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富都青年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Agoda一站式自助預訂,無手續費,慳錢慳時間,仲畀你精明旅遊貼士! 取得心水住宿特惠價格,參考千萬真實評價

    • 高雄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先訂後付

      Agoda.com最低價格保證

      火速預訂,免費取消!

搜尋結果

  1. 2013年10月15日 · 2013-10-15. 分享本文. 《TO》編按: 2008 年金融危機後除了全球經濟蕭條無論是歐美國家還是新興亞洲在青年的勞動市場上也浮現了許多結構性的問題失業率持續攀升全職工作被臨時工派遣工作取代產學無法結合造成的失業企業減少培訓人才的資源如果政府沒有能力根治問題那這一代的青年面臨這樣的困境該如何是好? 隨著科技的發展,取代了許多勞力性質的工作,但科技的近用、便利性,也讓知識和教育獲得成本大幅降低,我認為對科技的「理解」,決定了這一代青年的未來競爭力,也是我們逃出既有的失業結構,並重新創造新產業最有力的支點。 全球在 15-24 歲的年輕人中,大約有三億沒有工作也沒在上學?

  2. 2018年4月10日 · 楊采翎. 2018-04-10. 分享本文. 繼旅蛙之後,又一個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 care 的佛系青年又在動態洗版了!. 阿彌陀佛!. 這種年紀輕輕就淡泊名利,看破紅塵的灑脫,只有一個字能形容:「潮!. 不過說是潮,更多的是對滿滿無奈地厭世態度,看看網友 ...

    • 該不該先完成夢想?環遊世界、當網紅、去國外當志工,該不該趁著還沒進入職場、投入永無天日的工作之前,把握剛畢業的時光,替自己的夢想努力一遍,是許多25歲以前青年的煩惱。
    • 交往對象該怎麼選?學生時期的戀愛單純又甜蜜,社團、圖書館、租屋處,有太多時間可以膩在一起。不過畢業季即分手季,許多情侶在出社會後面臨到現實的衝擊,適應工作的忙碌、出國進修變成遠距離,都是維繫感情的大敵。
    • 有辦法創業嗎?在網路時代,創業的方式比以前更容易多元,甚至有不少青創空間、青創基金可以申請。如果畢業後不想當上班族看別人臉色,和理念相同的夥伴一起創業,也是對自己的挑戰。
    • 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大學念到自己不喜歡的科系,畢業後完全不想從事相關的工作,但自己到底能做些什麼?許多年輕人遇到的最大困境就是對人生沒有方向,一輩子都在走父母替自己選擇的路,終於能作主時卻又不知所措。
  3. 2017年5月25日 · 報橘. 為什麼窮人總是無法「翻轉階級」?. 哈佛社會學家花費數年住進底層社區發現貧窮的真相. BO 享讀沙龍 2017-05-25. 【為什麼挑選這本書】. 究竟為什麼窮人永遠會被困在貧窮裡?. 哈佛社會學者馬修.戴斯蒙瀏覽大量文獻,發現社會對貧窮的分析 ...

    • 我在 2011 年首次訪台,看見既熟悉又陌生的「繁體字」
    • 「兩岸隔絕六十年,東風、西風嚴重對峙」
    • 兩岸下一代的品質,反應中老年人的道德水準
    • 經歷過「偉大毛時代」的中國災胞看台灣:羨慕、嫉妒、恨
    • 推薦閱讀

    2011 年 1 月 18 日,我首次踏上中華民國領土,家父乃國府遺民(前國軍少校),1955 年遭「清洗」,失去銀行飯碗,淪落菜場會計,終身遺民淚盡赤塵裏。我抵達高雄機場那一刻,心情極複雜,畢竟自幼聽了五十多年的「我們一定要解放臺灣!」親踩島土,無法遏制歷史滄桑之感。「解放軍」尚未來,我這個「狗崽仔」倒先來了,「青天白日滿地紅」獵獵飄揚,感覺怪怪的。 我們這茬「生在新社會」的 50 後,當然很想看看臺灣人民是否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青少年時期形成的「臺灣印象」,成為不便言說的旅臺驅動。臺灣導遊楊小姐也調侃我們大陸客:「你們大陸說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們這邊則說中國是臺灣的一部分。」這不,出入境許可證上印著大大的「中華民國·臺灣地區」,人家還一直惦著收復中原呢! 訪臺最直觀印象:既熟悉又陌...

    兩岸隔絕六十年,東風、西風嚴重對峙。秋後決算,據北京中國社科院《社會藍皮書》(2010),臺灣人均 GDP 1.5 萬美元(海外資料 3.5 萬美元),大陸不足 0.4萬美元。以人民幣計,臺灣人均薪額 1 萬/月,韓國 1.5 萬/月,香港 2 萬/月,日本 3 萬/月,大陸我這個教授也才 0.7 萬/月。經濟終裁政治,「東風」無力百花殘,就是 0.4 萬美元的大陸人均 GDP,亦靠「西風」(市場經濟、私有制)刮來。若一直刮「東風」、一直堅持馬列原教旨的計劃經濟與公有制,怕只能像北韓一樣,14 億「革命人民」仍掙紮在饑餓線上。當年世行數據:北韓人均 GDP 僅 85 美元/年(全球 177 位)! 縱是十年後的今天,大陸人均 GDP 自報美元過萬,仍落後臺灣一大截,這還沒算政治人文現代化的差...

