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3日 · 愛是想要、需要、還是必要? 你是否曾在愛裡迷失自我,因為太渴望被愛,而漸漸失去了快樂的主導權? YouTuber米鹿DeerDeer經常與大家分享「戀愛課題」,引領大家一同思考「愛」與「自我」,他在新書《只有你能允許自己快樂》中寫道: 「在愛之前,必須先理解自己,才有我們。 」 以下是10個愛情自我提問,快一起往下看看吧! 自我提問1:愛是想要、需要、還是必要? 「談戀愛是為了什麼?...

  2. A、渴望被愛型. source: pexels. 選擇A「蛋糕上的草莓」的你,是屬於「渴望被愛型」,你渴望能類另一半嗙在手心照顧,是個一談戀愛就會深陷其中的人,你會另一半的要求比較高,也希望對方能把你擺在第一位,因此一旦對方沒有給你足夠的安全感,你就很容易胡思亂想,一不小心就給對方帶來壓力。...

  3. 2024年4月9日 · 1. 彼此之間沒有話題. 愛情的開始是由許多「好奇」組合而成,對一個人有好感所以好奇,也因此會產生許多「疑問」渴望對方解答。 而當其中一方主動拋出問題,而另一方也接球並回丟時,這種互動就是在「創造話題」。 通常在這樣一來二去的談話過程中,只要兩人都能從中找到彼此共同的喜好興趣及共有的價值觀、幽默感,那這兩人終將慢慢轉變成情人,而「愛情」就是這樣開始的。...

  4. 吃魚不只補腦,魚類當中所富含的蛋白質、維生素、魚油等,對人體可謂是好處多多,不過也要注意潛在風險,營養師夏子雯表示,位在食物鏈較 ...

    • 相似性效應。我們會被一個人吸引很大部分和「相似性」有關,人們更傾向於與自己有相似興趣、觀點、說話方式甚至擁有相同物品的人交往,因為彼此有相同之處時,心中會產生一種熟悉和親近感,比如明明才剛認識,卻好像能從對話中理解彼此的想法。
    • 外貌吸引效應。被樣貌和外表吸引可以說是最直接的,畢竟人們都喜歡美麗的事物,巴不得將它占為己有。研究發現外貌吸引力高的個體易被認為有積極的個性,例如「光環效應」就是當一個人有樣東西特別突出時,大家也會認為他其他方面也很好。
    • 序列位置效應。此效應是指第一印象和最後印象容易被記得,所以在約會中的第一印象對於對方整體評價有很大影響,且最後離開前如果是愉快的,他對你的印象就會很好,再次約會的機率就會更高,但不代表中間交流的信息不重要喔!
    • 情感誘因效應。人們在做出決策時往往受到情緒影響,容易做出與自己感受相關的選擇。舉例來說假如段嘉許和桑稚在一家餐廳吃飯,餐廳的環境非常好,讓桑稚感到很舒服、快樂,這時段嘉許向她告白就很容易被答應,因為桑稚誤把在餐廳的舒適感和愉悅感歸因於是因為跟段嘉許在一起才有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吊橋效應」。
  5. 1.喜歡式愛情. Source:脫軌 @官微. 你有沒有曾經很喜歡、很依賴一個人,想一直跟他待在一起,卻總是沒有火花的感覺? 這種是只有「親密」的愛情,在這段關係中,你和對方非常親近,關於他的一切你也無比熟悉,兩人相處起來真的特別舒服,可是卻沒有怦然心動的感覺,就像要好的家人和朋友,如果失去對方的話可能會覺得難過和失落,不過並沒有與他一輩子到老的想法。 2.迷戀式愛情....

  6. 2024年4月29日 · 1.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或許兩人無時無刻能夠膩在一起是不少熱戀期情侶所希望的,但你要清楚知道,在你們相遇、陷入愛河前,其實你們都是一個人,是兩個獨立的個體。 在戀愛前能夠自己過好生活,戀愛後當然也不能認為只有兩人黏在一起才叫做「談戀愛」,遠距離更應該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只有先把自己的生活過好了,兩人在一起時才能更快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