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2月24日 · 十年》5條短片所說的虛構故事,有些比較誇張,5名導演技巧幼嫩,有進步空間,但要在10多分鐘說故仔不容易。 電影《十年》由5條短片組合而成,圖為故事之一《方言》的劇照。 (Facebook圖片) 曾俊華表示,廣東話是粵港兩地的共通語言,廣東省人口超過1億,2014年電影票房超過40億元人民幣,為港產粵語影片提供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今次注資的2000萬元是作為本地製作粵語電影在內地發行和宣傳費用的資助,資助額由現時每部電影25萬元增加至50萬元。 政府消息人士強調,是次資助只限港產片,並不包括香港與內地的合拍片,目標並非催谷港產電影達至某票房水平,而是協助業界建立更多觀眾群。 消息人士補充,廣東話是粵港兩地的共通語言,在海南、廣西和廣東省共有1.5億人口是粵語組群,是龐大的市場。

  2. 2016年4月5日 · 十年》能掀起如此大爭議,固與該片呈現方式較大膽有關,電影內的5段故事,均描述對本港10年後的前景想像,不見樂觀未來,反見前途灰暗,既有其中一段故事指本港猶如去到文革時代,小學生化身「少年軍」到處審查圖書,另有故事又講述廣東話已遭普通話取代,的士司機以廣東話謀生隨時被罰等。 早在上映之初,已有人質疑故事誇張、超現實等。 縱或有誇張之處,但能奪得最佳電影,又豈是無因? 現今本港社會氛圍,正是充滿對未來的不安、焦慮,即使未擔心會有文革時代降臨,但不少港人也擔心一國兩制遭破壞,及港人所珍視的價值如自由等會弱化;又或雖未擔心在本港說普通話會違法、被懲罰,但憂心廣東話地位動搖、被矮化,實亦存在於不少港人心中。

  3. 2016年1月29日 · 十年》是我們不想見的未來. 入選競逐最佳電影的《十年》,截至1月28日,上映43天,本地票房為478萬,近日受內地《環球時報》狠批為「任性」,有網友認為此批評間接將它送入金像獎最佳電影,令它的敏感性再受矚目,事實上,金像獎第一輪提名截止為1月18日,而《環球時報》刊出批評則為1月22日,兩者並無直接關係。 《十年》以五位新導演各自五個短篇組成,而其愈映愈旺,證明香港觀眾對此片的興趣不減。 《十年》開畫至今,愈映愈旺. 監製伍嘉良「最重要是莫忘初衷。

  4. 2016年4月4日 · 獨立電影十年》昨獲頒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林建岳以電影投資人身份回應指,《十年》得獎是香港電影界的不幸,甚至形容「政治綁架專業」。

  5. 2016年4月4日 · 最佳電影十年》監製及導演: 我們不是製造對抗氛圍. 《十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社會反映兩極。. (攝影:車耀開) 受社會關注的《十年》,獲香港最佳電影最佳電影,進一步成社會熱話。. TOPick即時專訪《十年》主創團隊,包括此次獲獎前 ...

  6. 2016年4月4日 · 游學修認為,《十年》製作費或許與其他候選電影差距數十倍,但所謂「最佳電影」,是指該電影可以有瑕疵同時仍可觸動甚至震撼人心。 因為電影是藝術,藝術追求真善美。

  7. 2016年4月4日 · 獨立電影十年》昨獲頒金像獎最佳電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主席爾冬陞稱,相信評審的專業,又指「要看整個社會發生什麼事,要看人的心情怎樣看那齣片。. 爾冬陞引述《十年》團隊在台上的感言指,電影在創作上、製作上都不達標,但他覺得得獎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