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概述. 沙田至中環綫不但能夠提升現有鐵路網絡的載客量紓緩現有客量壓力——特別是 東鐵綫 大圍 至 九龍塘 段及 荃灣綫 過海段的擠塞情況。 同時亦為 啟德 、 九龍城 、 土瓜灣 及 馬頭圍 提供鐵路服務,亦能紓緩 土瓜灣 、 紅磡 (如 漆咸道北 )一帶交通擠塞情況。 紅磡海底隧道 的車流亦有望降低至設計上限(每日行車量8萬架次)以內。 預計沙田至中環綫於2021年,每日的乘客量可以高達110萬人次,平均每年節省的交通消耗時間為8,500萬小時。 此項目在2020年會帶來44億港元的直接經濟效益,創造16,000個職位,有助推動香港的整體發展。 歷史. 與沙田至中環綫相似的鐵路計劃早於20世紀中提出,先後稱為「沙田綫」和「 東九龍綫 」。

  3. 2019年8月8日 · 沙中線紅磡站自去年起被揭發工程問題港鐵至今確認明年第一季將分段開通屯馬線一期」,即開通大圍至顯徑鑽石山及啟德三個新車站惟沙中線過海段即紅磡至金鐘段原訂2021年通車存有變數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今日8日於中期業績發布會表示正檢視過海段的有關工作進度希望今年底能一併確認過海段通車日期以及沙中線最新工程造價估算。 沙中線紅磡站去年起不斷被揭工程問題,港鐵早前指將撥備20億元,用作應對屯馬線局部通車及支付紅磡站月台加固費用等。 (資料圖片) 先開通大圍至啟德站.

    • 鐵路帶動樓價是千古定律
    • 紅磡投資潛力未見盡
    • 港人追求鐵路沿線物業
    • 紅磡黃埔四街項目成焦點新盤

    有資深地產界人士指出,標誌逾百年歷史的九廣鐵路「過大海」的新里程碑,日後便沒有港九及新界之分,香港乃一統性,地區性之分只有不同配套之別,如在西鐵綫通車後,屯門樓貴過港島樓的現實,便是由鐵路帶動,地域性已不再是難題,鐵路帶動樓價是香港樓市千古定律。 如是者,相關區域的住宅,自然成為近期不少買家積極尋找投資機遇。就連港鐵自身在官網已表明,沙中線項目可促進舊區更新及發展。 至於是哪些地區,港鐵指,沙中線項目可令市民和旅客更方便地使用啟德新發展區內的多用途體育館及其他文娛設施,促進旅遊及商業活動,創造就業機會名提升鐵路沿綫物業的價值。同時為一些現時主要依靠路面交通工具的地區,包括紅磡、何文田、土瓜灣和馬頭圍等,提供方便快捷的鐵路服務。

    即是話,啟德、紅磡、何文田、土瓜灣和馬頭圍,就是沙中線工程最受惠的區域。而當中以紅磡區一帶的投資潛力最未見盡,不時出現低水交投。 事實上,紅磡一直是聯繫新界東區及跨境服務的中樞站。自2021年屯馬綫全綫通車後,紅磡站進一步強化其本地及城際鐵路樞紐的地位,另一方面,東鐵綫亦即將於延伸過海,屆時紅磡站可直達金鐘,加上此區的巴士線路眾多,往返港九新界極為方便。強勁交通網絡固然能為當區樓市帶來效益,而且紅磡不少屋苑能夠飽覽維多利亞港海景、鯉魚門海景及啟德郵輪碼頭一流的景觀。區內不少屋苑通車後樓價有更大上升潛力,以下為大家一一介紹! 一按即了解紅磡筍盤

    的確,香港人一向追求交通方便的鐵路上蓋住宅項目,鐵路沿線物業一直在香港地產市場有價有市,所以不容錯過相關區域的住宅投資機會。反之,啟德、何文田、土瓜灣和馬頭圍一帶,在2021年屯馬線開通時,已經率先炒上,相對下,沙中線工程過海段開通,紅磡區較為業界看高一線。 同時,最近一個投資價值極高的旗艦級市區重建新盤項目,供應達2,800伙之餘,更挾港鐵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後的威勢,推出市場。

