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22日 · 香港国安法》是一部极为特殊的法律,它兼具实体法、程序法与组织法特点。 自199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已经有一系列象征国家主权统一或处理超出特区自治范围事务的全国性法律在香港实施(根据香港基本法第十八条)。 这些法律之引入香港特区法律体系,符合“一国两制”政策的原初意图,也遵循了香港基本法所确定的程序与标准。 因此,全国性法律早已成为香港回归祖国之后新宪制秩序的一部分。 《香港国安法》同样属于全国性法律,但它是具有独特性的一部全国性法律:

  2. 2021年10月8日 · 第一,全国人大相关决定、香港国安法和基本法已经共同厘定了非常清晰的立法方向,即“四大罪行”和“七个禁止”,目前只需在本地立法和修法过程中加以具体落实,并在普通法法域环境下加以制度配套。 第二,2003年第23条立法失败为我们提供了一手的立法经验和材料,特区政府当时提交的立法方案和汇集的立法资料今天仍然具有直接且重要的参考价值。 当年的《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仍然部分有效(也要看到,其中部分内容因为香港国安法的颁布实施而收紧了)。 第三,不断有来的司法判例将为改革与建立普通法之下的国家安全法执行机制提供验证机会与支撑。 与此同时,执法者(政府和法院)正在加深对维护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及其执行机制的深刻认识。 第四,选举方法改革后产生的新一届立法会应该会通过第23条立法。

  3. 2024年3月20日 · 3月23日刊宪实施.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立法会发言后会见传媒,宣布将签署《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并会在3月23日刊宪公布实施。 李家超表示,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十周年,今天,特区履行了基本法第23条本地立法的宪制责任。 完成了历史使命,不负中央所托,不负国家信任。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让香港可以有效防范、制止和惩治间谍活动、外国情报单位的阴谋陷阱和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可有效防范“黑暴”、“颜色革命”;可有效防范“港独”和暴力破坏,不需要再担心破坏分子“揽炒”香港、破坏公共设施、掷汽油弹、纵火、殴打不同意见的市民,把香港推到深渊,摧毁香港多年的建设。 香港的市民从今开始都不会再经历这些伤害和悲痛。

  4. 2024年4月13日 · 【大公报讯】记者龚学鸣报道:今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十周年,而下星期一(4月15日)更是香港特区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后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意义重大。 为响应这项国家安全教育盛事,各项活动陆续登场,升旗仪式、纪律部队和辅助部队开放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主题讲座等。 同时全港18区将举行不同类型活动,包括深受欢迎的嘉年华、分享会、花车巡游等,而相关政策局及部门(包括公务员事务局、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教育局、环境及生态局及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亦举办各项活动,共同响应“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其中,香港警察学院、入境事务学院、香港惩教学院和政府飞行服务队启德分部将于今日举行开放日;香港海关学院、消防及救护学院、民众安全服务队总部和医疗辅助队总部则于明日开放。

  5. 2023年1月13日 · 2023-01-13 04:24:36 大公报. 字号. 2022年12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国安法第十四条和第四十七条作出解释,明确无香港全面执业资格的海外律师能否担任国安犯罪案件的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应取得行政长官发出的证明书,若香港法院未提出并取得行政长官发出的证明书,则特区国安委应对有关问题作出决定。 是次“人大释法”终结了各界就会否及如何释法的争论,也丰富了香港国安法的实践和理论。 除政治影响外,是次“人大释法”采用的法律方法同样值得关注。 过往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香港基本法,多采用“立法原意”的解释方法。 而今次的释法,在解释方法上有所发展。

  6. 2021年2月5日 · 香港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框架. 2021-02-05 04:23:28 大公报. 字号. 涉及範畴. 1 国家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意义. 2 《宪法》、《基本法》与国家安全. 3 香港国家安全立法的目的和原则. 4 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及机构设置. 5 中央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责任. 6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 7 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 8 国家安全与人权、自由、法治的关係. 涉及对象. •初小、高小、初中及高中. 涉及科目. •小学:常识、音乐、德育、公民及国民教育. •中学:中文、中史、通识、历史、地理、生活与社会、科学、科技、生物、经济、德育、公民及国民教育. 相关内容. 网友观点. 请输入内容... 大公网香港新闻频道.

  7. 2021年9月17日 ·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9条规定了表达自由,并允许各缔约成员为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等目的,以法律规定的方式,对表达自由作必要的限制;第20条要求各缔约成员以法律禁止鼓吹战争的宣传和鼓吹仇恨的煽动。 2005年9月14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第1624号决议,“最强烈地谴责煽动恐怖行为的行进,并驳斥为恐怖行为辩解或美化(称颂)这些行为的企图”,重申蓄意资助、策划和煽动恐怖行为“违反联合国宗旨与原则”,并呼吁各国采取必要和适当的措施“在法律上禁止煽动实施一种或多种恐怖行为”,这是第一份直接针对煽动恐怖主义的世界性文件。 虽然第1624号决议并未要求各国以刑法禁止煽动恐怖主义,但是愈来愈多的国家将煽动恐怖主义列为刑事犯罪。 各国立法禁止称颂恐怖主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