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以「新界西北的區域經濟及文娛樞紐」作定位,提供60,000個住宅單位,以及15萬個就業機會,當中包括辦公室、酒店及零售,以應付長遠的住屋需求和提供就業機會。 計劃除了現有的三個輕鐵站(泥圍、屋村和洪水橋站)外,將增設西鐵線洪水橋站,目標讓乘客在 30 分鐘內,由洪水橋直達香港的核心商業區。 加上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發展,一條連接深圳前海的跨境鐵路將會落成,預計會是帶動區內發展,未來的升值潛力無遠弗屆。 【買樓必讀】搜尋 600 萬內上車盤 →. 72校網小學排名. 72校網共有25間小學,各小學的類別、授課語言、所屬之一條龍 / 聯繫 / 直屬中學和小學排名如下: 【最新樓盤】搜尋72校網樓盤 →. 72校網選校策略:學額充裕競爭低 升中出路出色.

    • 位置偏僻 無商店固網與世隔絕
    • 80年代入伙 原為高級渡假別墅
    • 虧損連連 逐漸沒落
    • 業主自管現紛爭 管理費有加無減
    • 無敵海景 靜謐自然

    澄碧邨樓價之低,其中一個成因可歸咎於屋苑超隔涉的地理位置。澄碧邨位處大嶼山芝麻灣半島南端的二浪灣,沒有車路連接市區,出入只能走水路,乘坐住戶專用的渡輪往返長洲。船程約莫 20 分鐘,班次疏落,一班船要等 1 至 3 小時,第一班於早上 6 時開出,最尾班則於凌晨 12 時開出。島上並無餐廳、士多、超市和街市,甚至連汽水機也欠奉,要買日用品應付起居,就要坐船到長洲採購。 要入市區,島民須先乘船至長洲,再從長洲乘渡輪到中環,需時約 2 小時,來回兩程便耗時 4 小時,島民生活,似乎不太適合工時長的上班族。 即使是自由工作者或者新世代的 slasher,可以隨時隨地工作,澄碧邨的網絡覆蓋亦存問題,未必能配合這種工作模式。屋苑多年沒有光纖寬頻,島民須用手機網絡上網。可幸是 2018 年終於有電訊商肯...

    澄碧邨由當年的和記黃埔策劃興建,於 1979 年至 1980 年間分期落成入伙,是發展商的首批地產項目。澄碧邨原為 20 幢 4 層高,共 220 伙的臨海渡假別墅及遊覽區,區內建有私人碼頭、燒烤埸及水陸娛樂設施,更自設 3 層高豪華會所,內設西餐廳、會議廳、酒吧、舞池及桌球室等等,更提供超越酒店級的超貼心服務,譬如建有托兒室,聘用註冊護士照顧住戶的嬰幼兒。 澄碧邨吸引不少國際企業入手,作為高層員工的宿舍和渡假屋,開售初期非常受買家歡迎,單位瞬間沽清。有大機構如香港電燈、萬國寶通銀行購置員工宿舍,定期在會所開會,亦有市民前往消遣。會所俱樂部會費高昂,家庭會費是 2.5 萬元,每月再收 $250;公司會費則為 5 萬元,每月再收 $500。項目當年吸引不少企業和市民前往消遣,熱鬧非常,與今時今...

    澄碧邨迅速沽清,本是一個好開始。可惜發展商及後因投資失利,陷入財困,遭滙豐接管。李嘉誠從匯豐買得和黃控股權後,於 1980 年出任主席。同年,澄碧邨第一期僅落成一年,李嘉誠便並決意終止該區發展,於年報寫到因別墅平日人流稀疏,加重經營成本負荷,揭開了澄碧邨淪為死城的序幕。 澄碧邨會所只靠居民支撐,生意難做。管理公司自項目落成以來多年錄得虧蝕,決定撤離,在 1984 年以 $1 元轉讓會所管理權給業主。業主的財力不似企業般雄厚,接管近 50 萬呎會所地方實在不易。開支之大,令業主之間出現糾紛。油價昂貴,為了「止血」,業主狠下心取消原來的中環及尖沙咀直航線,令澄碧邨進一步自我封閉。 除了取消航線,業主亦逐步關閉會所及區內康樂設施。直至 1997 年,適逢金融風暴,當時的管理公司為增加收入,曾將名下...

