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17日 · 儘管新冠XBB.1.5與JN.1在序列上有顯著差異但現有的疫苗對JN.1感染仍能提供必有的保護作用因此黃軒建議在過年前最好完成XBB.1.5新冠疫苗的接種,「別忘了在台灣最近仍然30幾個病人因為COVID-19而重症死亡而這些人九成以上皆未有正確施打疫苗 ...

  2. 2023年9月2日 · XBB不只在快篩上容易逃脫發明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的何大一博士在頂尖期刊Cell上的研究顯示疫苗對於XBB的抗體也下降將近50倍」,就算打了三劑疫苗的保護力恐怕也幾乎失效現在疾管署也正在接洽針對XBB的新冠疫苗可望在9月中開放施打。 針對XBB來勢洶洶,除了之前疾管署推出的疾管家外,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也推出確診後的就醫地圖,防範XBB可能造成的二次大流行。 民眾也可以利用「疾時新聞」官方Line 帳號,可透過「新冠重症風險計算器」幫助民眾了解自身是否為新冠肺炎重症高風險族群。 面對XBB來勢洶洶,醫界也再三提醒沒有所謂的天選之人,就算感染過在面對XBB同樣有高風險的感染機會。 因此仍要牢記「有症狀、快篩檢、早就醫」三大步驟。 才能安全渡過後疫情時代以及變種病毒的再次襲擊。

    • 解封曙光已未遠 病毒變異猶有時?
    • 變異株兩大隱憂 病毒「兄弟姐妹」會自動重組
    • 疫苗研發與病毒競賽 人類有如夸父追日
    • 流感化仍具致命威脅 高風險長者應盡快打兩價疫苗
    • 超額死亡增加三分之一 未打疫苗恐多5,000重症
    • 該戴的口罩自己戴 防疫選擇權回到民眾手中
    • 病毒大流行不會超過三年? 下一代疫苗與藥物是關鍵

    百年大疫COVID-19橫空出世,牽動人類社會翻天覆地的重大改變。隨著Omricron變異株大規模傳播及疫苗施打普及,主要國家多已採取解封措施,台灣也將逐步走向全面開放與疫情共存,然而,病毒持續出現變異位點,是否可能引爆下一波疫情?《台灣篩檢學會》為此舉辦「Omicron 變異株與次世代疫苗」,邀集各界專家由生物演化、臨床醫療、公衛政策多重角度,針對變種病毒及疫苗醫藥發展進行回顧與趨勢探討。 ▼COVID-19病毒不斷變異。(圖/潮健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緊急醫療部賴昭智醫師表示,冠狀病毒在自然界存在已久,人類經歷過的冠狀病毒三波疫情:從SARS、MERS到COVID-19(SARS-CoV-2),前兩者很快找出了病毒中間宿主及源頭,而COVID-19至今仍無法確認如何從人畜共通在短時間內造...

    賴昭智醫師說明,透過現今先進的基因研究儀器,可以發現甚至預測病毒S蛋白質突變位點的變化方向,尤其是RBD的立體結構產生的改變,如D614G突變讓病毒與ACE2受體結合得更為緊密。病毒RBD的變異讓疫苗所激發的中和抗體保護力大幅下降、近而導致病毒具有更強大的免疫逃脫能力,未來是否將演化出同時具備快速傳播能力及重症致病率的變異株仍無法斷定。 賴昭智醫師指出,Omricron變異株至少顯示出兩重隱憂,一是S蛋白的突變位點不斷改變,一是不同變異株會在「兄弟姐妹」之間自動重組產生新的變異株如「Deltacron」。科學家擔心的是,從 Omicron病毒從BA.1演變出BA.5,乃至歐美現今的「BQ1」以及在新加坡引起一波疫情的「XBB」病毒株,有可能將掀起另一波全世界大流行? 「雖然我們可以用AI機器...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指出,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的需要與細胞進行接合、切割、融合等複雜環節,其中引起感染的關鍵S蛋白分為S1及S2,S1包含受體結合部位(Receptor-binding domain, RBD)負責與細胞膜表面受體(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E2)接合,S2負責調節病毒與宿主細胞膜的融合。COVID-19病毒在不斷傳播、感染過程中,產生S蛋白上各種位點的突變並發生「趨同演化」,朝著持續增加感染力的目標前仆後繼。 「從二價疫苗的近期數據及免疫學研究的回饋來看,人類研發疫苗與病毒之間的競賽,可以說是一場『夸父追日』,人類目前其實是輸的,疫苗的開發目前還追不上病毒的速度!」 姜冠宇醫師表示,以兩價疫苗作為第四劑...

    「疫情態勢似乎一波比一波小,但無法預測未來還會有何種變異。雖然疫苗防止變異株感染的保護力明顯下降,但是對高風險族群而言,疫苗有明確的防重症及減少死亡率效果──能打到身上的疫苗,就是最好的疫苗!」 姜冠宇醫師分享,近期專責病房收治一位確診病例,本身有乳癌病史也曾接受放射性治療,還有糖尿病及心臟衰竭病史,但從未注射疫苗。確診住院後多日疑似發生間質性肺炎。另一位中年男性打過三劑疫苗,感染後仍出現嚴重肺炎及多重併發症,目前已採取安寧照護。顯示病毒即使已經走向弱化,侵襲高風險族群及長者造成的殺傷力仍不可小覷。 「目前最新演化出的XBB病毒株,甚至被稱為『細胞膜融合之王』,其傳染力與免疫逃脫更是強悍,為了保護高風險族群,追加劑能打的還是盡快打!」 ▼面對變種病毒,疫苗可以提高保護力。(圖/潮健康)

    「COVID-19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以為疫苗問世等於疫情將走向終點,沒想到各種變異株持續演化出新的『大魔王』,掀起一波波感染浪潮,單以台灣2022年六月份的『超額死亡』人數,就比起去年增加近三分之一!」 臺北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嚴明芳教授指出,病毒突變除了造成突破性感染,時間一久也會有重複感染的可能。假設以XBB病毒株的傳播能力來預估,在未施打追加劑疫苗之下,預計將增加10,000名以上的中症及5,000名以上的重症個案。除此之外,非感染造成的間接性死亡,包括未能接受及時醫療照顧,及老年人、免疫缺乏族群感染後引起的後續併發症,都必須考量在內。 「很多聲音在討論,究竟要不要打追加劑?從數據來看,打追加劑疫苗的直接死亡率下降了3/4,病毒雖然走向流感化,但是高風險族群感染後的合併症及併發死亡...

