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分居程序 相關

    廣告
  2. 即日辦妥分居証明信,以分居理由離婚。一站式解決財產分配、贍養費、撫養權、中港離婚. 全港17間辦事處,提供高效率及專業法律服務給普羅大眾,律師團隊龐大,員工超過百人。

搜尋結果

  1. 2017年3月22日 · 香港房屋政策必須重歸正軌,基礎是視「住屋」為生活的必需品,而不是給某些「醒目仔」不勞而獲地賺錢的投機工具,至於市民,我們必須重整自己的看法,視自住的居所為「家」而不是「投資」,不要為價錢起落擔憂,更不應因為樓價下跌而大罵政府,否則 ...

  2. 2018年4月4日 · 首先,填海需時,要為期十年以上才能建成住宅單位。 其次,將低價土地改為高價住宅用地,亦需差不多的時間。 現時新界農地普遍屬原居民與地產發展商所有原是改變土地用途作發展住宅用地的最佳之選但觀乎現行規管程序與政治關卡障礙重重需時也要近十年才有望完成。 訴求含政治色彩. 在支持多建房屋的倡議者當中,亦對應興建那類房屋持有不同意見,部分團體認為,面對房屋供應不足,政府政策應以增建公屋單位為主要目標,以扶助他們所謂最飽受煎熬的低下階層。 他們針對公屋輪候冊名單愈來愈長,尤以單身申請者更日益增多;力言增建公屋是唯一能一舉解決由房屋短缺引起的經濟、社會、政治問題的辦法。 另有部分團體憂慮中產階層置業無望,要求政府增建居屋,提高申請入息及資產門檻,並將樓價定於市民可負擔的水平。

  3. 2019年9月26日 · 編按:2019年9月25日,團結香港基金 提出「港人組屋」計劃 ,政策措施包括新建公屋可租可買、租金津貼、鎖定補價、首次置業免息貸款等,實踐全民安居願景。 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分享他過去36年房屋政策心路歷程,以下為內容摘要: 我在36年前,第一次做公營房屋的研究。 當時房委會主席王䓪鳴,研究項目是公屋富戶政策。 我就與廖柏偉教授一起寫文章,在1985年發表。 我繼續對房屋政策有興趣,愈做愈深入。 房委會的問題很容易明白,但改革不了。 經過36年後,我明白箇中原因。 公營房屋政策的特點是過去數十年裏,每次遇到問題時,就想辦法解決當時遇到的問題。 十年過去了,舊問題暫時解決了,遇到新問題時就唯有小修小補,好像傷口上貼膠布。 六、七十年後,房屋政策累積很多「膠布」。

  4. 2022年9月8日 · 本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劏房 土地政策 建屋 房屋供應 王于漸 租置計劃 置業階梯. 由於中產人數上升,加上各個社會階層均有房屋需求,推動私人屋苑樓價不斷升值。 公屋居民上不到居屋,居屋居民也上不到私樓。 王于漸教授建議,政府應重推「租置計劃」,以廉價出售公營房屋,協助較多港人置業。

  5. 2019年3月5日 · 新奇的學習機會. 事實上搬屋對於一般孩子來說可以是一個新奇的學習機會有很多新的人與事但對於一些專注力記憶力及學習能力不足的子女轉換居住環境可以是一個沉重的學習包袱。 首先,在一個陌生環境中,很多事情都需要孩子從頭摸索,例如新居附近的路段、商店及車站的位置、甚至回家的路線等。 對於專注力或是記憶力欠佳的孩子來說,要記憶並使用這些新資訊不可謂不困難。 其次,在搬進一個新的地區後,很多生活流程亦需要從新制定,例如上學出門的時間、探訪親朋好友家的交通等,要重新適應亦需要孩子付出很多的精力。 最後,對於新社區內的陌生人,例如附近餐廳商店的職員、大廈保安員或是清潔員工,孩子亦需要重新認識或是與他們建立關係,對於比較內向害羞的孩子便需要耗費不少心力。 減低搬家對孩子的影響.

  6. 2021年5月21日 · 回溯5歲女童虐殺案3位被定罪的成年人女童的親父及親母均是中學同學兩人在2009年未婚前誕下女童的胞兄後結婚當時男的19歲女的20歲到了2012年女童出生翌年兩人分居母親遷出2015年兩人正式離婚母親放棄一對子女的撫養

  7. 2021年10月11日 · 香港與很多國家同樣正在面對人口老化的挑戰。 現時香港60歲或以上的長者已經佔全港人口接近三成,30年後更會增加至四成。 我相信很多長者都期望居家安老,但要達到這個目標,合適的居所至關重要,所以房協主動研究在住宅單位實踐通用設計、無障礙設計,以及可改動設計。 為了與業界分享交流,房協最近更搭建了數個模擬單位,展示各種無障礙設計,及示範如何在規劃階段多花心思,以提升運用室內空間的效率。 簡單如善用「趟門」取代「掩門」,以及在單位開則時考慮輪椅操作空間等,都是值得考慮的概念,希望這個研究可以倡導社會各界推動居家安老。 房協安頤閣/喜頤閣安老項目。 (房協Facebook圖片) 房協配合清拆 興建安置屋邨. 妳知道我一直心繫香港的房屋發展,我非常感恩可以在房協主席這個崗位上有所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