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一行禪師:《正念的奇蹟》. 書名:正念的奇蹟. 作者:一行禪師 Thich Nhat Hanh. 1926年生於越南中部,十六歲時在慈孝寺當見習憎,後來赴美研究並教學。. 越戰期間返國從事和平運動,對於越南的年輕僧眾起了重大啟發,戰爭結束代表參加巴黎和談。. 越南赤化後 ...

  2. 沒有太多的玄妙道理, 只要保持分分秒秒下的正念, 奇蹟就這樣發生了! 這改變並非一夜之間, 而是要靠你真正去實行...... 一行禪師不容錯過的經典著作.

  3. 一行禪師在趙州柏林禪寺關於行禪的開示 在佛陀時代,每當清晨,佛和弟子們手捧飯缽以經行的方式走入村莊乞食。 他們具足正,安詳而莊嚴,悠然自得地行進。

  4. 其他人也問了

  5. 一行禪師在法國有個道場,叫做梅村禪修中心 (Plum Village Practice Center),我從網路上找到一些道場的相片,供大家網上參觀。. 有興趣待在禪修中心的人,還可以參考附在最後的閉關時間表。. 現在,大家在參觀前,或許可以先了解一下禪師的背景。. 一行禪師 ...

  6. 一行禪師首度講述內在小孩、最溫柔寬厚的一本書. 本書是將佛法實際應用在心靈健康最徹底的一本書,藉由具體的方法導引,讓你一步步回到自己內在最深處、擁抱內在小孩,與自己達成最徹底的和解。 「現代許多人都在學習靜坐,我們靜坐,其實是為了逃離受苦,我們就像是免子一樣跳回到地上的洞裡,好讓自己感覺受到保護。 我們這麼做,是因為我們受了太多苦了,我們想要至少能夠休息一下、至少能夠逃避一下。 然而這並不是靜坐冥想真正的意義,我們必須要用智慧和專注去找回真知,轉化受苦的內在。 沒有這些苦痛、沒有對於這些苦痛的了悟,真實的快樂無法實現。 憤怒、悲傷、嫉妒、恐懼,甚至開懷、興奮等等我們時常感受到的這些多變情緒,其實都是內在小孩在發聲、提醒你他的存在。

  7. 一行禪師. 第一章 我們正在「吃進」憤怒. 每個人都需要了解如何處理並照顧自己的憤怒,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先審視怒氣產生的生化層面,因為憤怒根植於我們的身心。 當分析憤怒時,可以先看看組成它的生理成分,必須仔細地觀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吃、喝、消化,以及如何對待自己的身體。 憤怒不只是心理現象. 在佛陀的教導中,我們了解身心是無法分割的。 身即是心,心即是身,身心相互連結,兩者無法分開,因此,憤怒不僅僅只是心理現象。 佛教將身與心的結合稱為「名色」,「名色」就是「身心一如」(psychesoma),代表身心是一體的。 實相有時以心呈現,有時則以身呈現。 當科學家深入探討基本粒子的本質時,發現它們有時以波(wave)的形式呈現,有時則是以粒子(particle)的方式呈現。

  8. 2021年6月28日 · 在殘酷的世界中挖掘生命的美好:一行禪師弟子教你利用正念,找到耐挫與靜心的力量 作者:提姆‧戴斯蒙(tim desmond)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05-19 00:00:00<內容簡介>人類最缺乏的生存技巧,是面對苦痛仍保有人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