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3月17日 · 作者Adam Sun. 誰是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 《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的作者,經濟學之父,自由市場經濟的提倡者。 亞當・史密:無形之手,政治經濟學的先驅. 為什麼又提起他了? 因為最近流行一個說法,即全球化背景下的資本主義體制,禮崩樂壞了。 具體來說,就是指資本主義的兩條腿走不動了。 第一條腿是經濟基礎,就是資本全球化和和平發展的主題。 第二條腿就是上層建築,即價值觀上的新自由主義,即私有產權不可侵犯,經濟組織全面私有化的政治理念,和人人生而自由,在機會面前人人平等的道德理念。 現在這兩腿走不動了——保守主義,排外主義起來了。 為什麼走不動了呢? 因為發達國家的中下層民眾受不了了。

    • 在學期間
    • 經濟學者和倫理學家
    • 歐陸之行與《國富論》
    • 拋光匠之終曲
    • 參考資料

    1729年,史密到了學齡階段,正式進入柯卡爾迪的市立學校讀書。當時學校的校長很擅長教育,還身體力行,親自為學生講授古希臘羅馬的優秀經典,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思想比較開明。1737年,史密完成了中學教育後,便進入格拉斯哥大學繼續學習。史密在格拉斯哥大學求學期間,先後完成了拉丁語、希臘語、數學和倫理學等課程。 哈奇森:道德是主觀的能力 這不等於會導致道德相對主義 他在大學期間,他認識了倫理學老師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哈奇森是一位愛爾蘭哲學家,也是蘇格蘭啟蒙運動的奠基者之一,被人稱為「蘇格蘭啟蒙運動之父」,其在當時英國思想界地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他創立而竭力宣揚「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的實踐指導原則,對後世的倫理學思想具有深遠的影響,其中特別是對蘇格蘭的北美大陸的...

    1759年4月,史密以《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為書名出版了他的倫理學著作。在那個時代,「道德情操」是用來說明在人身上作出判斷和克制的德性能力。史密在《道德情操論》中,闡明了具有利己主義本性的個體,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為,以及如何建立一個能夠確立行為準則的社會。他在《道德情操論》中寫道,「毫無疑問,每個人生來首先和主要關心自己」。在史密看來,人類的個人利益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出發點,這個從利益角度出發從事經濟活動的人,便是史密所假設的「經濟人」。不過,人們不應該就此把史密看成是一個赤裸裸的宣揚「適者生存」的強權思想家。史密在《道德情操論》中把這種基於個人利益的利己主義心理稱為「自愛(self-love)」,自愛是人類一種美德,因此決不能...

    1765年的10月至12月,史密探訪了瑞士的日內瓦,並多次會見了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在這次歐洲大陸的旅行中,史密還到了法國的巴黎,他在巴黎逗留的十個月期間,先後和多位思想家和政治家見面,例如百科全書派(Encyclopédistes)的狄德羅(Diderot)、達朗貝(d'Alembert)、孔狄亞克、愛爾維修(Helvétius)、重農主義學派(Physiocracy)的魁奈(François Quesnay)、杜爾果(Turgot)、老米拉波(elder Mirabeau)等。重農學派對史密的經濟思想有一定的影響,史密在巴黎期間,曾經就自己正在寫作的《國富論》的某些觀點,征求過魁奈和杜爾果的看法。 史密回到倫敦時,曾打算把《國富論》的手稿交給出版商出版,不過他後來看到很多新的資料...

