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2日 · 文革結束不久後,於1979年1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志會見並宴請夏夢和林葆誠夫婦。 表示希望夏夢能夠再回電影界。 夏夢於1979年被邀出席全國 文代會 ,隨後創辦了 青鳥影業公司 ,擔任總監製,重返了她闊別將近十年的電影圈。

  2. 此時,長城三公主的大公主夏夢懷孕與丈夫林葆誠移民加拿大,二公主石慧在1967年反英第一線與丈夫傅奇一起被關押在摩星嶺集中營一年多拒絕自首出獄。

    • 生平
    • 榮譽與展覽
    • 作品風格
    • 參考來源

    出身社口大夫第與留日

    林葆家1915年12月18日,於台灣台中州社口庄出生,社口大夫第林振芳為其祖父。1928年大社岸裡小學(1916年葫蘆墩公學校大社分校、1918年為岸裡公學校)。1934至1936年台中一中,畢業之後曾赴日學醫,轉讀日本立命館大學。因與志趣相違,徵詢家鄉父母同意後,入日本京都高等工藝學校窯業科(今京都工藝纖維大學)學習。1936年7月赴北陸石川縣小松城製陶所見學,至1938年9月,在京都市立陶瓷試驗所、石川縣小松市城南製陶所株式會社,鑽研陶瓷相關的原料、釉藥、顏料、窯爐與燒成等科學。

    陶瓷事業開創

    1939年返回台中,11月與黃順霞結婚締結連理。1940年成立明治製陶所,從事碗、杯、盤等餐具開始,然後陸續是陶質便器以及硬質壁面陶磚製作。製陶所期間,常去苗栗南庄、福基,大甲東,甚至宜蘭探勘土-石,採樣進行試驗。1941年台灣陶瓷公會聘為理事兼審查委員(共8位;台灣人3位,北部是蔡福,南部 辛文恭,理事長是日本人 芝原千三郎)。1945~1947年3月,戰後受聘為「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日產接收委員。並擔任工礦公司苗栗陶瓷廠工務課長,再至新竹分公司任廠長。228 事件蔓延後離職。

    成立陶林工坊

    1948年返鄉成立個人工作室,開發烤花用陶瓷顏料,在器血本燒後的釉面,以這些顏料書寫文字或轉印圖紋,然後在爐火溫度 730~750℃ 燒付,適合製作贈品。1949年創立「陶林工坊」從事研究:以在地礦藏原料搭配,進行釉藥方面的實驗與調配,以現代思維來表現傳統工藝之美。1950年擔任萬華金義合行廠長,任職期間設計、構築電爐供應釉上彩燒付使用,指導開發瓷質湯匙柄端穿孔的吊燒技術,並改良坯土配方,釉藥調整,重新構築窯爐與指導燒成技法,提升產能與產品品質。至於釉藥調整方面重要的改善是:捨棄生鉛原料是兼顧環保與飲食衛生的改變;添加適量的氧化鋅可以讓熟成釉的性質更佳。 1957年常駐宜蘭、蘇澳及羅東,探勘當地的長石、硅石、石灰石等礦藏;採掘樣品其性質並嚐試調配檢視其是否可資窯業之應用。期間,協助設立在宜蘭的「寶山陶瓷廠」改良製作電熱瓷壺的技術。 1959~1961年任職北投中華藝術陶瓷首任廠長,指導傳統古陶瓷製作:釉下青花及釉上彩。1962年6月,協助任克重先生調配專為「骨灰罐」鑄漿成形的坯料以及釉藥。1960年10月~12月,駐廠協助鶯歌大新窯業公司製作馬賽克小瓷磚及3.6 吋白色壁磚。 1...

    1978年10月 陶林陶藝 師生作品聯展於省立博物館(「土與火焰協奏曲」)。 1979年10月 與大韓民國「月刊展示會」簽訂在 漢城 舉辦陶藝展,所得價款全數捐贈予兒童福利基金會。 1980年4月 陶林陶藝 師生作品聯展於省立博物館(「土與火焰協奏曲」)。 1981年8月 受邀、帶領陶林學員至琉球那霸市與當地作陶家合辦作品發表。 1981年10月 與宋光梁(創會理事長)、趙天水及業界同好籌組成立「中華民國陶業研究學會」。(2015 更名的「台灣陶瓷學會」)。 1984年1月與四十六位美術名家聯合展出陶藝與瓷畫,以大家的成就鼓勵民眾學習風氣。4月獲頒中華民國陶業研究學會「陶藝研究獎」。 7月主講「陶業研究學會」在鶯歌舉辦的「陶瓷釉藥與彩飾」。 1985年8月在國產汽車公司台北陳列館 舉辦第3次...

