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钟正文,男,汉族,1968年10月生,四川泸县人,199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8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法律专业毕业,大学学历。.

    • 概览
    • 文字源流
    • 古籍释义
    • 字形书法
    • 音韵集成

    [zhōng]

    汉语文字

    展开16个同名词条

    钟(拼音:zhōng),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钟”是由多个繁体字合并简化的字,其繁体有“鐘”“鍾”两个。“鐘”始见于西周金文,古字形从金、童声,本义为一种打击乐器。古时以钟鐘报时,引申指计时器,又引申为钟点、时间。“鍾”始见于春秋金文,古字形从金、重声。“鍾”本义指一种酒器,泛指酒杯或茶杯,此义后写作“盅”。“鍾”由本义又引申指古代的一种量器,再引申指聚到一起。后来“鐘”和“鍾”都简化作“钟”。

    简化字“钟”对应的是两个繁体字,分别是“鐘”和“鍾”。二字甲骨文字形均缺失,能够看到的最早的书写形态是金文,其字形发展均没有太大的变化。

    “鐘”是古代的一种用铁或青铜制成的乐器。金文的“鐘”(甲组图1-5)是一个形声字,由“童”和“金”两部分组成,“金”指金属,作意符,说明“鐘”是一种金属制品;“童”作声旁,指示读音。“童”在《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男有辠曰奴,奴曰童,女曰妾。”意思是被刺瞎双目无法奔跑的奴隶,所以有人认为“钟”字可能仿拟的是古代有钱人家的奴仆敲打或使用的一种金属报时器。

    “鍾”为古代的一种多用青铜制的酒器。金文的“鍾”(乙组图1)同样是形声字,“金”作形旁表义,“重”作声旁表音。

    现代汉字简化后“,鐘”和“鍾”都简化成了“钟”。就使用频率而言,一般第一个“鐘”字比较常见,就是运用于平时使用的“时钟”“钟表”中,而第二个鍾相对而言使用频率较低,往往就会被使用者忽略。此二字在古汉语中,读音完全相同,也同属一部,意义比较类似,源流也相近,确实不太容易区分。在随后的汉字发展中,才慢慢分化出相互区别的意义,用法也发生了一定改变。

    “鐘”,首先根据其本义可知,就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如:《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后由这种发声的乐器引申为佛寺悬挂的钟,用以报时、报警、集合的信号音,如:晨钟暮鼓、“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在佛寺之中已有用钟来报时的习惯,由此再次引申为计时器、报时器之义,如:时钟、挂钟、钟表。随后,再由名词“鐘”引申为抽象的时间名词,就指时间、钟点,至此,“鐘”字全部用法均为名词。

    “鍾”,根据其本义得知,就是一种盛酒的容器,因此其名词用法多与酒器相关,如:《论衡·语增》:“文王饮酒千鍾。”由酒器引申为一种计量单位,量词,六石(或斛)四斗为一鍾,如:《庄子·人间世》:“则受三鍾与十束薪。”《孟子·告子章句上》:“万鍾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鍾于我何加焉?”也指代古代的用槌叩击发声的一种乐器,如:《诗经·小雅·白华》:“鼓鍾于宫,声闻于外。”王力先生认为,当作乐器讲时,“鐘”和“鍾”可互通,《正字通·金部》也解释了这一点:“鍾,《汉志》黄鐘,《周礼》作鍾,《诗》鍾鼓,亦作鐘。古二字通用。”

    说文解字

    【卷十四】【金部】职茸切(zhōng) 鐘,乐钟也。秋分之音,物穜成。从金童声。古者垂作钟。 銿,钟或从甬。 【卷十四】【金部】职容切(zhōng) 鍾,酒器也。从金重声。

    说文解字注

    【卷十四】【金部】 “鐘,乐钟也”注:当作金乐也。 “秋分之音,万物穜成,故谓之鐘”注:萬故谓之钟五字今补。犹鼓者“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笙者“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管者“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也。钟与穜叠韵。 “从金,童声”注:职茸切,九部。经传多作“鍾”,叚借酒器字。 “古者垂作鐘”注:盖出《世本·作篇》。 “銿,鐘或从甬”注:钟柄曰甬,故取以成字。甬亦声。 【卷十四】【金部】 “鍾,酒器也”注:古者,此器盖用以宁酒,故大其下,小其颈。自鍾倾之而入於尊,自尊勺之而入於觯,故量之大者亦曰鍾。引申之义为鍾聚。 “从金,重声”注:职容切,九部。

    广韵

    职容切,平鍾章 ‖ 重声东部(zhōng) 鍾,当也。酒器也。又量名。《左传》曰:“釜十则鍾。”亦姓,出颍川。又汉复姓,有鍾离氏,《丗本》云:“与秦同祖,其后因封为姓。”职容切。十八。 职容切,平鍾章 ‖ 重声东部(zhōng) 鐘,乐器也。《吕氏春秋》云:“黄帝命伶伦铸十二器。”《世本》曰:“垂作钟。”

    书写演示

    “钅”的第二笔是短横,末笔㇙(竖提)一笔写成。“钅”“中”宽窄相当,顶部左右旁齐平,底部“中”低。“钅”,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侧。“中”,居右半格,扁框上宽下窄,首笔短竖写在竖中线,第三笔横收笔于横中线。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2. 正文. 本词条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添加义项. 泸州市泸县监委委员四川省江安县籍烈士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监委委员. 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 ...

  3. 中国民俗学家. 收藏. 0有用+1. 钟敬文(1903年3月20日-2002年1月10日),原名钟谭宗。 广东省 海丰县 平东镇 山下村 人,出生于公平鱼街,汉族, 客家人 。 [1] [5-6]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 民间文学 、 民俗学 的研究和创作工作,贡献卓著。 是中国 民俗学家 、 民间文学 大师、 现代散文 作家。 曾就读于日本私立第一学府 早稻田大学 。 中文名. 钟敬文. 外文名. Zhong Jingwen. 别 名. 钟谭宗.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籍 贯. 广东省海丰县. 出生日期. 1903年3月20日. 逝世日期. 2002年1月10日. 毕业院校. 广州岭南大学. 职 业. 作家,教育家,民俗学者. 出生地.

  4. 赵正文,男,汉族,1969年7月生,四川隆昌人,博士研究生,教授,1995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任四川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委员会副主任。

  5. 曹正文,又名曹晓波,笔名米舒、文中侠,1950年生,江苏苏州人。 著名文学评论家和小说家,武侠论著有《中国侠文化史》、《金庸笔下的一百零八将》、《武侠世界的怪才——古龙小说艺术谈》等,武侠小说有《龙凤双侠》、《三夺芙蓉剑》等。

  6. 746年. 主要成就. 协平“韦氏之乱”书法造诣. 主要作品. 《灵飞经小楷字帖》、《唐人小楷字帖》 本 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