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第一科、一切至言都歸納為,成辦二種利益的道理:. 佛初發心、中集資糧、最後現證圓滿正覺,一切皆是為利有情, 故所說法一切亦唯為利有情。. 如是所成有情利義,略有二種,謂現前增上生及畢竟決定勝。. 佛修行的過程分為三個步驟:從最初發心,中間 ...

  2. 1957 張理泉 趙效宣 朱振北 傅承周 徐子貞 黃開華 劉玉奇 李克林 李明光 李杜 劉之仁 羅東升 佘文山 許濤 王俊儒 王茂富 顏錫恭. 1958 陳少嫻 張乘風 趙 潛 賈麗妮 焦作民 全中樞 傅光興 胡應湖 李 雲 李家淑 尚重濂 戴文伯 丁 智 王兆麟 黃建業 黃修 吳庫田 嚴 ...

  3. 美食情報、葉家香、剝皮辣椒、呂慧儀 、TVB HK 發表時間:2009-05-26 10:25 | 人氣:1570 | 回應:0 May21,2009 呂慧儀 TVB HK來訪第三天 今天是新竹米粉日,其中一位工作人員說等很久了,想要好好吃一頓 因為有牽扯到一些些的商業秘密,還有保持衛生的 ...

  4. 2020年3月7日 · 1、首先說明由《攝分》所出的皈依勝利。 在《攝抉擇分》中有提到皈依三寶的勝利,可分為兩個四聚(子目) 來說明。 第一個四聚,就是獲廣大福、獲大歡喜、獲三摩地-定、獲大清淨。 獲廣大福。 如《無死鼓音陀羅尼經》中說:「佛陀功德不可思議,正法功德不可思議,聖僧功德不可思議,如果相信三寶的信心同樣不可思議,那麼所感得的果報也是不可思議的。 《攝波羅蜜多論》中也說 :「如果皈依三寶的福德有形色、可以衡量的話,以三千大千世界作為容器,都無法容納得下。 就如同大海水,是無法用手捧來測量的。 二獲大歡喜者,如《念集》中云,「若諸日夜中,能隨念諸佛,正皈依佛者,此是人所得。 」於餘二寶亦如是說。 我今獲得依止如是三寶歸宿,是為善得,作意思惟,增長歡喜。 三獲三摩地,四獲大清淨者,謂由等持及以學而得解脫。

  5. 2024年4月26日 · 2024.4.22~2024.4.27,寶塔高吟貫九天! 誰是「逗原禪師(百丈祖師、式例羅漢、婆敷)」? 請複習:https://mypaper.pchome.com.tw ...

  6. 2020年11月25日 · 有了 大菩提願 以後,因為要滿這個願,所以一定還要 具足行心 受菩薩戒,行心律就是 菩薩戒。 關於 願心 跟 行心 ,下面會詳細說明。 這跟勝敵論師所講的「要受願心儀軌一定要到具有菩薩戒的善知識那裡去受」,這兩個是完全符合的。

  7. 6 天前 · 2024.06.02 14:00—17:00. 斜風細雨中. 前往國家圖書館. 參加趨勢匯流人文書院論壇. 主題:焦慮時代——人文的追尋與挑戰. 主持人:允晨出版社發行人志峰. 致詞:. 趨勢基金會董事長陳怡蓁女士. 新會留基金會董事長楊照先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