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4月1日 · 麥超常說:「紅棗是常用中藥,稱為大,用以補血、安神,如脾胃差,皮膚因不夠血而粗糙、多裂紋者適用,而治療抑鬱症,亦有一藥方名為『甘麥大湯』。 但坊間對大的定義不時出現混淆,不論紅棗、南、黑棗,只要體積較大,就籠統叫作大。 所以在藥材舖見到寫明大,都不一定等於紅棗。 究竟什麼人適合飲用紅棗水或南水? 「血虛人士適用,常見徵狀為面青口唇白,易頭暈、眼花、易倦,有時會手腳冰凍,女士則會月經周期不穩定或月經量少。 血虛若由脾虛引致,亦可能會大便稀爛,呈芝麻糊狀,這類人士則須健脾補血。 血虛的病人除了服用中藥,我平日亦會建議病人飲紅棗水,幫助補血、補脾胃。 紅棗的數目,一般需由中醫師按個別體質建議,如每日三四顆紅棗,供一日飲用,屬安全分量。

  2. 2022年3月15日 · 藿香正氣片成分為藿香、紫蘇、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朮、半夏、陳皮、厚朴、桔梗、甘草、生薑、大。 藥方以二陳湯為基礎(化痰祛濕),再配以疏解外感及調整胃腸的芳香揮發性藥劑而成。

  3. 2020年1月27日 ·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中醫專業應用教授(禮任)程劍華表示,人參為上品,微苦無毒,能入脾經、心經及肺經;由於具補氣之效,人參會用以急救心臟休克或心衰竭的病人,可煎水煮湯服用,或以針劑注射人參提取物。 古方「獨參湯」 合體弱人士. 除了用於有心臟問題的患者,人參亦可單味處方,適合臨終病人飲用。 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臨牀助理教授兼註冊中醫蘇子謙表示,人參益氣,補充能量,因此古書記有「獨參湯」一名方,單味把人參燉煮成湯,供身體虛弱、不能進食的病人服用,如臨終病人。 他指出,相較紅參及花旗參,白參性味較平和,因此處方獨參湯時多會選用白參。 抗癌功效 缺乏臨牀實證. 人參既可急救,亦可用於臨終病人身上,予人有神藥之感。 近年更有人標榜它具抗癌功效,不但能紓緩化療後不適,更可縮小腫瘤。

  4. 2023年10月11日 · 古人認為菊花延年益壽. 那麼為何重陽要飲菊花酒?. 它的出現,甚至早在東漢桓景登高避禍,帶上茱萸葉和菊花酒備用的典故之前,這是因為9月已經是深秋,花草已經凋零,唯獨菊花依然綻放,正所謂秋菊,所以古人認為菊花有延年益壽的功用,正正配合重陽 ...

  5. 2021年1月21日 · 【明報專訊】芋頭屬於天南星科芋屬植物,其球形地下莖(塊莖)可食用亦可入藥,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香港浸會大學王李名珍中醫藥臨牀研究服務中心註冊中醫陳姵璇指出,從中醫角度看,芋頭具健脾補虛、結解毒之效,適合脾胃虛弱人士,明代古書《食物本草》更提及芋頭有治煩熱、止渴 ...

  6. 2023年4月3日 · Share. 孫頴儀(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清明掃墓,最常見是菊花。 除此之外,菊花也常用於泡茶,當中功效你又知幾多? 註冊中醫孫頴儀指菊花性微寒有疏風散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恰好踏入春季正是最佳的養肝季節適合飲用菊花茶。 體寒或胃寒 不宜每天飲菊花茶. 菊花有不同種類,如黃菊、白菊、胎菊、洋甘菊等,功效各有不同。 「白菊和胎菊比較接近,兩者都是清熱解毒、養肝明目,可紓緩喉嚨痛;黃菊擅長疏散風熱,更適合應對風熱感冒;洋甘菊則比較特別,有助降血糖及血壓,還可紓緩頭痛及經痛。 」不過菊花性味偏涼,體寒或胃寒、容易肚瀉人士不建議每天飲菊花茶,這個季節可飲用祛濕茶,以粟米鬚、陳皮、冬瓜籽和山楂焗茶,有利水祛濕,同時達解滯作用。

  7. 2021年4月29日 · 【明報專訊】以繚繞的茶香配精緻點心,正是香港人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最佳節目。中環最近新開一家點心茶館福和雍,室內放了各種輕古董擺設與莎士比亞書籍,並以全日供應的手工點心和優質茶品作主打,更請來名人飯福臨門的點心老師傅坐鎮,炮製懷舊手工點心下午茶tea set,配上本地彩繪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