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4日 · 環繞器上的高分辨率相機配置兩種成像探測器,能夠實現線陣推掃和面陣成像,對重點區域地形地貌開展精細觀測。 中分辨率相機具備自動曝光和遙控調節曝光功能,能夠繪制火星全球遙感影像圖,進行火星地形地貌及其變化的探測。 天問一號探測器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發射以來,已在軌飛行215天。 2021年2月10日探測器進入環火軌道,於2月15日實施了遠火點軌道平面機動,2月20日實施了第二次近火制動,目前設備狀態正常,各項控工作正常開展。 按照預定方案,「天問一號」將於今年5月至6月成功實現火星軟著陸,中國首輛火星車將在著陸一個星期後駛出著陸平台,開啟中國首次火星漫步。 天問一號已進「泊車」狀態 擇機5月軟著陸火星(組圖) 天問一號被火星捕獲影片曝光 從火星白晝入黑夜.

  2. 2020年10月28日 · 第一步:實現航天員天地往返,神舟一號至六號已實現. 第二步:全面突破發展太空站的核心技術,如航天員出艙行走、太空交會對接、太空實驗室、貨運補給、多人中長期生存;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圓滿完成.

  3. 2021年6月22日 · 點擊圖片放大. +6. 當時距離「嫦娥三號」發射只有半年時間,中國航天方面提出,操作系統的實時響應精度為8毫秒。 實際上,一般通用系統的實時精度,最多能達到20毫秒至30毫秒。 看似簡單的任務,就好比將壓縮餅乾從一千克壓成幾十克後,仍要在極限將它壓縮成幾克。 修改12萬行代碼 實時精度低至8秒. 麒麟行業營銷中心技術服務高級工程師劉軍,帶領團隊通過綁定CPU、設置優先級等辦法,驗證的數據都達不到8毫秒。 整整半個月時間,團隊成員反复探討,最終找到了解題的思路。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麒麟軟件團隊修改了約12萬行代碼,採用搶佔式策略來滿足任務的實施要求。 從提出設想到最終成功實施,花了近半年時間反複驗證。 最終,「嫦娥三號」發射之前,180多個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4. 2021年5月16日 ·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1/05/16 15:56. 最後更新: 2021/05/16 19:08. 分享:. 登火星後中國太空站第二發來了 天舟二號發射場就位. 天問一號着陸器帶着祝融號火星車順利登陸火星,創造中國航天器首次登陸地球以外行星後,中國空間站(太空站)快將執行第2 ...

  5. 2021年2月11日 · 航天器剎車減速並不像車輛般簡單。航天器上的燃料非常有限,無法隨時隨意變換速度,除了剎車力度不夠會離火星,剎車力度過猛的話還會無力環繞火星飛行而撞向火星。

  6. 2022年9月10日 · 胡浩透露,科研團隊其實設計了「鏟」和「抓」兩種表取採樣方法,由於鏟取順利,團隊沒有再用抓取模式,鑽取主要針對較硬的地質,需保證「鑽得進去,兜得上來」。

  7. 2023年2月6日 · 點擊圖片放大. 他接受央視專訪時說:「我看完《流浪地球2》, 我第一個印象就是,我覺得不像是中國人拍出來的電影 ,它確實是極大地拉短了中國的科幻大片和世界的距離,這一點真的是特別我們搞科幻的人是銘心刻骨地感受到了。 「《流浪地球2》它和我的小說原著沒有甚麽關係了,它完全是影片創作團隊原創的一部作品,這給人一個很大的鼓舞。 他解釋:「以前說中國的科幻電影熱衷於改編,這其實多少有些無奈之舉,因為科幻劇本原創的力量在國內還是比較薄弱的。 但是《流浪地球2》確實改變了我這種看法,我覺得我們要是努力去原創這種科幻電影的話,不從小說IP改編的話,現在也具有相當的能力水平了。 劉慈欣又指,在他看來, 真正拍得好的科幻電影,看上去都像歷史片 ,都很有歷史的那種厚重感、沈重感、滄桑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