    澄碧邨由業主自費管理,業主之間分歧不斷,形成屋苑固步自封的局面。亦因如此,在區內不難發現 80 年代的痕跡,如破爛的舊式傢俱、當年出版的老舊雜誌,甚至躺在梳化的白骨狗屍體等。 位置偏僻,地方偌大,澄碧邨的管理註定是成本不菲。業主要自費委託管理公司及船隊營辦往來長洲的航線,而航線只得數十戶居民乘搭,難以回本,導致屋苑管理費一向偏貴,更不時加價,每呎近 $3,一個 1,000 呎的單位每月要付 $3,000 管理費。 澄碧邨的封閉政策令放租和轉售均十分艱難,導致十室九空,加上管理費昂貴,令不少業主最終寧願拖欠管理費,遭業主立案法團入稟追討,收回物業作銀主盤發售。屋苑的1座及2座有 4 分 1 單位便是此類釘契樓。 【買樓必讀】搜尋所有放盤 →

    澄碧邨雖管理欠佳,其自然環境優勢卻是不容置疑。發展商當年買下整個海岸,數十戶居民獨享整個特大私人沙灘,又有深水碼頭和石灘,居民可隨意在低密度的大自然下遛狗、玩水上活動,享垂釣之樂。 這裡人煙稀少,地方空曠,不受市區喧囂污染,居民抬頭可細數繁星,又有海浪聲送歸。與世隔絕,有好有壞,在香港這個石屎森林,要保留這樣的一片土地絕不容易。 隨著市區的土地陸續發展飽和,帶動離島發展熱潮,澄碧邨於未來或有望透過改契重新發展,這條隱世村落或恢復昔日的繁華。曾有報刊報道,有業主於區內大規模掃貨,其中包括澳門賭王傅老榕的拍檔鍾子光家族,其後人鍾立夫自 1997 年至今已購入至少 15 個澄碧邨單位;而另一位從事飲食業的投資者黃紹雄,亦同樣自 1997 年起,買入了至少 6 個單位,以極低價錢入貨,靜候發展時機。

  2. 沙田區91校網覆蓋沙田市中心、火炭、馬料水、排頭、小瀝源等地,範圍極廣。雖然並非傳統名校網,卻是沙田地區名校的集中地,受不少家長慕名而至,於同區置業。千居整理 34 校網的小學排名、各小學的結龍 / 聯繫 / 直屬中學,嚴選區內名牌屋苑,教你選校揀樓策略,助家長為子女升學作最好 ...

  3. 在一眾發展商中華懋的最大特色便是非由家族經營脫離了長實的李嘉誠家族恒基的李兆基家族新世界的鄭裕彤家族等公式。 除此之外,華懋也是少數沒有上市的發展商,其他非上市的出名發展商有 會德豐 (於2020年私有化)和南豐等。

    • 李鍾碩1
    • 李鍾碩2
    • 李鍾碩3
    • 李鍾碩4
    • 李鍾碩5
  4. 48校網位處 觀塘區 ,是香港首座衛星市鎮,以建成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新市鎮為目標,著力改善區內基建、興建樓宇和社區設施,能夠便利區內居民,無需離開本區便能供應一切生活所需。 區內有大型購物商場 apm 及 創紀之城 ,以及舊式市集 裕民坊 等。 近年政府大力推動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將觀塘區發展成集住宅、酒店、商業、休閒用途設施及交通為一體的新地標,致力完善區內交通及生活配套。 計劃建設平台花園,空地及空中花園,並以行人天橋連接社區,包括港鐵站、社區設施如多用途社區中心及圖書館等,解決觀塘區空間擠逼的問題。 由於重建對居住環境有極大改善,區內新盤增加、樓價上升,加上觀塘區作為九龍東的核心商業區,匯聚金融、創新媒體、保險等各行各業的大中小企業,社區發展潛力無比。

  5. 千居根據最新 《2019 小一入學報告書》 ,整理了九龍區熱門校網入學數據,發現 40 校網統一派位學額佔比偏少,而且統一派位獲成功派中首三志願的比率亦是鄰近 幾個校網之中最低 ,僅逾 55%。 表現甚至比傳統名校林立的 41 校網更差。 換言之,如家長與網內的學校有聯繫,有信心子女能在計分制下取得高分(如20分或以上),在學校自行分配學位的階段報讀 40 校網學校,成功機會佔優。 網內家長如寄望子女在「大抽獎」下獲派中第一志願,就絕對要保守再保守,不要打算於頭 3 志願一網打盡,盡報網內熱門學校(如荔枝角天主教小學、協和小學、瑪利諾神父小學及旅港開平小學等),這些熱門一線學校非常搶手,基本上非第一志願不收,故第一志願最好放最心儀的學校,而第二志願則放二線學校。

  6. 小學收生可分為兩大途徑:一是學校 自行收生 、進行面試並錄取學生;或是通過教育局的 「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收生。 而 「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會分為第一階段的「 自行分配學位 」,及第二階段的「 統一派位 」。 想了解更多有關統一派位程序,及各區熱門校網排名,可參考 全港校網排名2020 。 一、「私立學校」及「直資學校」 「私立/直資學校」可以 自行收生 ,不需通過教育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如果家長一心打算為子女報讀「私立/直資學校」,就可以直接向學校申請,並進行面試。 這類學校的入學程序一般會比教育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早,家長需密切留意。 二、「官立學校」及「津貼學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