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手癬

      • 手癬泛指手掌生癬的皮膚病,病原體是黴菌,通常只侵犯一手,常因抓香港腳不洗手所引起。 手癬與香港腳都是黴菌感染的皮膚病,常與香港腳合併發生,所以俗稱「香港手」。 手癬的臨床表現,大致與足癬相同,發病初期在手心或二、三指的尖端會發生小水泡,泡液乾後會脫屑,範圍會擴大,皮膚會變得粗糙增厚,皮紋寬深,失去正常的光澤與柔韌性。
      www.iskin.com.tw/symptom/2/手癬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7月3日 · 香港腳」是常見皮膚病,但其實並非只有腳部才會受到感染。香港皮膚科專科醫生劉顏銘接受TOPick訪問,拆解香港腳的症狀,並分享5大預防方法。 最新影片: 香港腳成因 劉醫生表示,香港腳的醫學名稱叫足癬

  3. 2021年7月24日 · 如果大家對主婦有疑問,或者希望進一步了解主婦部的保護,歡迎大家通過醫護行社區藥房的電話36129515、WhatsApp熱線66189212、或親身前來向藥劑師查詢。

    • 什麽是濕疹?
    • 濕疹成因
    • 濕疹症狀
    • 如何預防及舒緩濕疹乾癢不適

    濕疹是常見的慢性皮膚疾病,根據消委會資料顯示,濕疹發病群組多為初生嬰兒(3個月至2歲),香港有近3成兒童曾患上濕疹。不過,濕疹會影響不同年齡段的人士,並引發皮膚燥、發癢、紅腫,及鱗屑等症狀。而且患有濕疹的人士,因爲自身體質過敏、遺傳及環境等因素,也會容易同時患有過敏性皮炎或哮喘。

    濕疹的具體成因未能完全探明。導致濕疹發作的可能原因包括遺傳、環境、氣候、壓力等因素。 1. 遺傳 2. 免疫系統失調 3. 皮膚保水、抗菌屏障功能受損 4. 環境充斥污染物如二手煙、汽車廢 5. 接觸過敏原如花粉、毛髮或進食引起過敏反應的藥物和食物 6. 氣候:溫度及濕度變化 7. 有情緒困擾或壓力

    濕疹有不同種類,主要分爲急性和慢性,例如汗皰疹、脂漏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等,其中以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最爲常見。急性濕疹大多都出現以下症狀: 1. 紅腫 2. 痕癢 3. 乾燥脫皮 4. 出現水泡及破裂出水 急性濕疹如沒有得到適當治療護理,或因痕癢抓傷導致細菌感染的話,便會形成慢性濕疹,導致皮膚進一步變厚及粗糙,出現明顯紋理。

    1. 日常護理

    1. 洗澡時的水溫和時間不應過高和過久 2. 沐浴後使用低敏滋潤的身體乳液 3. 穿著寬鬆及棉質衣服,避免羊毛衣物直接與皮膚直接接觸 4. 多清潔家居和更換床單 5. 避免接觸金屬合金、防腐劑、香精等刺激性物質 6. 剪短手指甲及為嬰兒帶上純棉手套避免抓傷 除了這些日常護理,患者也要注意自身情緒和壓力,以運動、靜觀等方法調節心情,有需要時要尋求親友或專業人士幫忙,並保持充足睡眠和健康均衡的飲食。

    2. 濕疹飲食禁忌

    從中醫角度而言,濕疹患者容易受「風、濕、熱」等病邪困擾,導致脾虛生濕,加上香港氣候潮濕,患者飲食不當,内外濕氣和熱毒無法排出體外,故此造成濕疹。 所以濕疹患者要注意飲食,避免進食發物,例如牛、羊、鵝、海鮮,以及芒果、蜜桃、韭菜、竹筍等蔬果。另外也要戒冷凍或酒精類飲品、辛辣香料、煎炸食物等。

