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5日 · 【明報專訊】Jeffrey今次能順利創業,其中原因是獲得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旗下CMA檢定中心協助,進駐CMA+中試轉化中心,這個科技商品化平台為GRPan連結企業客戶及提供研發空間。 做市場推廣 提供科研場地. CMA檢定中心科技商品化組持份者關係及市場策略副經理黃俊豪(Mick)解釋,香港的創科公司經常面對無法將技術「落地」的問題。 以GRPan為例,他們掌握的塗層技術不算新穎,很多大學研究員都懂得研發,但無法將技術轉化至商品層面。 他說這個中試轉化中心是個先鋒計劃,目標是擔當中介人角色,協助創科人士將技術轉化為具營運潛力的生意,當中涉及將技術商品化、連結供應商或客戶、市場推廣、提供科研場地等。 Mick說Jeffrey初期沒有一套完整商業模式,只想到以技術翻新廚具,達到環保目標。

  2. ...... (2023年7月10日) 「AI會議助手」實時辨識翻譯兼撮要.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CPII)總監蒙美玲教授表示,她們在今年初開始研 ...... (2023年7月10日) 2023年7月3日. 回收微藻水製飼料 創循環經濟. 【明報專訊】微藻類微生物因佔用空間小、生長速度快、光合作用強,兼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在環保 ...... (2023年7月3日) 獲卡塔爾招手 將攜手外闖. 【明報專訊】Greentins和仟國水產兩家公司除了在本地合作之外,還計劃一起進軍卡塔爾市 ...... (2023年7月3日) 2023年6月29日. 生成式AI融入產品 數碼港初創陸續應用.

  3. 2024年4月14日 · 創科局、資科辦及數碼港上周五(12日)起一連兩日在會展舉行數字經濟峰會,孫東稱論壇吸引不少國際知名企業代表參與,來自數十個國家及地區,期望藉一系列創科盛事將香港建立為創科重鎮,促進到場的香港企業與國際人才交流,帶動本港創科氣氛 ...

  4. 2024年2月19日 · 創新科技署長李國彬總結一年工作時透露,該計劃首輪收到94份申請,爭取在下月底公布申請結果,會視乎項目是否具創新性及具商品化潛質,將為每個項目作「同行評審」及「商業評審」,由督導委員會審核,強調重視質素。 另外,創科署已邀40名海內外專家檢討「InnoHK平台」,檢視平台各中心的研究及商品化成果等,目標今年內完成。 明報記者 鄭律銘. 「產學研1+計劃」每個項目資助上限1億元,8間教資會資助大學各可交最多15份申請,去年11月截止。 多間大學回覆本報確認有提交申請,其中嶺大提交的項目涵蓋人工智能與健康、碳中和、新材料與新能源,稱有關申請由學院及系所協調後確定;城大提交的項目包括生物科技、金融科技及綠色科技等,稱由校外專業人士組成的遴選委員會審核每宗申請。

  5. 2023年10月5日 · 國際創科中心是香港八大發展定位之一,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搶人才」、「搶企業」,其中一項重點措施,是設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引進辦),針對生命健康科技、金融科技、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製造業、人工智能及數據科學等七大產業,向世界各地具代表性或高潛力的目標企業招手。 政府表示,自從引進辦去年底成立以來,已接觸過逾200間海內外企業,迄今確定落戶香港的企業約有30間,預計未來數年,有關公司在港投資總額將超過300億元,創造約萬個職位,主要涵蓋科研及管理層職位。

  6. 2022年9月14日 · 【明報專訊】財政司長陳茂波昨日早上出席一個活動時以英文致辭,提到政府正為未來5至10年的創科發展擬定路線及目標,計劃於本屆政府上任首半年內推出,重點包括建立創科生態圈、引進人才及發展創科基建。

  7. 2023年11月6日 · 【明報專訊】資本市場愈來愈重視創新科技公司,港交所(0388)今年3月設立新的特專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為證券市場及投資者帶來新一代的高新科技公司之餘,也為創新科技公司提供多一個集資渠道。 雖然特專科技公司屬增長潛力優厚的創科新貴,但亦會有較高的投資風險,投資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應先作出深入了解。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