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18日 · 2019-01-18. 【都市日報-星之谷專檣】購買村屋前,善用地政署測繪處地圖服務,可以避開一些陷阱。 首先談談村屋面積陷阱。 有些村屋興建時霸佔部分官地,令面積超過700呎,從地政署獲得的地圖觀看,這些資訊都一覽無遺。 雖然這些村屋業權和按揭未必有問題,但未來出售時,如不幸遇上跌市,繳付了大訂的買家有機會尋找理由「踢契」(即取消交易),「霸佔政府地」便是合理理由之一。 有客人問:「雖然村屋面積超過正常標準,但土地註冊處查冊顯示有地政署同意信,那麼是不是仍有問題呢? 」其實就算地政署不反對,物業仍然可被視為有僭建部分,屋宇署有權隨時對該村屋發出清拆令,依然是合理「踢契」理據。 第二個要留意的陷阱,是村屋周邊設施有沒有「入契」。

  2. 2022年11月8日 · 《 強積金虧損 》近來大家聽到最多嘅強積金新聞就係平均是幾多同埋點樣蝕幾多,剛剛的強積金數據,總額跌破一萬億港元,而香港457萬名強積金成員9月賬面已經平均每人虧損約為1.8萬元,首9個月人均賬面虧損約為5.65萬元,強積金上限計算每月三千元,接近19個月的供款化為烏有。

  3. 2017年9月23日 · 近日政府放風,正著手研究特首林鄭月娥於競選時提出的港人首置盤盤政策。 在現時的風聲來說,有關政策的主要方向有四,第一. 定價與當時巿值脫勾;第二. 買家有一定的入息要求;第三. 出售限制;第四. 買家必須是首置。 社會上對有關定價、入息要求及出售限制等都有正反聲音。 有些人會對定價只收回成本而與巿價脫勾充滿期望;入息要求方面,有人說比居屋的入息要求還要寛鬆好像把政府資源投放在錯誤的地方,但亦有說入息在居屋之上的人沒有置業階梯,亦是社會上交稅最多,福利最少的一群,更應協助安居;出售限制方面,有說在短期內甚至永久沒有自由巿場,只能原價或按通漲售回給政府。 這些限制現時都未有較詳細的資訊,社會各界可說是充滿疑惑與期望。 至於第四點,筆者認為政府除了優惠真上車客外,其實亦有一定的盤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