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8日 · 3個個案令人憂心. 青協「關心一線2777 8899」於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期間,分別處理15,282宗與情緒相關的求助個案;另有13,795宗與校園生活相關的求助個案。 當中以「學習技巧」、「升學」、及「讀書壓力」為最主要範疇;以下是熱線及網上曾經處理的個案。 個案一. 有中一學生抗拒上學,原因是過往數年已習慣網課模式,不用與人交際,因此對於回校上課感到不自在,亦對新學校感到非常陌生,恐懼與他人交談。 為了避免與同學接觸,她選擇戴口罩以增加安全感,減輕焦慮,以致開學至今未能認識新朋友,又擔心被同學嘲笑,出現食慾不振和睡眠質素下降的生理狀況,經常心情低落和哭泣。 個案二. 有中六學生就讀傳統名校,師生十分重視成績,同儕競爭激烈。 去年中恢復實體課後,馬不停蹄追趕進度。

  2. 2024年1月3日 · 署方表示,為防止幼童或青少年肥胖演變成終生健康風險,學生健康服務鼓勵學生培養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每天應合共做不少於一小時中等至劇烈程度的體能活動,並保持均衡飲食。 至於需要在體重管理方面得到更多支援的學生,學生健康服務中心會轉介他們至健康評估中心的營養師,為他們提供個人飲食建議。 精神科專科醫生曾繁光表示,數字是否反映實況需視乎調查的詢問方法,但整體上學童希望自殺的情況值得擔憂。 他表示,有外國研究顯示有7成自殺者,本身已有精神科的問題,衛生署提到的建議方法,例如透過外展服務增加抗疫能力、精神健康熱線等,效用甚微。 他指,需要確保曾表達自殺意願的學童,可以容易、迅速獲得治療服務,並避免被標籤。 另外,部分未有反映自殺意願的個案,即使子女希望求診、但家人不欲子女求醫,認為需要加強公眾教育。

  3. 2023年12月6日 · 本港學童自殺事件頻現,教育局今日(6日)公布,今年首11個月,全港中小學共匯報了31宗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比過去5年每年14至25宗不等為多。 她估計,個案數目上升與疫情及復常後,學生需要面臨較大挑戰所影響。 對於學童自殺的現象,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曾接受訪問指,學童選擇輕生前有機會出現7大徵兆,呼籲家長及校方可多加留意。 最新影片. 活得健康啲. 20歲港女蜂蜜溝蛋白敷面遭蟲咬嚴重過敏 皮膚科醫生揭常見護膚迷思. 教育局:將在中學推行3層應急機制.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回覆立法會議員書面質詢時指,全港中小學過去5年(2018-2022年)所匯報的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分別為14、23、21、25及25宗,而今年首11個月的數字已達31宗。

  4. 2023年11月21日 · 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在電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今年學童輕生的情況比當年更嚴重。 他解釋,根據學童遺書及研究顯示,受2019年社會運動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童與家人、學校關係變得疏離,部份人又離開香港,例如原本可當作傾談對象的老師、朋友離港,令學童遇困難時,未知如何求助,影響青年發展。 他續指,家人、同學、老師都是年輕人的重要夥伴,若未能建立夥伴關係,他們未必知道如何求助。 他尤其擔心,11月是考試季節,情況會更加嚴重。 曾有出事個案因家長「拔電線」 葉兆輝又特別提醒家長,當子女沉迷打機時,不要生氣至「拔電線」,形容打機是年輕人的「命根」,曾有一兩宗個案因此而出事。

  5. 2022年1月5日 · 影響人格社交發展. 由此可見,無論是肢體抑或言語上的校園欺凌,同樣具有極大傷害性,因為發生在成長階段,對日後的人格發展、社交生活都有影響,駐校社工、臨床心理學家的支援尤其刻不容緩。 我們會讓他們明白,受欺凌並不是自己的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短處、優劣點,但不代表因為自己的不足或不同,就要受到別人不公平或不禮貌對待。 本港的校園欺凌支援一直遭人詬病,通報機制往往遲緩且欠透明度。 事實上,大多數得到注意的個案均牽涉肢體傷害,然而言語上的欺凌卻更普遍。

  6. 2023年7月24日 · 基本建設費是用於修建校舍,大多學校每年費用為3至4萬,不設退還,另有設一次性建設費則毋須每年繳交,學生若持有債券或提名權,多數可獲豁免相關費用。

  7. 2017年5月25日 · 今天5月25日,應母校邀請來傾聽分享發布會,見證同學們此行的得着,充滿期待。 我們幾個好友兩年前成立了「校友傳承基金」,只要母校願意,我們將年復一年贊助此有意義的活動,如果你是順德聯誼會胡兆熾中學的畢業生,也歡迎一起加入我們,把這份愛傳承下去。 【其他熱話】 莫樹錦:基因才是孩子的起跑綫. 【其他熱話】 活在高速教育下的香港學童. 撰文 : 林少烽 心苗成長教室. 國內同事說起小時候的窮困,7歲開始學會起灶煮飯給一家人吃,幫忙養雞餵鴨,洗全家的衣服,照顧弟弟妹妹。 然後到了入學年齡,長途跋涉去上學,衣服鞋子是一個個傳下去,直到不能再補為止。 餓的感覺最深刻,晚上肚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