    史密可以說是自己著作的拋光匠,即使在自己的生命的最後幾年,還在埋首修改已經出版的著作。史密在1788年3月15日一封給友人的信中表示,「我現在正在緊張地專心用功」對《道德情操論》的「每一部分作增補和訂正」。史密自認「我是個遲鈍、非常遲鈍的作者,每一篇作品在我能勉強滿意它之前,至少要寫上六七遍」。1790年,在他行將逝世的幾個月前,《道德情操論》的新版本面世了,這一版新增的內容「極大部分是史密在重病之下寫成的」。在同年的7月17日,一代經濟學大師和倫理學家史密溘然辭世,葬於愛丁堡的卡農加蒂教堂的墓地,他的墓碑上簡單地寫著「《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的作者亞當・史密長眠於此」。 延伸閱讀史密——資本主義禮崩樂壞?亞當・史密:呢鋪唔關我事

    《道德情操論》,[英]亞當・斯密著,蔣自強、欽北愚、朱鍾棣、沈凱璋譯 《國富論導讀》,胡懷國著 _________________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

  2. 2017年7月13日 · 亞當·史密斯的名字似乎永遠是和國富論道德情操論的作者聯繫在一起的。 與此同時,史密斯毫無疑問是一位被人們奉為偉大的經濟學家而名垂青史的。 實際上,孕育出這兩部傳世經典之作的土壤則是史密斯深厚的哲學思想。 其好友休謨在接到史密斯1759年發表的巨著《道德情操論》一書之後,寫了長信給史密斯,其中有這樣一句: 「您要表明自己既是一位專業的哲學家,又是一位實際的哲學家。 」 熊彼特也在他著名的《經濟分析史》中高度評價了史密斯的哲學論文。 儘管史密斯堪稱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但是傳統學界仍然忽視其作為蘇格蘭18世紀啟蒙運動代表人物中較為重要一面,即建立在天文學、物理學、形而上學歷史分析之上的自然哲學以及形而上學的哲學體系。

  3. 2023年10月4日 · 英國的古典經濟學家阿當史密Adam Smith著作國富論為第一本試圖闡述歐洲產業和商業發展歷史的著作。 (網上圖片) 考慮到此書出版時的特殊時代背景,以及出版之後的影響力,很難相信它只是一本純學術作品。

  4. 2018年10月5日 · 英國的古典經濟學家阿當史密Adam Smith國富論提出了四大課稅準則canons of taxation) 效益主義:最大化全體人的滿足. 古典的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目標在於最大化地滿足整體的人最多的欲望,而不著重資源分配平均或否。 因此,效益主義對於課稅出發點不是分配正義(distributive justice),而是最大化欲望滿足:當社會上某一群人擁有多於自己所需的資源,而另一群人則缺乏最低限度應付生活需要的資源,那麼課稅作為資源再分配手段,能最大化整體民眾的欲望滿足,因此課稅是合乎道德的。

  5. 2020年10月1日 · 但是在基本原理之下所形成的理論則是發達國家的經驗和總結譬如亞當斯密Adam Smith國富論中提出的分工和自由市場理論是對英國在16至18世紀經驗的總結譬如凱恩斯主義Keynesian economics),它是來源於解決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當時存在大量失業如果按照自由市場理論放任市場自發的作用價格降低並不能刺激大量沒有就業的人群的消費也不能刺激存在大量過剩產能的企業的投資經濟無法從危機中走出來必須靠政府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支持消費和刺激投資經濟才能恢復均衡。 總之,國外的理論主要總結於發達國家的經驗,或是為解決發達國家的問題,這些理論也就必然以其發展階段、經濟、社會、價值等為前提條件。

  6. 2020年2月25日 · 其實即使是被譽為資本主義之父的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他在國富論亦是一邊說賦稅等公共收入要用來應付對社會有利的開支另一邊說改變下層人民生活狀況對社會有好處,「只有那些為整個社會提供食物衣服以及住所的人自己也能分到自己勞動產品的一部份以便能獲得勉強可以生活的食物衣服以及住所的時候那才稱得上是公平」。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昔日似乎也認同此一理念,他在2011年以立法會議員身份動議檢討公共財政政策,議案提到要設立稅務政策組「研究使用稅務措施來配合政府的經濟和產業政策、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商貿中心的競爭力、解決貧窮問題和消弭社會和經濟上的不平等」,到今日政策組已經在其領導下成立及運作,但陳茂波卻未再言及當年後半部目標,希望他不會隨着角色轉變就忘記初衷。 相關文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