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2月8日 · 功效為潤肺,輕清肺熱及胃熱,去痰潤喉。 隔日一次,代茶飲用。 細細老師講解: 這個湯水對於肺燥腸熱的人可以潤肺潤腸,可以改善秋天或感冒後期的乾咳,對個別因為肺熱導致的眼乾、口乾、大便乾會有舒緩作用。

  2. 2022年1月12日 · 藥廠代表狂讚有用. 「金花清感顆粒」是2020年中國首批獲批新增新冠肺炎適應症的藥物,稱可用於輕症引起的發燒、咳嗽及乏力。 聚協昌香港代汪曉峰在記者會上指,該藥以12種中藥製成,其中有大量金銀花,所以取名「金花」,在2009年研發對付H1N1流感,藥方之演變成用於針對新冠肺炎。 他又大讚藥物成效顯著,武漢方艙醫院亦有使用,「輕症零轉重」、「國家衞健委三藥三方,我哋係第一位」,顆粒於去年6月獲衞生署批准為「抗疫產品」。 他指金花清感顆粒與西藥曾作比較,「效果比佢好得太明顯」,強調藥物完全沒有副作用,一日半時間即可退燒,又指減低藥量後小朋友亦能服用,「我屋企小朋友都有」。 被問及顆粒是否可應對變種病毒,汪曉峰未有正面回應,強調藥物可提升免疫力,亦不會受病毒變種而影響效果

  3. 2014年4月8日 · 我們要先釐清一個概念:治療(therapy)和癒(healing)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前者是醫療上的處理,後者是身心靈的整全性調理。還要分辨效果。寫作的效果若只是停留在令人舒服的層面的話,這並不等同具有癒性。

  4. 2014年4月7日 · 文:黃靜、盧勁馳. 今期封面專題雖說由書寫切入「療癒」以及「治癒系」這日本流行文化概念,但同時,我們從根本質疑書寫與療癒概念之態度去建立這個專題。. 「治癒系」在文娛、藝術和文字出版已形成既定公式、策略,如文化評論人湯禎兆言 ...

  5. 2014年2月16日 · 各種減少味道之動作,實際上就是降低藥材本身應有的效果。 即使經過廠家調整配方,充其量也只可能是矯味或掩蓋而已。 如果是連本身味道都消失的話,就正如雞無雞味,魚無魚味,效果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6. 2014年11月19日 · 雨傘一代,最崇高也最物質,何來後物質?. 有文章謂「年輕一代生長的年代,物質豐盛,不愁三餐,在這個氛圍下,他們更關心的是人類整體的幸福,推崇人權、環保、自由等價值,我們稱之為「後物質主義」(Post-Materialism)。. 」我的理解剛剛完全 ...

  7. 2019年7月11日 · 東華三院賽馬會復康中心推出創新的VR訓練「復康V力量」,以虛擬實景作為媒介,提供訓練給予殘疾人士,包括:肢體活動、認知訓練,情緒調控及社區訓練。 東華三院賽馬會復康中心副院長梁敏潔指,過往的傳統訓練,工作人員需要花不少時間鼓勵及推動殘疾人士參與訓練,例如:拉毛布訓練。 相反,參與VR訓練的殘疾人士十分樂意投入於遊戲訓練中,當殘疾人士喜歡了訓練便會持續去做,效果自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