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11日 · 2021.05.16更新中央疫情指揮中心 15 日晚間緊急公布為優先提供疫苗給公費對象施打目前暫停民眾預約自費新冠疫苗接種原預約接種的人仍可依預約時間前往醫院接種自費疫苗5月20日 疫苗人人都可以打的嗎公費自費疫苗該怎麼分我在優先

    • 解盲數據結果
    • 安全性如何?
    • 中和抗體校價=保護力?
    • 高端疫苗接近哪一個廠牌的保護力?
    • 申請緊急授權會成功嗎?
    • 量產時程
    • 三期臨床與其他開發規劃
    • 高端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進度

    高端新冠指出,在安全性評估的全身性不良反應與局部性不良反應比率皆相當低。 1. 安全性評估:包含全身性不良反應、局部性不良反應、非預期不良事件、以及VAED疫苗相關增強疾病等。 全身性不良事件分析 發燒比率:疫苗組為0.7%,安慰劑組0.4% 疲倦比率:疫苗組為36.0%,安慰劑組29.7% 肌肉痠痛比率:疫苗組為27.6%,安慰劑組16.6% 頭痛比率:疫苗組為22.2%,安慰劑組為20.0% 腹瀉比率:疫苗組為15.1%,安慰劑組為12.6% 噁心嘔吐感比率:疫苗組為7.7%,安慰劑組為6.7%。 局部不良反應 主要的局部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疼痛感,疫苗組受試者為71.2%,安慰劑組為23.3%,且多數為輕度。其他預期的局部不良反應比率為疫苗施打常見局部反應。 主要免疫生成性評估:包含血清...

    「從數字解讀副作用,看起來是非常輕微,」高端疫苗疫苗事業發展處副處長連加恩表示,若從主觀的發燒來看,高端疫苗是很安全的,若和國外已經取得EUA的腺病毒、mRNA疫苗相比,全身性的不良事件頭痛、倦怠約是其他疫苗的三分之一;發燒機率小於0.7%,其他最接近的疫苗至少是十倍機率以上。 連加恩認為,這樣的數字符合原先預期,因為次單位重組蛋白疫苗免疫反應的耐受性就是如此,未來打完高端疫苗應該不會影響工作生活,第二天可以去上班上學。 至於大家也關心打完疫苗以後,遇到病毒會有什麼樣的影響?他說,因為台灣疫情控制不錯,沒有監測到相關事件,未來會持續跟大家報告。但目前顯示沒有任何凝血相關的嚴重相關不良反應。像是皮膚免疫系統、影響皮膚相關的蕁麻疹、紅斑等影響,比例也很低。

    連加恩說,大家或許會好奇「GMT 662」代表什麼?這要回歸科學上共識,科學家想建立保護力關聯性指標,推論疫苗的保護力如何,高端疫苗跟WHO、COVAX前後開過總共7次專家會議,這是全球級上千人的大型會議。目前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認為中和抗體效價可以推估三期臨床的保護力。這是哈佛大學醫學院一位教授、嬌生疫苗發明人之一的論述。未來在WHO的法規訂出一個明確閥值後,就可以更進一步推論保護力。 他解釋,在WHO保護力關聯性指標還沒有建立之前,透過「免疫橋接」,跟國人已經施打的疫苗抗體濃度做比較的方式並非獨創。在4月21號,英國法規就核可了免疫橋接,用隨機分派方式,有一些人打合格疫苗,有一些人打候選疫苗,兩邊做比較,可以合理推估說這次試驗疫苗做三期也會有相當的保護力。

    張世忠說,比較保護力最大的困難是台灣中研院做的GMT數值,跟美國NIH的GMT值可能代表意義不一樣,因為用的方法、病毒不同,因此沒辦法就表面數字精準判斷,但相信不會劣於其他人。 連加恩解釋,目前現在要比較疫苗廠牌之間的保護力只有兩種方法:一個是免疫橋接,兩組人來比,同個試驗環境比高下。第二,如果要跟台灣沒有施打的疫苗相比,要透過WHO認證的國際標準比較。 高端疫苗目前跟中研院、長庚大學正在努力把GMT值662倍轉換成國際共標,但也還得等上好幾步,因為要等到其他藥廠做相同步驟,報出他們的數字。所以最快方式還是免疫橋接,「只是我們內部科學家所做的分析,對於能夠跟國際藥廠的抗體濃度比較很樂觀,相當有信心。」

    食藥署今天公布國產疫苗緊急使用授權標準,包含「要有3000名受試者資料以確保疫苗安全性,國產疫苗受試者體內中和抗體效價不得低於接種AZ疫苗者」。 張世忠指出,他以個人在行業多年的經驗認為,疫苗重點在於能否夠高的中和抗體,因此重點仍是回到「免疫生產性」,對疫苗取得EUA很樂觀,因為看來疫苗相當安全。

    張世忠說,目前還不確定申請EUA後何時會獲得許可,但若可以早點通關當然是全民服氣,雖然量產問題其實跟二期臨床沒有直接相關,但政府過去有督促要早點備料,因此今年的1千萬劑,只要原物料夠都可以配合整體需求。明年期待有國際認證的情況下能幫助友邦,產能預估可以達上億劑。 他舉例,現在原物料緊縮,在全世界疫苗廠爭搶的情況下,價格已經翻倍,疫苗生產工廠最大罩門是原物料供應,大家都搶,原料自然就漲,「例如空運針頭就要好幾百萬的空運費。」

