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1日 · 私人會所打破常規 共享多元有趣文化. 【明報專訊】印象中的高級私人會所,是個講求階級的地方。 沒有尊貴的頭銜,相信也跨不進那高高在上的門檻。 然而,近年全球的私人會所文化卻逐漸打破慣例,以多元文化作招徠,深受年輕才俊及文化創意人追捧。 香港瑰麗酒店集團旗下的私人會所Carlyle & Co.,正主張這種新思維,藉此吸引擁有不同個性、專長、興趣與經歷的人聚在一起,共享多元文化空間。 上 / 下一篇新聞. 懷舊格調:梁志天父子兵 打造港味私人會所. 深入Gio Ponti庫藏 重拾設計巨匠合作精神. 展覽推介:Memphis 40周年回顧 功能以外的趣味設計. 迷上鐘表工藝 創奢侈品牌 麥柏靈:客人不是潮流奴隸. Bulletin:仙人掌製純素皮革手袋. 男士珠寶模擬汽車機件.

  2. 2021年2月3日 · 【明報專訊】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市議會多個政黨同意,將著名的紅燈區搬離市中心,並在其他地方重建,選址待定。 有代表紅燈區的游說組織成員憂慮,這或令性工作者更難接觸顧客。

    • 住屋權屬的分佈及變化
    • 「新移民」的構成
    • 遷移身分與住屋權屬的交叉對比
    • 1996至2006年的變化
    • 2006至2016年的變化
    • 沒發現「新移民」在房屋政策上被優待

    簡言之,香港住屋權屬現時主要分四大類別:出租公屋、自置資助出售房屋、自置私人房屋、租住私人房屋。而港府是香港土地的「唯一擁有者」、大業主和發展商,掌握土地發展的步伐與方向。1980年代起,包括公屋和以「居者有其屋計劃」為主的資助出租和出售的房屋便成為差不多一半香港居民的住所。資助房屋能使市民每月省下數千元生活費,亦助市民更易實現置業階梯。 第一任行政長官1997年上任不久後曾宣布「八萬五」建屋計劃,其中逾半為資助房屋,希望提高市民自置房屋比率。不幸的是亞洲金融風暴及其後非典型肺炎的衝擊,令樓價直線下跌,「八萬五」建屋計劃受很大阻力,尤其當時私人市場的業主。 2002年港府宣布無限期停止建造和出售居屋,「勾地政策」同時出台。因滯後效應,2000年代中期以後香港住宅落成量大降,特別是不少居屋項目...

    移居香港的人士絕大部分來自中國內地。1980年取消「抵壘政策」後,單程證成為內地人移民香港的主要渠道。除了已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的內地移民,「新移民」還包括內地來港居住不滿7年、但同時內地戶籍已被註銷者(即居住未滿7年的單程證移民,簡稱PMR)。 另外,為加強香港競爭力,1990年代起,港府推出數個計劃,吸引包括內地出生的人才移居香港,如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和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等。但因數據所限,筆者無法分別各類型非單程證移民。我們以下將重點探討3種不同的遷移身分(本地出生者、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以及PMR)和他們的住屋權屬在20年來(主要集中討論1996、2006和2016年)的情况和變化。

    附表是作者基於各年人口統計5%抽樣微觀數據而製作。如上所述,上世紀90年代末期到本世紀頭幾年持續的樓價下滑,對業主來說或是噩夢,但對還未「上車」者來說是難得機會。1996到2006年間,全港住戶居於自置私人房屋比率由35%升至38%。其中本地出生者的升幅(2個百分點)較明顯,高於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1個百分點)。至於PMR在1996年高達35%的自置私人房屋比率,相信是因1996年人口統計對此類人士的定義較寬鬆,涵蓋範圍較大(篇幅所限,在此不詳細討論)。2006年數值是較合乎預期的16%。

    對比自置私人房屋,居於自置資助出售房屋(絕大部分為居屋)的住戶升幅更明顯。在本世紀初政府雖已削減居屋的建造和出售,但因滯後效應,全港住戶在1996到2006年居於自置資助出售房屋的百分比由12%大幅上升至17%。其中以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升幅最大:本地出生者升3個百分點,至18%,而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則上升了8個百分點,至17%。PMR雖然也升2個百分點,但能居於自置資助出售房屋的仍是極少數(4%)。 租住私人房屋方面,整體上,對比1996年,2006年的比例有所下降,側面反映回歸初期港府希望提高自置住宅比例以及持續提供公屋的政策有效。但這似乎對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和PMR更有效。話雖如此,即使PMR租住私人房屋的比例下降了3個百分點,46%(2006年)仍是3種...

