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20日 · 1. 寺和廟是否相同? 有什麼主要區別? 一般而言正規及具標準規模的佛教單位稱」;道教稱宮觀」;民間拜祀神 靈的空間稱「廟」。 因此,「寺」一般是指佛教傳道和修行的建築;而「廟」則是用於祭祀鬼神供奉聖 賢。 同時,和尚為「寺」,鬼神為「廟」。 2. 香港的廟宇是由什麼人或團體負責管理? 大部份由華人廟宇委員會或東華三院廟宇服務及文化推廣單位營運,少部分由私人 管理。 3. 香港共有多少座廟宇? 全港有 327 座註冊廟宇。 由於並非所有廟宇都有註冊,因此沒有確實數字。 最多 (以獨立神位計):天后廟,全港有多達 350 座. 最歷史悠久:屯門青山禪院,由東晉開始已有記載,有1500多年歷史. 最多註冊廟宇的地區:新界離島區,共 101 座.

  2. 2024年5月26日 ·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今日26日公布中學生於網絡欺凌中不同角色的探究調查結果發現有2成受訪者曾被網絡欺凌而欺凌行為定義亦存在分歧反映有一定受訪者缺乏對網絡欺凌的認知故而忽視後果及所造成的傷害

  3. 2024年5月24日 · 一文拆解疑團兼教你認清 「真材實料NMN」3大重點. 近年「NMN」成為網上熱搜,當中不少NMN保健品成分標榜有助抗衰老逆齡、增強記憶力、提升身體機能等等,吸引不少名人明星服用。. 與此同時,網絡亦瘋傳不少像「NMN有副作用」、「NMN根本不含NMN」、「NMN無效 ...

  4. 2021年11月24日 · 最近GoKids爸爸媽媽同學會,我們以《網樂? 或是迷網? 》為主題,和大家分享我認為每個父母都需要知道的內容:「如何從小教導及管理孩子的網絡活動」。 懂得利用網絡是一種樂趣,但沉溺上癮令生活出現很多問題,尤其現今孩子太早接觸網絡,從小建立健康的上網習慣是非常重要。 根據我們多年處理許多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經驗找出了兩個主要原因。 坦誠對話助脫網癮. 第一,是關乎聯繫。 無論是社交媒體、或是網絡遊戲都有機會在網上和別人交流,從Like、view、comment中得到聆聽和注視。 如果父母沒有建立可以和孩子雙向的坦誠分享和對話,成為子女喜歡分享的對象,他們又沒有有血有肉的真正朋友互動,網絡很容易成為他們和別人聯繫的主要媒介,甚至成為不可或缺的溝通習慣。

  5. 2022年2月9日 · 研究發現中小學生每天使用電子產品超過3小時有打機成癮的比率明顯更高反映過量使用電子產品可導致心理健康狀況變差另發現兒童的數碼能力愈低打機成癮的機會愈高而愈沉迷打機接觸網絡欺凌經歷會愈多即打機成癮和遇到網絡欺凌 ...

  6. 2018年7月22日 · 機構認為,只要現實生活中讓年青人感受到關心,青少年便會減低對網絡的依賴,建議政府增設更多康樂設施,和舉辦更多活動,讓青少年參與。 調查機構亦指出,現時已是網絡世代,要禁止青少年上網亦不可能,建議家長應以身作則,個人不要沉迷上網,亦要與子女達成共識如何分配時間使用社交媒體。 更多關於沉迷上網新聞可見: 調查指13%小學生日花逾3小時上網. 網絡成癮年輕化 細個狂打機大個欠債又抑鬱. 35%青年 日用即時通訊逾3小時. 上網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香港兒科醫學會和香港兒科基金於今年5月至6月,共訪問了2,045名青少年,當中包括424名小學生和1,621名中學生。 當中36%人表明想做網紅;32%人更持續9小時在綫,幾乎用.

  7. 2022年7月21日 · 法改會昨日建議針對5類電腦網絡罪行立法正展開3個月公眾諮詢。. 法改會轄下電腦網絡罪行小組委員會成員陳政龍今日在一個電台節目上形容本港現行部分法例已不合時宜。. 陳政龍表示本港現行有法例已監管部分網絡罪行但形容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