    張世忠表示,高端疫苗以取得國際藥證為最大目標,因此會向歐盟申請諮詢,申請三期臨床,不過實際進行傳統三期臨床仍會有一些困難,原因有三個:一是醫學倫理,因為外面已經有疫苗,若還要讓大量受試者打安慰劑,會有爭議;二是經費問題,受試者要達上萬人;三則是要找到疫情嚴重的適合區域。 他說,高端很肯定地說三期不是不做,大家會誤解我們不做,因為這需要漫長的時間,事實上在二期執行時就已經啟動三期的規劃。 他表示,高端進行三期臨床的原則有幾項:以取得國際藥證為最高目標,會向歐盟取得常規藥證努力,按照他們要求的規定去做。如英國就核准了一個法國公司做三期,他們做的就是「免疫橋接」試驗。 最重要的還是成本問題,張世忠說公司估算過傳統三期臨床的經費,「在開發中國家一個人要花掉1萬美元以上,如果3萬人就是3億美元」,另外...

    2021.6 二期臨床解盲
    2021.3 完成二期臨床收案4129人
    2020.12 衛福部核准二期人體臨床試驗
    2020.11 與越南衛生部簽約,執行臨床試驗與未來疫苗生產
  2. 2021年10月13日 · #時事追蹤. 採訪中心. 10月14日. 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擴大BNT疫苗第一劑預約人數第11期將於10月15日上午10時至10月15日下午6時止增加開放10月13日前意願登記BNT疫苗之44歲以上民眾 [即1977/12/31 ()前出生]」,進行第一劑BNT疫苗預約人數預估約27萬人並預定於10月17日至10月21日施打惟施打期間可預約接種名額約11.2萬人名額有限請及早預約指揮中心說明,10月15日上午10時至10月15日下午6時,僅開放上述增加開放對象進行預約;符合上述預約資格者將於明 (15)日上午9時起陸續收到提醒簡訊,請記得進行預約。 後續將視疫苗供應期程調整接種場次,籲請民眾屆時準時前往接種。

  3. 2021年6月5日 · 疫苗議題備受關注國研院國網中心的全球即時疫情地圖新增 疫苗接種頁面貼心整理疾管署數據用簡易的電池電量百分比方式讓民眾一眼就能看懂各縣市疫苗接種進度。 科技部轄下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研院國網中心)串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台灣衛福部資料,去年3月自發建置「COVID-19全球即時疫情地圖」。 國研院國網中心的全球即時疫情地圖新增疫苗頁面,可以看到各縣市人口數、新增接種人數、累計配送疫苗劑數等。 圖/ 國研院國網中心. 疫情地圖一方面讓民眾了解疫情最新發展,另一方面也透過網站彙整原始資料,讓有興趣的研究人員再為資料加值,幕後推手就是國研院國網中心物聯生醫組研究員莊朝鈞與工程師楊嘉麗。

  4. 2022年9月20日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 (16)日表示 (2022)年採購之第一批Moderna次世代雙價疫苗80.4萬劑將於今日晚間抵達桃園國際機場預計9月24日起配送各縣市政府優先提供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及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接種追加劑使用本批效期至2023年3月29日指揮中心指出我國已於去 (2021)年7月22日與美國Moderna公司簽署2年共3,500萬劑COVID-19疫苗之供應合約今年預定供應2,000萬劑疫苗包含本批疫苗目前共有1,044萬劑到貨。 疫苗隨到隨打查詢.

  5. 2022年7月23日 · Aaron Huang. 在延遲上市多次之後,由 Novavax 所研發的 NVX-CoV2373 新冠疫苗終於在本月取得美國 FDA 疫苗專家委員會的同意核准在美國使用。 目前全球已有 36 國 (包括英國、德國、澳洲、加拿大等地),批准 Novavax 的緊急使用授權,而臺灣也即將在下個月提供給 18 歲以上的國人使用。 NVX-CoV2373 屬於次單位蛋白疫苗以新冠病毒的重組棘蛋白包覆在脂質奈米顆粒中加入專利佐劑後製成疫苗。 因為次單位蛋白疫苗的製作技術在醫學上經驗較多,因此理論上也被視為較溫和的疫苗。 國內的高端與聯亞疫苗,也使用了類似的開發技術。 2021年Novavax在美國德州達拉斯開始接種測試計畫. 圖/ Novavax.

  6. 2021年7月16日 · 台北市政府表示為提供民眾多元便利的疫苗預約管道台北通APP串聯中央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臺正式加入全國的疫苗預約服務體系民眾可透過台北通APP點選疫苗預約功能便能進行意願登記或預約接種服務且不限於台北市民只要下載並註冊台北通APP者都能完成登記透過台北通APP只需三步驟輕鬆完成疫苗預約」: 第一進入台北通APP的服務專區之後點選疫苗預約功能。 第二、進入中央「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臺」畫面後,免輸基本資料,即可直接意願登記或預約接種。 第三、預約完成後,也可以透過台北通「疫苗預約」功能查找預約結果,方便民眾做疫苗紀錄管理及查詢。 圖/ 台北市政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