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21日 · 一文看金融機構指息口如何影響經濟及資本市場. 美國聯儲局9月暫緩加息,但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議息後記者會上,維持貨幣政策的鷹派立場,並上調對經濟增長和勞動市場的預期。 利率點陣圖顯示,聯儲局今年會再加息一次,2024年預期僅減息兩次,較6月時的減息4次有所減少。 本網綜合金融機構對聯儲局未來貨幣政策取向的看法,以及美息對經濟及資本市場影響。 聯儲局鮑威爾記者會講什麼? 【下一頁】 金管局:未確定加息周期是否完結 【下一頁】 【更新至下午4時30分】 景順:未來將面臨更多政策不明朗因素.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表示,這次聯儲局是「鷹派暫停加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聯儲局認為勞動力市場將較預期緊絀,這意味著未來面臨更多政策不明朗因素,進而意味著市場將更加波動。

  2. 2023年12月14日 · 根據通脹以及經濟增速預測來看,2024年美國長債息或下至3.5%左右,全年可能呈現震盪態勢。 滙率方面,由於2024年美歐經濟走勢完全逆向,美元指數可能呈現「前高後低」,意味著人民幣匯率外部壓力亦為「前高後低」,2024年末或可穩定至7左右。 DWS:會議釋放的訊號較預期鴿派. DSW美國經濟學家Christian Scherrmann表示,會議釋放出較該行預期更加鴿派的訊號,顯示聯儲局對目前的通脹形勢信心十足。 然而,利率政策並未進入「自動駕駛」模式,何時開始降息仍取決於即將公佈的經濟數據,特別是通脹數據,未來仍存在出現意外數據的風險。 畢竟,聯儲局在2023年的最後一次會議上,只是告訴我們利率可能已經夠高,但並無表示高息要維持多久。

  3. 2024年2月28日 · 陳茂波在財政預算案中指受環球利率上升經濟放緩及地緣政治持續緊張的影響去年本港經濟增長步伐比預期慢儘管在疫情過後整體開支回落但資產市場偏軟令地價及印花稅收入下跌綜合赤字因而比預期大預計2

  4. 2024年2月10日 · 首先就來看看今年的旺財方位,以及三大吉星的流年方位。 【迎接龍年】新年有咩做? 跟Google地圖「行大運」 兼玩Google隱藏遊戲. 八白吉星失令 仍能催財. 從九星自身的吉凶來看,「一白貪狼星」、「六白武曲星」、「八白左輔星」被稱為「三吉星」。 由於在今年起,正式踏入下元九運,過往一直被視為有利升職、催財的「八白左輔星」不再是當令財星,變成「退氣星」,坐落於正北方。 楊宗輿指,今年是踏入九運的首年,盡管八白星已失令,但其旺氣不會一下子消失,而是慢慢洩退,故尚可多催旺3至4年。 加上北方無凶星且有吉星,屬土的八白星亦為吉土,故即使今年催旺這方位亦無不可。 建議可以在北方加設紅色的家居擺設,如貼紅色的揮春,以催旺財氣。 配搭相宜之物 一白、六白有利工作.

  5. 2020年5月16日 · 2017年首錄虧損. 不過在數碼化及電商崛起後利豐採購出口業務面臨巨大挑戰,「採購王者地位沒落業務表現節節向下2017年盈轉虧蝕3.7億美元並於同年被剔出藍籌之列。 集團亦提出重整架構,逐步轉型至數碼化,並將採購網絡逐步撤出中國,減低貿易戰的影響。 事實上,早前利豐曾表示中國生產佔比已跌至約50%。 相關文章: 【中美貿易戰】利豐CEO:中國工廠瀕存亡邊緣 遷出中國成趨勢. 【中美貿易戰】利豐稱貿戰為20年最大機遇 助行業轉戰海外. 去年集團重新錄得1674.8萬美元盈利之際,宣布以每股1.25元,較當日收市價溢價1.5倍提出私有化,消息公布後,公司股價隨即由「毫股」變「蚊股」。

  6. 2024年2月13日 · 三因素共同作用. 羅奇分析,香港的終結是受到三個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是本地政治,回歸後首20年,政局相對穩定,然而港府在2019年推動《逃犯條例》修訂,引發大規模示威活動,其後中央實施新國家安全法,削弱香港自治。 第二是中國因素,羅奇稱,長期以來內地槓桿香港股市,由於種種原因,中國經濟陷入困境,結構性問題包括「三個D」,即債務、通貨緊縮和人口(debt, deflation and demography),與新冠疫情的影響,以及房地產市場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周期性壓力相結合,種種力量引發長達三年的熊市,導致滬深300指數較2021年春季的高峰下跌 40% 以上,恒生指數同期下跌49%。 美國施壓 致香港與貿易夥伴生隔閡. 他提到,第三原因是國際走向。

  7. 2017年6月8日 · 王志豪是旅遊體驗預訂平台Klook的聯合創始人兼總裁。 他大學畢業後便進入摩根士丹工作,投行經驗令他習慣超長工時。 為了創業,他於3年前賣去24歲時靠自己買下的荷李活道住宅,與兩名拍檔看準亞洲缺乏旅遊目的地活動的預訂平台,成立Klook。 公司現已成為亞洲最大同類平台(以網上訪客人數計),今年初更獲3,000萬美元 (約2.4億港元)的B輪融資。 他創業源於3年前不少上市公司出現管治問題,投行被批評後知後覺。 「我原在sell-side工作,後來轉到buy-side,才發現要明白一家公司,看財務報表很表面,有時和管理層見面,都不知要問甚麼,因為我不明白公司內發生的事。 原來要有親身經營的經驗,才能成為好投資者。 除了超長工時外,王志豪說在銀行學到的還有執行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