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就报纸文学副刊而言,最有名的是四大副刊。 《立报》由着名报人成舍我创办于1935年,上海沦陷后停刊。 1938年4月1日,中共投资2000元港币,萨空了在香港复刊。

  2. 2018年6月11日 · 分享. 1933年9月,《大公报》设立《文艺副刊》,由杨振声、沈从文主编,每周两期,到1935年8月,共出166期。. 从1935年9月起,由沈从文、萧乾主编,扩大为每周4期,刊名为《文艺》。. 时下,很多大家以此为阵地,进行创作,文采诗艺喷薄而发。. 进入三十年代 ...

  3. 2018年11月16日 · 金庸(本名查良镛)於2018年10月30日仙逝,享年94岁。. 大师西去,江湖不再。. 纵观金庸一生,其经历可谓传奇,与《大公报》的渊源更是深厚。. 从1947年起,金庸在《大公报》(包括《新晚报》)前后度过了十年。. 从上海到香港,从外电翻译到副刊编辑,对他 ...

  4. 2022年6月20日 · 行伍出身的一代文化宗师沈从文先生于一九三三年主持《大公报.文艺副刊》,群贤毕集,如茅盾、叶圣陶、巴金、黎烈文等名家,都是其基本作者。 上世纪三十年代,京派作家俞平伯、周作人、朱自清、林徽音、朱光潜、金岳霖、芦焚、凌叔华、废名、汪曾祺等大家,都被沈从文罗致于《大公报.文艺副刊》旗下,这一个个都是神州大地文艺天空中闪烁的明星。 沈先生既重视内容又兼重文采,使得文艺副刊很快遐迩海内外,成为《大公报》的文化重镇。 他不拘一格用人才,把刚从燕京新闻系毕业的萧乾聘请到《大公报》副刊当编辑。 对年轻作者的来稿都一一亲自处理,有些还亲自写信给他们,给予鼓励。 他表示:“我明白那些初次拿来习作的人的腼腆,我明白他们谦卑的感情,我愿同一切在沉默下努力的朋友握手了。

  5. 2021年9月18日 · 四年前深入东北沦陷区、采写“九一八”两周年特刊的陈纪滢,此时成为汉口版副刊主编。 副刊名称定为“战线”,用意不言自明。 第一期的作品,几乎全围绕“九一八”而作。

  6. 2019年5月3日 · 2019-05-03 03:18:52 大公报. 字号. 1936年,正值新记《大公报》创办十周年。 当年9月1日,大公报刊发启事,宣布“第一届大公报文艺奖”评选活动正式启动,由报社拨出一千元作为奖金。 评奖活动由萧乾全权负责,并邀请知名作家沈从文、朱自清、叶圣陶、巴金、林徽因等担任评委。 最终公布的首届获奖作品,包括卢焚的短篇小说《谷》、曹禺的戏剧《日出》、何其芳的散文《画梦录》。 (记者 郑曼玲) 网友观点. 请输入内容... 确定. 大公网内地新闻频道。

  7. 2019年6月23日 · 图:球叔在敲打着这台保留着岁月印记的打字机. 五月初的一个午后,阳光格外刺眼。. 走出油麻地港铁站,沿着庙街,在甘肃街与炮台街交界处,玉器市场便映入眼帘。. /新华社记者 洪雪华(文、图). 玉器市场内,来往遊客并不多。. 数个书信摊位於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