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混血兒父母教認同:「先認識自己的根國際化以後有的是機會」 換日線 Crossing 2016-06-15. 文 / 丁乃雲/雲的路 (本文轉載自 換日線 ) 剛從斯里蘭卡旅遊一週回到布達佩斯。 斯里蘭卡人非常親切、善良。 見到外地人最愛問的第一句開場白是,"What country are you from?"。 記得與我先生和路路去參觀當地一位知名建築師的故居時,導遊開頭就問了:"What country are you from?"我指指我先生說:"He is from Hungary, I am from Taiwan."路路插嘴了:「媽媽,你還沒有說我。 」我笑笑跟導遊說:"He is half-half."Gabor 笑著接下去:"He’s a new breed.".

  2. 2020年12月31日 · 陳立潁指出近日公告徵選華語教師的一所印度大學, 提供台灣華語教師一個月15萬盧比(約新台幣 5 萬 8000 的薪資待遇再加上教育部提供的生活補助費正朝逐步提升華語教師到印度教學待遇誘因及應有福利的目標邁進此外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台灣華語教師並沒有中斷對印度學生的華語授課轉為線上教學。 陳立潁說,教育組也因應需求,期盼印度學生持續學習,特別在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支持下,申請 400 個「華語文能力測驗快篩系統」線上帳號, 近日開始讓已學習華語一段時間的印度學生可在任何地方,用線上測驗方式,花約一小時就可迅速了解學習後的聽力和閱讀兩項學習進展,以及自己的華語程度 。 由於上述方式效果良好,陳立潁表示,考慮將來在印度各台灣教育中心擴大運用。

    • 印度裔為何能成為天生的經理人?
    • 1960 年代美國移民政策造就如今「矽谷 CEO 印度製造」現象
    • 印度國家重點研究機構扮演的角色
    • 美國夢正被「印度夢」所取代

    從出生到死亡、從入學至就業,印度人都面臨著基礎建設不足、資源不足的問題,導致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印度人,成為「天生的經理人」,也就是競爭和混亂,使印度人成為了具有高度適應性的問題解決者,在美國的工作文化下,這群印度裔工作者往往尋求專業協助而非人脈,這也是全球頂尖領導人的特徵。 而若仔細觀察印度裔領導者得到的評價——就拿最標誌性的兩位:微軟 CEO Satya Nadella 以及 Google/Alphbet 的 Sundar Pichai 來說,他們普遍給人「謙遜感」而非傲慢的印象。謹慎、反思、溫和是員工們形容自家老闆時經常使用的詞彙。 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陳慧蓉就曾分享,有一次納德拉在一場女性領導論壇當中失言,之後他立刻發信給員工,對外承認措辭不當,表示「自己還在學習當一個 CEO。」 而 ...

    事實上,印度出生的矽谷 CEO 也是美國最富有、受教育程度最高的 400 萬少數族裔。在這 400 萬名印度裔人口中,就有 100 萬人是科學家與工程師,美國簽發的 H-1B 簽證(外國人工作簽證)當中,就有高達七成屬於印度軟體工程師,西雅圖等城市的所有外國出生工程師中,有四成來自印度。 而這是 1960 年代美國移民政策急劇轉變的結果。在民權運動之後,美國修改法律,新的法律制度徹底廢除國家配額,被「特定既能」以及家庭成員團聚等因素所取代,不久之後,受過高等教育的印度人——最初是科學家、工程師、醫生,接著絕大多數是軟體工程師,陸陸續續抵達美國。 這群印度人不僅僅是有能力上名牌大學的上層種姓特權印度人,而且還屬於可以負擔美國碩士學費的一小部分人,再者,美國簽證制度進一步將他們的範圍縮小到可以滿...