    該旗艦級市區項目是位於紅磡,距離鐵路站約5分鐘步程,橫跨機利士南路、黃埔街、寶其利街及必嘉街四條街道的重建項目。同時,整個社區重建項目鄰近三個港鐵站,包括何文田、黃埔及紅磡站。最重要一點,是東鐵綫過海段於2022年5月15日正式通車,項目料是通車後第一個面世的大型市區新盤。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大大縮短交通時間,不單有利東鐵綫屋苑,市場並且特別看好紅磡一帶,推升區內住屋需求及租務需求。 項目分3期發展,共提供9座,提供約2,800伙。項目由最初收樓至今歷時逾20年,結合共8組地盤的大規模項目,是近30年全港最大型私人發展商999年地契市區舊樓重建計劃。當中項目第一期建有3座,涉約1,000伙,主打1房至2房,料於2024年第一季落成,2022年6月底前有機會推售。至於整個項目預計2027年落成。 ...

  4. 2017年11月27日 · 沙中線工程預料最快2019年完成港鐵今日27日公布將沙中線兩個車站命名為土瓜灣站宋皇臺站」,亦即馬頭圍站改為土瓜灣站」,土瓜灣站就改名為宋皇臺站」。 另外運輸及房屋局表示預計沙中線主要工程的費用將會有相當的增幅港鐵料於下月內向政府提交最新造價估算。 沙中線今日舉行平頂儀式。 (港鐵提供) 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 (運輸)黎以德、港鐵行政總裁梁國權今日主持車站平頂儀式。 黎以德表示,明白不少地區人士都希望車站能反映宋朝古蹟的特色,因此政府決定將車站名為「宋皇臺站」,政府亦決定將馬頭圍站改為「土瓜灣站」,希望更能反映社區特色。 啟德至顯徑段進入測試階段. 港鐵工程總監黃唯銘表示,沙中線 (大圍至紅磡段)正按計劃朝向2019年年中通車的目標邁進。

  5. 2017年12月23日 · 首先沙中綫工程項目龐大並不只建設17公里新鐵路和10個車站其中6個是轉綫站),項目內容複雜工程範圍橫跨港九新界14區包括在現有西鐵綫馬鞍山綫及東鐵綫進行提升及系統銜接工程加建新車站部分改建現有車站設施提升及更換東鐵綫的信號系統改裝現有列車至八卡及購買全新列車等亦同時涵蓋大量政府社區及民生設施。 貴報文章只以新鐵路段17公里作為基礎計算平均每公里成本,繼而評論整個項目的造價高低,並不公允。 其次,文章指. 港鐵在工程勘探階段時粗疏,未能在施工前發現古蹟文物,否則港鐵可以透過改動走線或車站設計,避免往後延誤及超支. 這論點恐有「事後孔明」的説法。

  6. 政府與 港鐵公司 簽訂 沙中線 主要工程的 協議, 委託港鐵公司進行沙中 線鐵路的建造工程、測試及試行運作 ,相關的委託費用約為 708 億元。 港鐵公司作為受託人需就工程計劃提供管理和監督服 務。 主要工程在2012年7月展開根據沙中線主要工程的協 議沙中線的大圍至紅磡段 的目標通車日期原為2018年 12月,而紅 磡至金鐘段的目標通車日期原為2020年12月。 6.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在2017年6月17日通過就沙中 線前期工程的建造費用的追加撥款申請,把63TR的核准工程 預算由62億5,490萬增加8億4,770萬元至71億260萬。

  7. 2024年5月7日 · 沙田至中環線不但能夠提升現有鐵路網路的載客量紓緩現有客量壓力——特別是 東鐵線 大圍 至 九龍塘 段及 荃灣線 過海段的擠塞情況。 同時亦為 啟德 、 九龍城 、 土瓜灣 及 馬頭圍 提供鐵路服務,亦能紓緩 土瓜灣 、 紅磡 (如 漆咸道北 )一帶交通擠塞情況。 紅磡海底隧道 的車流亦有望降低至設計上限(每日行車量8萬架次)以內。 預計沙田至中環線於2021年,每日的乘客量可以高達110萬人次,平均每年節省的交通消耗時間為8,500萬小時。 此計畫在2020年會帶來44億港元的直接經濟效益,創造16,000個職位,有助推動香港的整體發展。 歷史 [ 編輯] 與沙田至中環線相似的鐵路計劃早於20世紀中提出,先後稱為「沙田線」和「 東九龍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