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长春应化所开发出全新的核纯钍溶剂萃取体系,解决了萃取过程中微乳对杂质的夹带难题,实现了钍和杂质元素的高效分离,突破了溶剂萃取制备超低杂质含量物质的极限;克服了传统高纯物质分离工艺如柱分离技术不能连续生产的缺点,实现了核纯钍样品的连续批量制备,为我国钍基核能研发提供了坚实的原料生产技术保障。 作为国立研究所,国家的需求,就是长春应化所的使命。 在七十年中,长春应化所人不惧困难、不畏险阻,时刻听从国家的召唤,圆满完成各项国家战略任务。 凭基础科研之本.

  2. 2020年9月13日 · 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既是新形势下提升科研院所管理服务效能和内部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国家关于科研经费管理“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并对完善科技体制机制作出新的部署,这为科研院所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通过建立并不断完善内控体系,推动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3. 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李炜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首次利用单个器件、单次测量,实现了高维度光场的光谱、偏振等信息。 这也是该所成立72年来首次在《自然》发表论文。

  4. 2018年9月4日 · 科技布局:以国家需求为支点. 70年间,以家国为己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简称长春应化所)的发展方向数次优化,随之科技布局也几经调整。. 这些调整与改革,无不以与国家重大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协调与支撑为圭臬。. 恰恰是这 ...

  5. 2018年9月4日 · 针对这一世界级难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简称长春应化所)张洪杰院士、李成宇研究员率领的团队经过近6年的不懈探索和开拓,研发出一种以稀土发光材料为核心的全新交流LED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利用稀土发光材料生产低频 ...

  6. 2018年9月4日 · 这是长春应化所为解决科研成果和产业化脱节问题,着力高起点打造的创新中试孵化平台。 这里构建了“研发、中试、孵化、产业化”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完整链条,彻底打通了从科研成果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成果产业化遇瓶颈 中试平台千呼万唤. 对于有着“应用”基因的长春应化所,科研成果产业化是天经地义的道路。 但产业化是个完整的链条,越级跳跃肯定会出现问题。 长春应化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成宇告诉记者,实验室出来的成果向产业转化,中间需要经历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分散到集成的过程。 一个产品不能像实验室那样零零散散,还是要在平台上集成,对于实验室成果的验证、延伸,往产业化前期过渡也都离不开中试平台。 他把中试平台形象地比喻为“学前班”。

  7. 2002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药学会、长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科学时报社、长春生物制品所、长春医药生物技术中心承办的首届中国药学及医药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