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2日 · 明報專訊瑞士寶盛中國研究策略師及香港區研究部主管鄧啟志在上文指出:「我們作為香港人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恒生指數不要再下跌」,而與鄧啟志一樣任職外資財富管理機構高層的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香港首席投資策略師譚慧敏則認為外資對港股的沽售壓力在上半年或仍會持續現時投資港股最重要是保本該行便提供在保本前提下有機會賺取所掛鈎港股升幅的結構性產品予客戶選擇

  2. 2020年7月8日 · 明報專訊恒生銀行0011宣布推出SimplyFund基金投資服務最低投資門檻只需1元暫不設投資額上限同時每月平均投資資產5000元以下的投資者平台使用月費低至免費每次買賣不設交易費用該服務涵蓋7種資產類別及包括中港與環球市場的基金包括恒指基金國指基金恒生中國新經濟指數基金恒生環球高增長基金恒生環球均衡增長基金及恒生香港債券基金。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3. 2024年5月9日 · 恒生上月宣布30億元的股份回購計劃。. 恒生銀行財務總監蘇雪冰昨於股東周年常會中表示該行每年都會進行5年資本計劃於確保可靈活推動自身增長以及應對壓力的環境後則會訂立合適的股東資本分配。. 她提到恒生對上一次回購為1997年若該 ...

  4. 2023年12月18日 ·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港大ICB於昨日舉辦港大ICB新年展望論壇巨變下的開放與復蘇論壇恒隆集團0010及恒隆地產0101董事長陳啟宗出席論壇時表示全球現時面對結構性問題例如科技增速遠超社會可控制地緣政治和經濟局勢轉變世界碎片化等認為現時宜保命保本」,並非尋求大發展的適合時間。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 新自由主義的後遺症
    • 產業結構失衡加深貧富懸殊
    • 公平與可持續的「持份者為本經濟」

    過去20多年,特別是兩次金融危機後,世人對放任資本主義及新自由主義的憂慮和批評一直增加。香港的政治風波與新冠疫情令更多人反思其對政經制度的衝擊,也使我們看到現存體制的諸多病徵。事實上,系統性危機早已存在多年,但新冠疫情促使我們更急切去檢視現有經濟結構。 今天某種形式的資本主義制度漸為多國人民所普遍接受。但這並不表示資本主義制度完善,相反它存在多個缺陷。誠然,就算企業遵德守法,資本主義實際上並不代表自由公平市場競爭,因為市場總是會失靈的。多位歐美學者指出資本主義主要是促進資本流通與不斷積累集中、對財團傾斜、容易造成壟斷,並傾向壓制勞工權益。既得利益結構限制了社會民生與民主的發展,資本主義經常被視為去弱留強和適者生存的制度,往往是個「勝者全取」的不公平遊戲。因此資本主義需要不斷改革修正找回平衡,...

    由於政府缺乏明確與積極產業政策,過去30多年香港經濟及產業結構被單一化,製造業遷移外地,很多財富轉移到金融及地產領域,並主要倚賴大陸資金與市場。香港發展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不斷擴展金融市場,並未有視投機性資本為一些要警惕的事物。不斷膨脹的金融市場及更多的金融工具創新,令金融業在香港經濟中更具支配地位。政府過去強調的四大產業,近年主要由金融和地產兩塊推動經濟增長,導致財富嚴重不均。 香港其他傳統主要產業(如旅遊、貿易與物流、零售及餐飲)以低技能低增值為主,單位人力生產效率偏低,長期以來勞工薪金上升緩慢。香港靠作為中介人和貿易中心,未能找到持續發展的能量。連同金融和地產,這個狹窄的產業結構雖然能提供經濟規模,但未能提升生產效率及廣大市民收入。 當財富累積愈來愈依賴資產增值(即所謂「錢搵錢」),資產...

    面對新冠疫情,我們不單要重視香港的短期經濟復蘇與紓困措施,更要作未來長遠政經制度的規劃,不要再讓既得利益集團阻礙改革。政府要下定決心大刀闊斧推動大重整(Great Reset),這些包括新的產業政策、控制金融擴張與風險、修改再分配制度、大幅提升勞工權益、增地建屋改善住房條件、縮減公營醫療輪候時間、增加對弱勢社群的支援,及利用創新科技提升整個經濟生態與市場透明度等。 我們要共同建立一個更強韌更抗風險的政經體系,以應付下一次或更多危機。唯有如此,社會不再懼怕大企業裁員所帶來的衝擊,再出現嚴重社會風波的機會也會大為減少。政治與經濟是互動的,現時的先決條件之一是團結不同政治取向的港人,放下對立點求同存異,溝通共商改變管治思維,為香港開拓一條新路,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 要拯救香港放任式資本主義,人們...

  5. 2024年1月24日 · 彭博社引述消息稱中國政府正考慮多項支持工具穩定資本市場運行方案包括設立規模約2萬億元人民幣的股市平準基金用主要來自中國境外機構的資金由滬股通深股通投向A股支持人民幣匯率以及通過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或中央匯金公司向A股投資至少3000億元人民幣的本地資金。 這些政策選項尚未最終確定,或將最早於本周獲批並宣布。 中證監對報道沒有評論。 此前,中國的各種行動未能恢復投資者的信心,促使國務院總理李強本周初呼籲採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 淨賣出限制傳擴至保險公司. 彭博社同時報道,內地考慮將股票淨賣出限制從主要公募基金擴大到保險公司。 監管機構周一對最少兩家國有保險公司進行窗口指導,要求其限制淨賣出境內股票。 另一家主要保險公司表示1月初收到了相關指示。

  6. 2024年5月1日 · 過去一年,本港樓市股市遭受美國息口高企、內地經濟放緩、中美關係緊張、地緣政治動盪等不利因素夾擊,歐美資金顯著減少,內地資金南下規模亦失色,恒指全年累跌13.8%,樓市則跌約6.8%,悲觀氣氛瀰漫,「金融中心遺址論」一類論調,在網上網下引起甚大迴響,然而最近數星期,投資市場氣氛突然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 《財政預算案》全面撤去樓市辣招後,過去兩個月,樓市交投明顯轉旺,差估署公布3月私宅樓價指數,按月小升約1%,是連跌10個月後首度回升。 股市方面,恒指近期走勢不俗,本周更一度衝破萬八點,創下今年高位,比起年初低位,升幅達兩成。 總結4月份,北水持續南下,恒指累升逾1200點,昨天收市報17,763點,成交額超過1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