    林葆家專精於釉藥的研究,創造出許多珍奇的釉色,應用宋朝清瓷的單一色釉,與元代銅紅相融合,並運用在他的作品上,並利用來自台灣本土的泥土,發展現代陶藝,展現台灣文化的主體性。作品以傳統風格端莊,拉坏成型為主。常以優美大弧面創造器體的豐腴圓潤。 1. 〈無題〉(陶瓷,1974)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2. 〈釉裡紅與釉裡青〉(陶瓷,1988)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3. 〈靜〉(陶瓷,1988)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藏 4. 〈綻放〉(陶瓷,1991)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藏

    <陶瓷器初級講座>《中國窯業》第1期(1968年3月1日)至第14期(1969年4月25日);第16期(1969年6月25日)至第24期(1970年3月25日)。《台灣窯業》第1期(1970年5月)至第10期(1971年2月);第12期(1971年4月)至第23期(1972年3月)。
    <陶瓷器初級講座-論三寸六分角磁磚的胚土調配一般 作者簡介>,《中國窯業第六期》,(中國窯業雜誌社,民57年8月,頁13)
    薛瑞芳,<土與火焰的協奏曲-林葆家加先生彩釉繽紛的世界>,《台灣現代陶藝之父:林葆家紀念集》,(台中縣豐原市:中縣文化, 民85)
  3. 2024年3月12日 · 夏梦 (1933年2月16日—2016年10月28日),原名 杨濛 ,祖籍 江苏 苏州 ,生于 上海 , 香港 女演员,活跃于1950年代到1960年代。 生平 [ 编辑] 早年 [ 编辑] 杨濛祖籍 苏州 , [2] 1933年2月11日出生於 上海 。 六岁参加《 大陆报 》举办的“上海儿童摄影比赛”。 1947年,杨濛随家人逃难至 香港 。 [2] 她先入讀 嶺英中學 [3] ,再与妹妹 杨洁 考进 瑪利諾修院學校 继续求学。 1949年,在学校英语剧《 圣女贞德 》中反串表演成功。 进入影坛 [ 编辑] 1950年,经由 毛妹 ( 袁仰安 之女,后来为电影明星, 新新影业 台柱)的穿针引线,杨濛被香港 长城制片公司 负责人袁仰安相中并获邀加盟。

  4. 林葆恆(1881年—1959年),字介如 [1],廣東省 香山縣人 [2],翰林院 編修 [3]。 生平 [ 編輯 ] 宣統二年(1910年)九月二日,內閣奉上諭:林葆恆著賞給文科進士。

  5. 林明禎 (英語: Lin Min-Chen ,1990年6月1日 — ), 馬來西亞籍華人 歌手 、 演員 及 模特兒 ,先後在 台灣 及 香港 發展。 她於馬來西亞 柔佛 長大,在家中排行第二,其姊為藝人 林詩枝 [5] ,還有兩個弟弟 [6] 。 簡介. 林明禎於馬來西亞 檳城 出生和生活到6歲,6歲時就和家人搬到 柔佛 生活 [5] 。 為開店賺錢,夢想成為廚師 [7] 。 2014年底在 台灣 網路上 迅速竄紅 [2] [8] ,被創作女歌手 宇珩 發掘,簽約角色音樂工作室。 2015年加盟 種子音樂 [9] [10] ,並於同年3月移居到 台北 生活,開始在台灣展開其演藝事業 [11] 。 同年6月公佈的 FHM 台灣區百大美女票選結果,林明禎排第13位 [12] 。

  6. 林國誠(英語: Bruce Lam,1967年10月1日 — ),香港資訊科技界人士。 簡歷 [ 編輯 ] 林國誠於2011年加入香港電訊HKT任CSL Mobile Limited 市場營銷總裁,負責制定無線業務的營銷策略、服務計劃、銷售和市場銷售管理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