    受難以預料的客觀環境及港府對房屋計劃的方向變化影響,2000年代中期以後,隨着居屋和公屋興建量大削和停滯,加上私樓樓價和租金不斷上升,香港房屋問題再次加劇。2006到2016年間,全港住戶「上車」自置資助出售房屋和私樓的比率平均下降了1和3個百分點。租住公屋百分率維持不變,租住私樓的住戶比例升4個百分點。其中,本地出生者和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的住屋權屬變化基本同步。兩組人士在這10年間居於自置私人房屋以及自置資助出售房屋的比例下降,同時租住公屋和私樓的比率上升。 雖然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的「新移民」和本地出生者,住屋情况的變化在這10年間大致相同,不過居住未滿7年的單程證「新移民」情况卻非常嚴峻。其「上車」比率的下跌在這10年間最明顯:私樓由2006年的16%下降到20...

    本文淺析回歸以來約20年香港住屋的情况和變化,從而了解新移民在香港住屋方面情况。篇幅所限,我們重點關注本地出生者、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以及居住未滿7年的單程證移民(PMR)。回應文首問題,經上述交叉對比,並沒發現「新移民」在房屋政策上被優待。一來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的新移民在這20年中的住屋權屬變化基本上和本地出生者同步,二來居住未滿7年的單程證「新移民」不論在能夠住上公屋,以及「上車」居屋及私樓的比率,也及不上其他遷移身分者。2016年,有接近七成PMR被迫租住私樓,包括劏房。 由於本世紀初香港房地產市場受到大環境的衝擊,令到前特首「八萬五」建屋計劃成眾矢之的,政府也被迫修改。現在看來,整體而言,當時政府進取的房屋供應政策確能改善香港居民住屋環境。可惜在2000年代...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4年5月8日 · 《報告》指出,廣州是內地夜間經濟最早的推動者,1980年代廣州設立全國首個燈光夜市「西湖路夜市」。 據2023年統計,全廣州夜間8至9時客流峰值高達1700多萬人次,且持續時間長,至午夜零時的消費熱度分佈範圍較北京、上海、重慶、長沙更廣,與深圳、成都相若。 「經過研究,我們發現廣州很難去做某個局部的爆點,因為它的經濟體量和消費基數太大,很難從某個局部發力。 」廣州市夜間經濟發展聯合會首屆會長鍾朝暉表示,將挖掘每個商圈的獨特價值,不僅是做一場活動、一個爆點,而是均衡發展各方面的夜間經濟,形成長期健康的良性循環。 聯合會還會推出夜間音樂季、夜跑、夜間演出、夜間旅遊巴士路線等,帶動消費。 街販一年內毋須重複申請.

  5. 2020年3月29日 · A:公眾地方是指公眾可以不時進入的地方;如果某私人物業,容許公眾進入,該私人物業就會符合公眾地方的定義,規例中有關聚集的規定亦會適用。 Q:超過4人排隊乘坐巴士、乘升降機、過馬路、等候外賣是否屬群組聚集?

  6. 2023年6月14日 · 【明報專訊】政府除推出地皮拓建「樂建居」,同時亦推出「私人土地形式」,鼓勵發展商申請改劃私人土地以興建資助出售單位。 房屋局長何永賢昨稱,「私人土地形式」與目前「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不同,今次項目靈活度較大,亦歡迎較細型地塊。

  7. 2023年8月24日 · 董事總經理鄭祖瀛早前陪同近300名嚟自港島各區16間長者服務中心嘅老友記,去咗睇電影《別叫我「賭神」》,參加者包括百歲人瑞,部分人從未睇過戲。 港燈聯同本地9間長者服務機構推出「送暖樂樂街」活動。 鄭祖瀛話,疫情令老友記「悶慣咗」,唔肯或唔習慣出街,缺乏溝通同社交機會,長遠會對認知能力同體能有負面影響。 鄭希望,藉活動提供出街嘅誘因,鼓勵老友記「與其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港燈話除咗睇戲,遲啲仲會搞一連串活動同體驗,初步包括「影樓留倩影」、「時光隧道電車遊」、「山頂爐峰之旅」、亦計劃去維港海濱同地標「打卡」,希望有助老友記走出社區,體驗疫後香港。 相關字詞﹕ 編輯推介 港燈.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1. 相關搜尋

    私人紅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