    3. 外用及口服濕疹藥物

    至於在外用和口服藥物方面,可分爲止痕的抗過敏藥、消炎和殺菌的抗生素,還有類固醇藥物則是用來紓緩和抑制紅腫及痕癢等症狀。

    • 8種常見的濕疹類型。濕疹(Eczema)是「引發皮膚紅腫、發炎的皮膚病」總稱,它包含的範圍相當廣泛,依照不同的症狀,大概能分成以下8種類型:手部濕疹:手部濕疹的症狀多樣,最常見的就是在手掌上長水泡、破裂容易流膿的「汗皰疹」以及由於接觸刺激性物質或過敏原,而導致手掌龜裂脫皮、紅腫疼痛的「富貴手」。
    • 濕疹常見症狀:紅腫、發癢、水泡、起疹。儘管濕疹種類看似眼花撩亂,但多數濕疹患者皆會出現類似症狀,例如患部起丘疹、紅腫發癢、起水泡,不慎抓破還會流出組織液,而皮膚若是長期處於濕疹的狀態,皮脂膜會因受損,而導致皮膚保水性下降,變得乾燥並出現皮膚增厚、脫皮等症狀。
    • 引起濕疹的3種原因:免疫、環境、遺傳。目前醫學界對於濕疹的原因眾說紛紜,但是大致可歸納出了3個與濕疹高度相關的原因:接觸過敏原或刺激物:濕疹容易因外界的 過敏原 引起,如病毒感染、塵蟎、花粉、黴菌、羊毛等等傳統被認為會引起過敏的因子。
    • 濕疹治療方式。一般而言,濕疹患者通常會先接受外用藥物治療,以緩解發炎症狀,以下是常見能有效治療濕疹的藥物:滋潤劑:滋潤皮膚,使其有充足水分,降低搔癢以及不適感。
    • Nelly Wong
    • 主婦手的成因是甚麼?主婦手是其中一種接觸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是由於與化學、生物或物理物質,在皮膚上起了作用,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皮膚炎症。主婦手常見成因,包括經常洗手、接觸肥皂、洗潔精、肥皂水、消毒藥水及化學物品等等,從而令皮膚的保護膜受損,導致水分流失,手部皮膚因此變得十分乾燥,並且減低皮膚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
    • 不是主婦也有機會患上主婦手嗎?接觸性皮膚炎,可以分為刺激性(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ICD)或過敏性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ACD),臨床上可能難以區分。
    • 主婦手與濕疹分別在哪裏?主婦手與濕疹兩者英文上都叫dermatitis (濕疹叫eczema或atopic dermatitis,但都是dermatitis 的一種,即皮炎、皮膚發炎)。
    • 如果主婦手出現水泡,應該怎麼樣處理?開裂的水泡容易造成某些皮膚感染,例如膿皰瘡(impetigo)。膿皰病是皮膚的細菌感染,可導致臉部和四肢出現皮疹。
  4. 主婦手主要可分為兩類,分別是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和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以表面徵狀來看頗難區分,不過大家可以從兩者的成因和發作時間了解其分別。 當中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會較為常見,兩者分別如下: 主婦手有甚麼症狀? 主婦手的徵狀主要出現於手部,大多由手指伸延至手掌及手背,嚴重的甚至到手腕及手臂位置,而冬天亦是主婦手病發的高峰期。 主婦手初期徵狀包括: 痕癢. 乾燥. 紅腫. 出現紅點. 起水泡. 若主婦手情況嚴重,可能會出現以下徵狀: 皮膚龜裂. 皮膚變硬及產生皮屑.

  5. 2023年3月13日 · 香港過敏協會建議,輕微的主婦手病徵或許能用「濕裹」紓緩不適,即用乾淨濕紗布裹著患處一晚,讓患處充分保濕。 另外,主婦手雖不具備傳染性,但若是水泡出水發炎,或是龜裂,則有可能引發細菌感染,因此患者應該尋求醫療建議。 香港過敏協會指,患者需要借助外用的類固醇藥膏或服用抗組胺藥(Antihistamine)以治療皮膚炎,最重要是患者需按醫生指示服用正確藥量,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 針對過敏性皮膚炎,最有效的辦法便是找出致敏原,避免再次接觸引發病情。 時刻為皮膚保濕亦是治療皮膚炎的主要方法,搭配專業處方,患處一般能夠在幾天至兩星期內痊癒。 4個預防主婦手的方法. 若想避免患上主婦手,平時便要注意手部的清潔、保濕,以及遠離致敏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