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0.163
    加入追蹤清單
    -0.043 (-20.87%)
    收市時間: 2024年1月29日, 週一 上午 10:18 HKT · (HKD)。延遲價格。市場已收市。
    • 前收市價
      0.206
      開市
      0.209
      買盤
      0.162
      賣出價
      0.164
    • 今日波幅
      0.162 - 0.212
      52週波幅
      0.162 - 1.650
      成交量
      54.4M
      平均成交量
      不適用
    • 市值
      2.15B
      Beta值 (5年,每月)
      0.90
      市盈率 (最近12個月)
      不適用
      每股盈利 (最近12個月)
      -6.550
    • 業績公佈日
      2024-08-27
      遠期股息及收益率
      不適用 & 不適用
      除息日
      2021-06-16
      1年預測目標價
      0.14
  2. 2021年7月11日 · 恒大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顏樂燊則把焦點放在另一個不太被談論的群體身上:80、90年代移民的香港人,當他們的後代從外國回流香港後,為何選擇再走? 鄧鍵一看世代對移民想法斷纜,她就發現這群在「太空人家庭」成長的小孩,長大回港並成為父母,為小孩與家庭打算未來時,會受自身經歷影響,「他們走的原因與90年代移民者有些不同,以前90年代離港,既是驚九七,亦因當年香港的大學學位不多,就會把細路掉去外國攞張沙紙,回來更吃香。 而現在這班人在外國長大,知道在那邊的生活如何,有另外一套思想,如他們的成長環境比較多空間、沒香港壓力,就想小朋友也有這樣的生活。 「太空人家庭」成長 着重生活模式.

  3. 2024年4月28日 ·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於2007年4月啟動觀塘市中心計劃,計劃分為5個發展區,第1個發展區私人屋苑觀月‧樺峯於2014年竣工,第2及第3發展區私樓凱匯則在2021年完工,這個橫跨近廿載的重建發展項目現餘下第4及第5發展區尚未動工。 有關第4及第5發展區可謂是一波三折,項目擬建造一摩天大樓作觀塘全新地標,去年初流標後,市建局修訂發展方案,發展模式由「商業用途」改變為「其他指定用途(混合發展)」,並結合「一地多用」、「垂直城市」概念,在地盤獲准發展的地積比率為12倍及「浮動規劃參數」機制維持不變的基礎上,加入住宅發展元素,讓日後的中標發展商可更靈活調撥發展樓面,作住宅、辦公、酒店和零售等不同業務。

  4. 2022年1月30日 · 明報專訊長沙灣汝州西街永康工廠大廈是市建局首幢局部改造工廈。 該局於2013年向業主發出收購建議,準備重建,但4年間只收得約67%業權。 業主立案法團更在2016年翻新外牆和更換升降機,顯然無意易手。 該局董事會於2018年通過終止重建計劃,及後決定局部重修這幢於1962年落成、樓宇狀况屬「失修」類別的工廈,耗費約1.5億,其單位主要用作樓宇復修部的辦公室。 這在外界看來是騎虎難下之計,市建局則視之為範例,冀供面對工廈業權分散難題的法團及發展商等參考。 公用空間改造較少見.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張文滔指局部改造其實一直存在,對行內人來說不算新穎,早有不少工廈將部分樓層改為數據中心,與這次的模式相近,「但這次有些不同的地方,就是連公共位置都有改建工程」。

  5. 2021年9月12日 · 明報專訊地產商多年來以多種方式蠶食政府的土地供應權和規劃權導致房屋供應失衡以及住屋價錢飈升至人民不能負擔的水平直到今天他們仍在鑽空子想盡辦法把囤積的土地變錢不知何故政府一次又一次被地產商說服」(或曰搵老襯」),採納對地產商有利而傷害公眾利益的措施最新的例子是2019年施政報告宣布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 政府希望以「市場力量」,利用地產商已整合業權的私人土地,加快房屋供應,當時講明「土地共享」項目土地擁有人需要交出部分土地,提供最少七成總樓面面積作公營或「首置」房屋,餘下的土地地產商用作興建私人樓宇(2019年施政報告第22段)。 政府公布目前收到3個項目申請,今天我們檢視其中位於大埔汀角路和露輝路交界的項目。

  6. 2021年10月10日 · 【明報專訊】上周出爐的《施政報告》提出構建「北部都會區」,其中一個加快土地供應的手段為釋放祖堂地,並在一年內完成檢討及制訂具體修訂建議。 這項政策有「拆人祠堂起樓」之虞,卻在公布前已獲鄉紳支持,並提出放寬門檻至七八成人同意,即可出售祖堂地;公布後鄉紳代表侯志強也欣然表示「祠堂可以拆」。 外界反應則與鄉紳截然不同,有人認為政策傾向發展商,也質疑官方沒有具體數字,何以確知發展潛力。 而鬆綁之後,鄉紳是否只求賣地分錢? 何謂 「祖堂地」? 定義. 「祖」地一般以成立者之名命名,例如鄧輯伍祖、李富祖,傳給直系男性子孫,成立者的兄弟或親屬無權染指;「堂」地一般是留給宗族或家族的土地,可建祠堂、廟宇及祖墓等。 祖堂地以往最常用作農地,收入用以祭祀及照顧該族村民,故歷來均不能輕易賣出、分割或侵佔。

  7. 2023年2月19日 · 類似爭議並非首次在啟德出現政府曾改劃部分商業用地作住宅同樣引來地產商以影響CBD為由反對到底大量商業用地是否CBD的必需品香港正在規劃第三第四個CBD整體商業用地供應又是否愈多愈好

  8. 2022年1月30日 · 城市規劃及設計系講師鄧文雄解釋以前工業區因需要大量勞動力,故周邊通常會興建密集的屋邨或房屋,促進住宅發展。 他稱二人上述的想法都符合規劃乃至「地方營造」(placemaking)的概念,即重建時不止針對單幢樓宇,也提高整個社區的宜居及生活質素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