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繁體. 工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香港過去曾在不同時段實行不同形式的務管制(包括租金管制及居住權保障), 港英政府 曾於1921年至1926年期間,實施《1921年務條例》以遏止租金升幅及保障客的住權。 乃至於1945年起推行的《業主與客條例》,也對租金升幅作出限制,更於1947年亦成立 務審裁處 處理務糾紛。 有關的管制措施是由當時的 華民政務司署 (即現在的 民政事務總署 )轄下的務調查處負責執行;直至 1974 年,改為由 差餉物業估價署 (差估署)負責。 時最後於1973年起為住宅客提供住權保障。 [1] 及至主權移交後,租金管制及住權保障分別於1998年及2004年被取消。

  2. 政府廉租屋 ,全稱 政府廉租屋計劃 (英語: Government Low Cost Housing Scheme ),是 香港政府 於1962年至1973年推行的建屋計劃,由 工務司署 設計及建築,建成後由 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 負責管理 [1] 。 至1973年,政府廉租屋歸入新成立的 房委會 管理,並與所有前屋建會 廉租屋邨 ,以及日後房委會興建的屋邨統一劃為「 甲類屋邨 」。 政府廉租屋的服務對象與 徙置區 和屋建會廉租屋邨不同,是為一些入息低微而不合徙置資格,又不合屋建會申請標準,居住於惡劣環境的人士提供穩定的居所 [2] ,1970年代的申請資格為家庭月入不超過900元。 另外,作為 公務員房屋資助 的一部份,政府亦會抽出15%的單位分配予低薪 公務員 居住 [1] 。

  3. 概要. 海麗邨於2001年開始興建,原本屬於 居屋 屋苑 海麗苑 ,並曾經列入「 自選交標準 」計劃。 後來因 香港政府 終止 居屋計劃 ,並要求 房委會 停建及停售居屋,房委會將海麗苑由 居屋 改為 公共屋邨 出租,易名為海麗邨,並於2004年8月21日至2005年12月14日間入伙。 此外,本屋邨納入了「 紓緩擠迫調遷計劃 」,供住 公屋 的擠迫戶作調遷的選擇。 本邨部份新十字型宇向海一面設有特大窗戶,為全港唯一有此設計的新十字型大廈屋苑、亦為全港三個使用退台設計新十字型大廈的屋苑之一(另外兩個屋苑為 瓊軒苑 及 禾輋邨 景和)。

  4. 香港公共屋邨. 2 種語言. 繁體. 工具. 香港公共屋邨 (簡稱 公屋 )是 香港公共房屋 最常見的類別,由 政府 或志願團體興建,出租予 低收入市民 。 現時香港提供出租公營房屋的機構有三個,分別是 香港房屋委員會 (房委會)、 香港房屋協會 (房協)及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 在2022年12月31日,香港約有三分之一居民(即逾224萬人)居住於香港各公共屋邨的出租單位,包括房委會85萬個 、房協12萬個 [1] 、以及在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大坑西邨 逾1,600個的單位 [2] 。 歷史 [ 編輯] 石硤尾邨 美荷 ,典型「H」形7層徙置大廈. 粉嶺 嘉福邨.

  5. 者置其屋計劃 (英語: Tenants Purchase Scheme ),簡稱 置計劃 (英語: TPS )或 置屋 ,前稱 出售公屋予住戶計劃 (英語: Sale of Flats to Sitting Tenants Scheme ),簡稱 出售公屋計劃 (英語: SFSTS ),是 香港房屋委員會 於1991年7月 [1] 及1997年12月為滿足 住公屋 居民置業需求而推出的資助房屋計劃,讓租戶以扣除地價及低廉價錢購買居住中的單位成為業主。 概要 [ 編輯] 者置其屋計劃(包括其前身-出售公屋計劃)中出售的屋邨全部都是於1981年至1994年期間落成,而且沒有和諧式單位的公共屋邨。 在原先的出售公屋計劃中,一個獲選中屋邨只有部份宇會劃作出售。

  6. 概要 類型 住屋邨 地點 香港 黃大仙區 地址 慈雲山雲華街10號 座標 22 20′51″N 114 11′57″E / 22.3476 N 114.1992 E / 承建商 香港房屋委員會 入伙年份 1995年(29年齡) 1997年(27年齡) 1999年(25年齡) 2004年(20年齡) 技術細節 座數 10 其他

  7. 4,905 [1] 单套面积. 14.05至37.86 m 2 151.2至407.5 sq ft 平方英尺(ft²). 住户数. 4,900(截至2023年6月30日). 認可人口. 11,800(截至2023年6月30日). 地圖. 洪福邨 (英語: Hung Fuk Estate )是 香港房屋委員會 轄下 公共屋邨 ,項目編號為YL39 [2] ,位於 香港 新界 元朗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