一共出現了逾百間醬園或賣醬的店舖。 他憶述,部份醬園的規模細小,所售的豉油和醬料款式不多,甚至以售賣糧油雜貨為主。 1936年8月,各醬園負責人有見行業發展蓬勃,為促進彼此交流,便組織「香港九龍醬料涼果聯合商會」(下稱:商會),共74個會員,至今只剩20個。

    • 黃國輝醬油1
    • 黃國輝醬油2
    • 黃國輝醬油3
    • 黃國輝醬油4
    • 黃國輝醬油5
  4. 2017年12月15日 · 100天曬出超香豉油. 置身於在銅色的瓦缸堆當中,空氣中彌漫著鹹香的風味,「這是氨基酸的味道,也就是豆的香味。 」黃國輝隨意打開其中一個淺灰色的玻璃纖維製瓦缸蓋,向我們介紹道,「表面一層是黃豆,因為密度低而浮面,豉油就在下面。 豉油曬得越久越濃,顏色轉深,這一缸淡黃色不過曬上約1、2星期而已。 Photo from PressLogic. 曬豉油這個工序,也不是光讓瓦缸置於陽光下就是,廠房員工每隔數天,便要拿著長如船槳般木材,逐一攪拌瓦缸中的黃豆,一攪就是一個下午。 「夏天烈日之下,非常辛苦。 這班老員工由壯年做到垂暮,可惜沒有年輕一輩願意做了。 」注視著面前的一堆瓦缸,這位掌舵人苦笑道。 Photo from PressLogic.

    • 黃國輝醬油1
    • 黃國輝醬油2
    • 黃國輝醬油3
    • 黃國輝醬油4
    • 黃國輝醬油5
  5. 2022年3月27日 · 黃國輝是醬園第三代傳人,他直言自己起初不喜歡做醬料。 小時候家裏七兄弟姊妹被送到加拿大讀書,他形容自己最貪玩,兄弟都成家立室了,自己還是吊兒郎當。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19年3月11日 · 時光機返回 1917年,黃國輝的爺爺和甫,創立「美珍醬油果子廠」,除了不同的醬油和醬料,也製作大批涼果、酸果,在上個世紀已經行銷歐美,1937年和甫兒子,即黃國輝之父親洪由佛山來港,協助父親經營美珍醬園。. 到二戰時期,日軍治港 ...

  8. 1950年九龍城廠房。 店主 | 黃國輝. 始創 | 1917. 電話 | 2448 2679. 地址 | 元朗屏山橋盛街. 文字 | 李英儀. 圖片 | 美珍醬園、吳文正. 百年古法曬豉油. 美珍醬油菓子廠創於 1917 年,在九龍城,屬行 內五大家頭:華、宜、冠、美、品(俱珍字尾) 之一。 醬油、涼果賣埠歐洲,戰時停出口,始開 中環店,敵視美國的日軍禁美字,於是店稱九龍 醬園。 醬園則於戰後稱回美珍,1963 年遷元朗屏山, 第三代當家黃國輝八十年代從加拿大修畢農業 學,換一個身分重返成長地。 美珍以古法生曬豉油見稱,醬園曬場上排滿瓦 缸,盛發酵黃豆、鹽水,陽光猛烈便開蓋曬,「大 約曬三個月,等紫外線將氨基酸分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