    女人流向,最敏感也最直接的「春江寒暖」。女人對貧富特別敏感,因為她們有條件敏感,可以用腳投票,二次選擇命運,因此也折射「民心向背」。人之向富猶水之就下,擋都擋不住的世界潮流。如今臺灣已有四五十萬大陸新娘(不時鬧出維權事件),卻很少聽到臺灣姑娘嫁往大陸。 訪臺期間,街頭問路、捷運問站,數得臺灣青年相助,使我讀到教育的成功,青年畢竟是中老年的折射,從青年身上能夠讀到中老年的道德水準。大陸雖長年宣傳助人為樂「雷鋒精神」,畢竟以「階級鬥爭」為意識形態主旋律,我們紅衛兵一代長年浸淫仇恨教育——「親不親,階級分」、「對敵人像冬天一樣冷酷無情」,幼時未吮仁愛之乳,成人後又怎會轉施博愛? 訪臺回滬,筆者一對七旬老友夫婦赴香港,提前一月購票滬港直快,僅得上中鋪,老人爬鋪艱難,借下鋪歇腳。下鋪 14 歲少年一字...

    中共向臺灣開放旅遊,當然意在加強聯繫,經濟促政治的「統戰」,遏阻臺灣對大陸的離心力,降低民進黨的台獨分貝。2010 年,120 萬陸客登島(日均 3,300 人),帶去 910 億台幣。不過,每天 3300 陸客也會帶回不少「不良資訊」,目睹臺灣人民不僅沒在「水深火熱之中」,反而比「幸福的社會主義公民」富足自由,大陸至少還有三千萬絕對貧困的農民(中共承認的數據,日均生活費不足一美元)。加之這頭阿扁夫婦受審蹲監,那邊曉波入獄、劉霞管制,不可能不產生一點對比,更何況大陸官員種種特權,每一口都咬著陸民的肉呵! 隔海而鄰,人家起了新屋,雖說雌黃任出唇吻,朱紫任由月旦,畢竟隨風潛入心,潤物細無聲,人民的眼睛雪亮呵。臺島旅遊反而成為臺灣對大陸的「統戰」,無聲推助大陸民主的「第四次浪潮」(五七「鳴放」、丙...

    【中國人終於清醒了嗎】《央視》主播一席話惹怒 14 億人!中國網友怒嗆:吃苦受罪的永遠是老百姓 【我為什麼離開中國蘋果】連中國人都盼臺灣別被統一!監控、被消失就在發生在我同學身上 【連中國人都不買單】《花木蘭》未在中國上映,先被刷一波「負評」!反觀台灣卻開出新片票房冠軍?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裴毅然:大陸學人眼中的臺灣〉。首圖來源:needpix,CC Licensed。)

  4. 2015年10月26日 · 全球最富有的 1% 的人擁有 50% 的全球家庭總財富。 為了弄清全球財富如何在家庭和個人中分佈,瑞信合併了全球家庭的財富數據。 在減去債務後, 2015 年中期一個人只需要 3210 美元的資產,他就是全球最富裕的 50% 人口之一 。 要成為全球最的 10% 的人,一個人需要 68800 美元的資產。 而要成為全球最的 1% 的人,那你需要 75.99 萬美元資產。 全球最窮的 50% 的人口擁有的資產不足全球家庭總資產的 1% ,而全球最富裕的 10% 的人擁有了全球 87.7% 的家庭資產。 而全球最的 1% 的人擁有了全球家庭總資產的 50%。 在 2000-2007 年,全球最富裕的 1% 的家庭和 10% 家庭所擁有財富在全球家庭總財富中所佔的比重不斷減小,貧富差距收窄。

  5. 2014年9月2日 · 《BO》導讀:為期四年的快樂大學生活一眨眼就過去,未來一下子跑到眼前,面對未來你會怎樣選擇? 你是要繼續念:那是在國內還是出國留學? 讀本科還是轉換跑道? 又或是你要就業 or 創業? 還記得曾有位攻讀生物科技博士學位的朋友說過:在博士的最後幾年,他猶豫了,他不知道該選擇放棄學位直接找工作? 還是繼續拚下去,賭賭看能不能做到當教授、做到進入大企業的實驗室? 已經 29 歲了,他說他還沒有任何工作經驗,還在學校裡面掙扎拼命著看來好像沒有太多前途的研究,家裡也有催婚的聲音傳出,面對這樣的未來,他很徬徨。 同樣的,在《Medium》上有位就讀人類學博士學位的學生 Ryan Anderson 寫了篇文章質疑:高等學歷的價值真的值得我們花上人生最美好的十年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