    雖說印度的基礎建設不足、資源不足以及混亂造就了天生的經理人,但其實印度的國家重點研究機構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印度在 1947 年獨立後,很快就開始設立一系列分類於「國家重點研究機構(Institutes of National Importance)」底下的重要教育單位。其中為首的,是從 1961 年開始就有政府支持的印度理工學院,然後接下來的幾年內只成立了 5 所學校,接著 2 所,從 2008 年至 2015 年,又新增了 9 所,包含印度國家科技學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印度醫藥科學學院(All Indian Institutes of Medical Sciences)與印度資訊科技學院(Indian Institutes of I...

    然而,BBC 也指出,過去印度以及所有美國以外其他國家的工作者心中的「美國夢」現在正在被「印度夢」給取代——印度市場的機會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印度獨角獸(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未上市公司)表明印度正在加強力道,培育大型科技公司。 雖然目前這些未成形的印度大型公司未來會對全球經濟與就業環境造成什麼影響還不是很明朗,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一代的矽谷印度裔 CEO,無疑已經給後代印度工作者立下了榜樣,隨著時間這群人立下的榜樣會如何發酵呢?值得我們持續觀察。 參考資料:BBC、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出版物

  3. 2020年12月21日 ·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印度女「賤民」遭性侵致死引眾怒 四名高種姓男子遭起訴 〉。 首圖來源: TNIE Videos YouTube )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在 2020 年的今天,印度因為種姓制度而產生的殘暴性侵案例仍未停止! 種姓制度將人分為四大類:婆羅門(祭司與教師)、剎帝利(士兵和統治者)、吠舍(普通勞動者、商人、農人、工匠)和首陀羅(奴隸),以及被制度排除在外的賤民。 本文所報導的性侵受害者就是賤民階級,即便種姓制度在 1947 年印度脫離英國殖民後就被廢除,但在現代社會中,它不僅存在,所導致的人禍也層出不窮。 (責任編輯:連柏翰) 文/盧睿鋐. 印度發生震驚全國的性侵事件。

  4. 2017年6月9日 · 進入現代以來,印度許多仁人志士對這種把人按血統劃分為三六九等的社會制度大加批判,認為它落後而殘酷,是阻礙印度進步的毒瘤,並積極推動社會改革運動,制定反歧視的法律法規,試圖徹底消滅種姓制度。 然而,時至今日,印度社會仍然沒有完全擺脫這一制度的桎梏。 筆者曾與不同種姓的印度人打過交道,還和其中一些成為了好朋友。 我看到,他們身上所帶的種姓烙印往往如影隨形,對其事業與生活產生潛在的影響。 不過,與古印度社會不同,一個人的種姓歸屬已經不是決定其人生的最重要因素了。 在這篇文章裡,筆者將講述五個印度年輕人的故事,他們分別來自四大種姓和賤民階層。 通過他們的家庭背景、生活處境、眼界、理想和對中國的看法,筆者希望給大家展示印度社會大千世界的一個微小截面。 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年輕人將成為印度社會的中堅力量。

  5. 2021年1月12日 · 報橘. 【第三大經濟體向台灣招手從手上的半導體到腳上的鞋子台商積極佈局印度設廠. 中央社 2021-01-12.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印度駐台代表:吸引台商投資 增設專屬工業園區【專訪】 〉。 首圖來源: 中央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台印經貿、投資等關係愈來愈緊密,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下,更讓印度成為台灣電子大廠投資的新選擇。 目前包括鴻海、緯創、聯發科等大廠在內,共有 160 多家台灣企業在印度投資。 而隨著印中關係惡化,莫迪主導的印度政府也考慮與台灣展開貿易談判。 印度駐台代表戴國瀾自去年抵台後,積極拜訪 地方政府 、 大學 ,尋求與台印商業、文化交流的契機。

  6. 2016年5月31日 · 1980 年出生的潔皓,童年經歷許多創傷,後來他以「三郎」之名,參與多場社會運動。. 他撰寫「不再沉默」這本書,紀錄自己過去,希望告訴所有童年曾遭創傷的倖存者,只要勇敢去追尋,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 回憶:苦難的開始. 我三歲的時候被四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