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5日 · 陳飛宇被問到與紅姐對戲,他坦言開拍之前,內心非常忐忑,但很感謝惠英紅帶他入戲,令他很快進入狀態。

  2. 2019年10月1日 · 在片中,除了演出高中生,陳飛宇還挑戰了成年階段、備受家庭與情感折磨的「余淮」,與片中飾演其母親的三屆金像影后惠英紅對戲。

  3. 2014年2月28日 · 《父親》講述兒子苦無足夠學費出國讀書,於碼頭做水手的父親該如何替兒子達成心願? 同樣是由黎略執導的《肥佬求婚記》,講述水喉匠肥佬陳討不到老婆,要回大陸娶妻;至於《荷里活蘇伯》,就講孑然一身的蘇伯,難得在荷里活道一間古董店找到看更工作,卻慘被老闆利用,差點賠上了性命...... 獅子山下,普羅大眾都各有自己的故事和際遇;而三個單元的結局,都展示人間有情這一主題,讓觀眾見到了盼望。 水手父親盼望兒子學成歸來,有更好的前途,可以改善一家生計;肥佬陳討得純樸勤勞的大陸老婆,年邁的母親也得到照顧;蘇伯雖然被賊人打傷,卻充滿自信去找下一份看更工作,從不會擔心因為失業要「瞓街」。

  4. 2020年12月9日 · 作為搭棚世家第四代傳人的陳煜光從事戲棚搭建逾五十年,不但是他賴以維生的工作,也是他快樂泉源。 煜光自出娘胎已存在大戲的基因,其太爺於廣東寶安從事戲棚搭建工作,然後父傳子,子傳孫,並把這門技藝帶到香港落地生根。 他憶述兒時跟隨父親到戲棚工地,愛在竹棚攀上爬下,偷師學懂如何紮結竹竿,對搭棚種下興趣。 至13歲中二時,由於家中子女多,學費負擔重,他又自知不是讀書的料子,順理成章入行。 抬重物攀高爬低 好天曬落雨淋. 一晃眼五十年過去,其間雖然曾一度轉行兩次作其他發展,但始終心繫戲棚,偶然在街上見到有人搭棚也會技癢,加上父親晚年健康欠佳,陳煜光毅然放棄原來的事業,扛起家族生意。

  5. 2013年3月30日 · 陳煜光搭棚多年,印象最深刻的經歷便是:「在打風下雨的時候需格外留神。 因為曾在演出神功戲時颳起颱風,我們需留守在戲棚內保護它。

  6. 2019年9月22日 · 近日收到為慶祝黎佩儀女士從藝55周年而出版的鐳射光碟。 黎佩儀女士繼承了粵曲傳統唱腔,經過多年刻苦磨練,創造出自成一格的黎佩儀骨子腔,深受梨園讚譽。 說到骨子腔,某天和阮兆輝兄聊天,二人對何時開始用「骨子」來形容唱腔,深感興趣。 及後,筆者翻箱倒籠,並在網上搜尋,雖然找不到何時開始用「骨子」來形容唱腔的答案,卻有意外收穫──子喉骨子腔的鼻祖是粵樂名家梁以忠先生。 澳門作家李烈聲先生在《卓瑩與梁以忠》一文說:「卓瑩和梁以忠是粵曲界雙傑,在私伙局中,都是大家注目的人物。 梁以忠是著名的骨子腔,唱腔為許多人所模仿,音質醇厚。 卓瑩把精心作品送給梁以忠,也如王心帆把精心作品送給小明星,小明星至死心戀王心帆,小明星死後,王心帆終身不娶。 這是曲藝界佳話。

  7. 2014年6月16日 · 去年,畢飛宇在內地出版了《蘇北少年「堂吉訶德」》,這是他的第一本「非虛構類」作品,用碎片式的結構記敘了自己在蘇北鄉間的童年生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