    「第一,相信科學與證據,第二,趕快去打次世代疫苗,這是美國防疫專家佛奇在近期最後一次簡報上的提醒,疫情已經進入了下一個階段,防疫的選擇權會慢慢回到民眾自己手中!」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今年以來疫情出現明顯變化,變種病毒不再劇烈攻擊下呼吸道,卻增加了專責病房內慢性病照護的需求。公衛與醫療端也盡速應變,透過引進照護員等方式減少醫療人力負擔。當防疫逐漸開放,配戴口罩不再是硬性規定,但是民眾必須對自己的健康負責,該做的防疫、該打的疫苗皆不可偏廢。 洪子仁副院長建議,疫苗對預防重症及死亡的效益顯而易見,長者、慢性病等高風險族群,強烈建議接種次世代疫苗。五十歲以下族群基礎劑與第三劑建議打好打滿。未來則要研擬是否進行大規模血清抽樣調查,瞭解台灣的真實社區感染率,作為擬定更進一步的防治政策的依據。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秀熙教授表示,COVID-19病毒產生突變位點的速度之快,確可謂前所未見。病毒結構N端到RBD端之間任一位點改變,都可能影響病毒量及與ACE2的結合能力。病毒快若疾風的變異態勢,也導致疫苗施打效益預測更困難,也增加了疫苗接種間隔的複雜程度,都成為防疫難題。 陳秀熙教授提醒,隨著疫苗保護力下降,高風險族群感染後可能因為T細胞無法正常作用,以及後續感染引起的合併症甚至「長新冠」,造成更多健康風險。在尚未有針對RBD變異的廣效性疫苗問世之前,接種次世代疫苗仍是壓制疫情、減少中重症風險的必要舉措。 陳秀熙教授指出,從人類歷史來看,疫情大流行最多不會超過三年,上世紀的流感在5、60年後才發展出疫苗作為公衛武器。現今人類不只有mRNA疫苗技術,也有機器學習與AI智慧科技,針對Omi...

  3. 2023年9月20日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長莊人祥今天表示莫德納XBB.1.5疫苗首波9月26日由65歲以上長者開打10月2日開放醫護人員接種並暫定10月9日開始全民接種將視接種情形調整莫德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XBB.1.5疫苗在9月13日經食品藥物管理署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 疾管署今天召開記者會說明疫苗接種規劃。 【益比喜】超級寵媽節💖倒數買一送一 . (封面圖/疾管署提供) #莫德納. 更多. 男打AZ後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獲25萬元救濟金. 03-16 16:36. 今年首見! 2兒童染新冠死亡1例心臟驟停當日病逝. 03-05 19:02. 獨家/老翁看感冒竟挨3針! 家屬控「醫療疏失」害逝世. 02-25 23:11. 往下看更多.

  4. 2024年1月9日 · 台北市衛生局表示9日Novavax XBB.1.5疫苗開打適用對象為12歲以上民眾另莫德納XBB.1.5疫苗持續供應滿6個月以上民眾接種為鼓勵市民朋友儘快接種疫苗台北市辦理新冠XBB.1.5疫苗防護加一打疫苗抽好禮活動提供2005個獎項最高可

  5. 2022年10月22日 · 北京大學中國生物醫學創新中心一項研究中指出XBB跟BQ.1.1兩種變異株都能夠使對抗新冠病毒的藥物失去效力更恐怖的是這份研究的作者認為XBB病毒具有極端的免疫逃脫能力甚至跟2003年的SARS病毒相近。 XBB病毒會造成何種症狀? 報導中指出,目前看起來XBB病毒的傳播力,比其他Omicron病毒更強,不過尚不清楚會不會造成更嚴重的疾病。 從新加坡的狀況來看,在XBB病毒入侵之後,確診者的住院比例跟之前相比,反而少了3成,因此目前推估XBB還是以輕症為主,但實際情況為何,還是需要繼續觀察。 延伸閱讀>>BF.7傳播力強! 醫示警2特性 恐讓秋冬染疫數大增. (封面示意圖/Pixabay) 【往下看更多】 再增2變異株侵台 驗出2例BQ.1.1、1例XBB.

  6. 2022年5月16日 ·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指揮中心先前宣布今16日開放部分對象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預估有400萬人符合資格。 《EBC東森新聞》也整理了第四劑相關資訊,讓你一次看的懂。 第四劑疫苗今日開打。 (圖/東森新聞) 第四劑從何時開打. 只要符合接種資格的民眾,可於5月16日進行追加劑施打。 m2美度★新客限定★單一任選618. 符合哪些資格可以施打第四劑. (一)65歲以上長者. (二)長照機構住民. (三)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即建議接種基礎加強劑之對象) 包含: 1、目前正進行或1年內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療之癌症患者. 2、器官移植患者/幹細胞移植患者. 3、中度/嚴重先天性免疫不全患者. 4、洗腎患者. 5、HIV陽性患者. 6、目前正使用高度免疫抑制藥物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