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2日 · 今周刊. 2018-08-02. 分享本文.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我們都說,如果要跟一個人溝通,你必須使用他聽得懂的語言。 政客需要年輕人的選票,因此他們不能一固守舊,堅持老方法一做再做。 九合一地方選舉,各參選人都懂這個道理,而能夠幫他們做到真正「對話」的就是那些七、八年級的小編。 讓我們看看小編是怎麼神助攻,拿下你手上的關鍵選票! (責任編輯:陳伯安) 距離年底九合一地方選舉,還有 100 多天,參選人積極經營社群,「空戰」熱烈開打,網路聲量大的參選人,小編是如何「埋梗」吸引媒體目光? 如何與粉絲互動,最能博得好感讚聲?

    • 8名候選人角逐,參與人數史上最多
    • 學生關注「校園生活問題」居多
    • 四位已過學生投票門檻候選人政見
    • 包括台大現任副校長在內,另外四位未達門檻候選人

    台灣大學前校長楊泮池6月任期屆滿後不再續任,台大啟動校長遴選機制,預計選出明年下任新校長。這次台大校長遴選,共有8名候選人角逐,參與人數史上最多,競爭激烈。校方首度在網路上及座談會開放「校長,給問嗎?」活動,盼讓學生更了解眾家候選人的「治校理念」。 台大校長遴選8名候選人,包含台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陳銘憲、台大歷史系特聘教授陳弱水、台大財金系特聘教授管中閔、中研院歷史所特聘研究員王汎森、清大電機系特聘教授吳誠文、台大電機系特聘教授吳瑞北、台大副校長張慶瑞、中研院副院長周美吟。

    台大校長遴選,最終須由遴選委員會投票決議。但這次校長遴選競爭激烈,台大學生積極參與,更首度舉辦「學生意向投票」活動,要收集學生普選結果,未來提供給校長遴選委員會參考。 為讓學生更了解新校長對未來台大的治校理念,台大學生會日前舉辦候選人座談,匯聚學生意見,與校長候選人進行雙向溝通,學生也能發言提問,另也在架設「校長,給問嗎?」網站,除放上8名候選人資料,也讓學生網路票選、提問「挑戰」候選人。 多數學生關注台大宿舍不足、人文大樓興建困境、腳踏車停車亂象、人文領域資源長期弱勢、性別友善廁所、跨性別宿舍的進展,服務學習課程的利弊問題、學生在校務教務等會議參與席、是否支持改善研究獎助生與僱傭型助理的勞動處境等問題。

    現任台大文學院院長、歷史系特聘教授陳弱水認為,校長重要職責,強調其重視團隊的溝通協調。針對學生關注目前校務會議,學生代表比例問題,他表示,在學生事務上與校方學生密切協商是當然的,目前校務會議主管跟各系所代表太多,較少全院老師代表,「因此調整校務會議的組成可行」。 曾任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的管中閔教授,這次也加入台大校長遴選。他認為,台大雖然是高等教育首選,但面對現階段教育競爭力、人才競逐等,「變革」是台大唯一出路,包括應在系所結構、教師評鑑方式及學生學習環境作出改變。日前台大發生體育場出租商演,學生無法使用,管中閔認為,學校體育場地應以學生學習和使用為優先,各種租借都不能影響到學生學權益。 目前任職於中研院歷史研究所的王汎森院士主張,台大校園應增加校園「人文藝術氛圍」,如讓駐校藝術家進駐,建立...

    電機資訊學院院長陳銘憲的人生座右銘是,「做一個務實的理想主義者。」他認為台大「應鬆綁薪酬制度」,有具競爭力的工作環境及待遇,才能延攬傑出學者和留才,同時透過教師多元化的評量,才能使得同仁能熱愛教學研究、追求卓越,進而形成正面循環。至於派遣人力是否要減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了解人力與制度,並非馬上能回答Yes or No的問題。 理工背景出身的吳誠文,曾是第一代巨人少棒投手。他認為,大學的核心價值是教育,而好大學只有一個指標:「校友受社會尊敬讚揚」。至於是否要讓跨性別者應依心理性別認同入住校內宿舍,他認為,這樣的主張未必會得到多數住宿同學支持,未來應由校方、具有性別相關背景的教師及學生方,共同研擬討論合適的性別友善宿舍制度。 台大電機系特聘教授吳瑞北提出穩定進行改革,與國際跨校合作、成為亞太樞紐...

  2. 2018年9月27日 · 「我希望我的孩子是能夠對她的故鄉感到驕傲的,她能夠像我小時候去認識台南那樣,去了解每個角落的故事,這樣她才會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 蔡惠婷實踐的第一個改變正是「解決新竹的飆車族問題」,而這件事,不僅成了蔡惠婷生命的重要經歷,也改變她原本的政治冷感。 「我之前一直對從政這件事有點抗拒,因為我是覺得我教育人,我怎麼可能會從政? 可是因為318之後,我就覺得『你不去理政治,政治對你的處罰就是(讓你)被糟糕的人統治。 』」 蔡惠婷發現,當一群人為了同樣的目標凝聚在一起,就能帶來改變的可能。 對她來說,教育是人的工作,政治也是人的工作。 本著對教育的熱情,從改變新竹的教育問題著手,她要讓自己成為那個推動改變的人。 她相信「教育是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而這也是蔡惠婷參選的初衷。

  3. 2021年11月24日 · 人本教育札記 2021-11-24. 文/施佳良(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下個月即將迎來公投法修法後,第一次與選舉脫鉤的公民投票。 隨著各政黨的表態公投也開始被媒體渲染成宛如是另一場選舉。 也因此, 有些人開始對公投產生煩膩感甚至想以投廢票來表達自己對公投的不認同。 那麼,「投廢票是否也是一種意見表達呢? 」有沒有想過,你以為的廢票跟實際投廢票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你的廢票不是你的廢票.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公投不是選舉。 大家所熟悉的公職選舉,是一個民眾授權的程序,透過選舉機制,挑選出某個黨或某個人來代表選民行使政治方面的權利。 因此在選舉過程,會有許多「候選人」出現,爭取選民的認同,希望能跨過當選門檻。 從選民來看,就是用選票「挑選」哪一個人能夠代表自己。

  4. 2016年1月6日 · 二十年前,我第一次接觸選舉民調時的很多概念與方法,現在都已經不準確。 過去有個選舉民調定理是「神奇 38%」,意思是一對一的選舉中(又叫 PK 盤),只要有一個候選人率先拿到 38% 以上的支持度,在沒有重大變數的狀況下,就可以確定將會當選。

  5. 2018年8月17日 · 競選期間,常常可以聽到議員喊出許多政見,圖中這 4 個政見好像都有聽過,但真正符合議員職權範圍、議員可以推動的政策是哪一項呢? 呼~終於做完 10 題考題了,來看看測驗結果吧! 什麼,差點就不及格了!不過因為答對一半以上,還被鼓勵去選議員XD

  6. 2017年2月13日 · 運用這個原理在閒聊時先利用自己的發言持續誘使對方說出YES」,等到正式進入交涉對於你所提出的要求對方將因為難以說出NO」,而點頭答應的可能性很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