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世界各地頻現極端氣候災難歷史高溫續創新高究竟聖嬰現象El Niño)是什麼? 還會引發那些全球衝擊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去年宣布聖嬰現象」(El Nino正式來臨之後世界各地不斷出現極端氣候暴雨乾旱高溫熱浪等災難造成無數生命財產損失糧食作物的供給安全網也受到衝擊。 聯合國更示警,2024預估成史上最熱一年。 難道這一切都是聖嬰現象惹的禍? 延伸閱讀:史上最熱聖嬰年將至! 碳捕捉技術是減緩暖化關鍵? 什麼是聖嬰現象? 聖嬰現象(El Niño)是一種氣候模式,發生期間沿赤道吹拂的東風減弱,溫暖海水流向東太平洋,導致海洋表面溫度上升,進而影響全球氣候,發生週期為2至7年,通常持續9至12個月,可能引發異常氣候。

    • 什麼是聖嬰現象?
    • 聖嬰與反聖嬰現象對全球天氣的影響
    • 氣候變遷影響聖嬰現象?

    聖嬰與反聖嬰現象是一種大氣振盪現象,在學術上並稱「聖嬰──南方振盪現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約每隔 2 至 7 年發生一次,其形成原因與太平洋的海洋與大氣環流異常有關。 這種振盪現象的兩個極端,即為聖嬰現象與反聖嬰現象,時常導致全球性的降水及氣溫變化。 在正常情況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北信風,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南信風。信風會帶動海水自東向西流動,分別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暖海水會往西太平洋方向累積,而東太平洋則有海洋深層的冷水補充上來,因此熱帶太平洋會有「西暖東冷」的型態。 但是在某些時候,信風會突然減弱,使原本在西太平洋的暖海水向東調整,導致東太平洋海溫異常上升,此為聖嬰現象,反之則為反聖嬰現象(La Niña)。

    一般而言,聖嬰現象對於臺灣的影響不像其他太平洋沿岸國家那麼劇烈,除了暖冬和春雨變多外,另一個較為顯著的不同是颱風型態改變。 聖嬰現象發生時,由於西太平洋暖海水向東調整,熱帶性低氣壓傾向在遠離陸地的洋面上發展,因此發展空間變大,容易增強為具有破壞力的颱風,例如 2015 年的蘇迪勒颱風。此外,聖嬰現象也可能使南美洲西岸暴雨頻率上升、印尼與澳洲出現乾旱、加拿大及南亞出現暖冬的現象,影響範圍甚至擴及太平洋沿岸以外的區域。 反聖嬰現象的影響則大致相反,因為西太平洋海水更為溫暖,颱風生成位置較為靠近東亞陸地,發展空間較小,颱風生命期的最大強度受到嚴重限制。但在這種狀況下,容易發生「颱風生成不久即發布颱風警報」的現象,例如 2020 年的哈格比、米克拉及巴威颱風。

    既然聖嬰現象會造成極端天氣事件,那它跟氣候變遷有沒有關聯呢?根據研究顯示,聖嬰現象發生的頻率以及可預報度,與氣候變遷並無太大關係,然而在過去數十年中,聖嬰現象的發生次數有所增加,但反聖嬰現象的次數卻日益減少,科學家們目前仍無法確定這樣的改變是隨機波動?是 ENSO 的正常變化?抑或是受到全球暖化影響所導致。 雖然目前沒有明確證據顯示氣候變遷與聖嬰現象之間的關連,但全球暖化與聖嬰現象疊加後,將可導致天氣事件越來越極端,帶來的氣候危機已無法忽略。 2020 年,世界氣象組織(WMO)指出,該年太平洋已形成「中等到強」的反聖嬰現象,儘管有降溫效應,然而影響地區僅限於中東太平洋赤道區域及南美洲西岸。在氣候變遷影響下,全球氣溫仍將高於平常,2020 年依舊是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年份之一,WMO秘書長 P...

  2. 2023年7月18日 · 聖嬰現象. 世界氣象組織. 熱浪. 氣溫. 全球高溫. 熱傷害. 炎熱. 7月4日世界氣象組織宣佈熱帶太平洋地區7年來首次形成聖嬰現象條件預計今後全球大部分地區氣溫將進一步升高可能在5年內出現創紀錄高溫世界氣象組織聲稱預計2023年7月到9月間出現聖嬰現象事件並持續到年底的可能性為90%,而且至少為中等強度

  3. [1] 聖嬰現象 ( 西班牙語 : El Niño , 直譯 : 「男孩」)是指東太平洋海水每隔數年就會異常升溫的現象,它與中太平洋和東太平洋(約在 國際日期變更線 及西經120度) 赤道 位置產生的 暖流 有關(包括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區)。 聖嬰現象為「東太平洋升溫階段」,周期可持續二到七年(通常接近四年),此期西太平洋的氣壓較高、東太平洋的氣壓較低,降雨多發生在9至11月期間 [2] 。 與聖嬰現象相對的「東太平洋降溫階段」的現象,稱為 拉尼娜現象 (西班牙語:La Niña,直譯為「女孩」,台灣譯作 反聖嬰現象 ),此期東太平洋的海面溫度低於平均值、西太平洋的氣壓較低、東太平洋的氣壓較高。

  4. 2023年6月11日 ·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科學家8日宣布,「聖嬰現象」(El Niño已經發生雖然目前影響還很弱但威力預料將逐漸加強

  5. 其他人也問了

  6. 聖嬰現象的基本介紹在高中地科的短期氣候變化一節已有詳細說明本文將介紹目前最新的聖嬰現象研究也就是兩種聖嬰的分類及它們如何形成時間尺度為十年的年代decadal週期發現兩種聖嬰現象. 科學界長期以來研究的聖嬰現象其暖海水的空間分佈如圖一所示由秘魯沿岸開始往中太平洋延伸出來但是如果細心比較就會發現有幾次聖嬰現象的長相與這些傳統聖嬰現象不太一樣。 如圖一(右)所示,暖海水分佈範圍並沒有貼著秘魯沿岸,反而比較集中在西經160 度左右的位置。 科學家大約在1995 年左右即注意到這種型態上的差異,不過直到近年來,美國加州大學爾灣校區的余進義教授才針對聖嬰的海溫分佈作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 他將此兩種聖嬰現象分別稱為「東太平洋聖嬰」與「中太平洋聖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