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12月26日 · 香港電視廣播的歷史始於1957年。隨著商營有限廣播電台1957年5月29日在香港成立,以及推出電視服務「麗的映聲」,麗的呼聲電視(後改名為麗的映聲、麗的電視或亞洲電視,簡稱亞視、ATV)正式掀開了香港電視廣播的歷史第一頁。

  2. 回顧香港的無綫和彩色電視廣播誕生. 五十年前的1967 年,香港的電視業出現突破發展,港人迎來了無綫和彩色的電視廣播。. 如同很多新科技面世一樣,無綫和彩色的電視廣播,最初也遇到不少挑戰和困難。. 麗的映聲有線電視於1957 年5 月29 日啟播後,香港進入了電視 ...

  3. 2014年10月5日香港電視宣佈於11月19日正式開台,以OTT模式廣播,觀眾可透過智能電視、電腦、電視盒子(小米盒子)、家用遊戲機(Xbox One)以及在智能手機下載香港電視應用程式收看節目。[91] 開台初期香港電視經營一條直播頻道。

  4. 其他人也問了

    • 從電視劇中尋找「香港人」
    • 電視業界的限制
    • 電視劇中的「獅子山下精神」
    • 「香港製造」的電視劇
    • 世界的香港 重返華南文化圈

    自七十年代起,以本土導向的流行文化迅速興起,當中包括粵語流行曲及港產粵語片,而電視文化的影響則最為廣泛。英國殖民地政府對本土文化發展採取不干預政策,以致當時香港的媒體擁有較大的自主空間。香港學者如馬傑偉、吳俊雄及曾仲堅指,七十年代電視的普及化,造就電視節目成為文化搖籃,以及確立身分舉足輕重的影像來源,香港人得以藉此建立共同想像及確立群體。 黃導演微笑點頭,他說:「以前沒有其他娛樂,大家又很少出夜街,因此觀眾會鎖定電視機。《網中人》中的程緯(周潤發飾)讀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而劇中描述的香港大學是『精英學校』及『有錢人讀』的。我會想:我跟程緯一樣住公屋,因此不可能入讀香港大學。當時很多電視劇男主角都從商,更令我相信男生長大後一定是做生意。」可見普羅大眾會將電視劇角色的生活與自身經驗扣連,久而久...

    步入九十年代,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談判,政治辯論此起彼落。在六四事件後,香港人抗共心態日益高漲,進一步視中國人為外來者。當時的商營電視進行自我審查,加上媒體容易受政治及和經濟權力所籠絡,令反抗中國的觀點備受壓抑。 然而,當時抗衡中共的文化想像,仍可見於電視業之中。早前重播的《大時代》,不少人大讚演員的演技及故事編排出色。雖然《大時代》看似沒有政治論述,但觀眾卻有另一番政治化的解讀。例如有觀眾認為丁蟹像共產黨,橫蠻地入侵香港。該劇隱晦地表達當時在社會廣泛的反共意識,對劇情的想像亦反映了香港人的自我觀感。 民間史家徐承恩指出,即使當時有不少以中國為題材的電視劇,但只是描述虛擬的中國(如古裝的武俠片),甚少涉及一九四九年中共竊政後的事,對英國殖民時期的香港描述更是少之又少。黃導演不畏言解釋,在七十年...

    香港電台曾製作《獅子山下》處境劇,描述草根階層逆境自強及拼搏精神,及後更被港人歌頌為反映「同舟共濟、刻苦耐勞」的「獅子山下精神」。「獅子山下精神」多年來與「香港精神」劃上等號,巧妙地,黃導演加入港視後其中一套的作品-《歲月樓情》,同樣以香港人的「獅子山下精神」為軸心。 《歲月樓情》以公共屋邨為背景,描寫跨越三十多年的家庭故事。黃導演莞爾而笑,自豪地說出他很欣賞自己成長的歲月,這套劇正是他成長背景的寫照。聽起來,他的確跟許多上一代人一樣,懷緬昔日的港英時代。 「我覺得香港人、香港社會和政府都有很多問題、很多缺點。但是,不知道為甚麼,我總覺得港英時代的香港的確不錯。那時候雖然有左右派,但大家從來不會打架。在讀書的時候,我會為了不同福利而到左派和右派的學校玩耍。雖然我知道去左派學校要聽《毛語錄》,...

    在八十年代,無線電視每年製作二千到三千小時的節目中,當中有一千小時的節目向二十五個國家輸出。然而,近年香港的文化軟實力下降,不論是音樂、電影或電視劇對外輸出的產量均大幅減少,逐漸失去其影響力。香港與中國合資拍攝電視或電影非近年的事,兩地合作跨境取材亦為大勢所趨。若要找到全以本土資金為主,又富有香港特色的及迎合港人口味的作品,更是難上加難。我不禁質疑,在現時缺競爭的市場之下,香港電視業會走向沒落嗎? 黃導演沉默地思考良久,未敢肯定香港電視業日後的出路。「香港電視不獲發牌的時候我曾經這樣想過,但後來又覺得未必。一來其他電視台發牌後亦要製作節目,二來有傳樂視(Letv)及美國福斯廣播公司(Fox)會大舉投資收購香港的電視節目,因此未必會沒落。」 然而,黃導演對電視業另一方面的發展卻不樂觀,臉上顯露...

    昔日香港流行文化發展蓬勃時,香港一度成為東南流行文化的主要輸出地,香港電視劇、粵語片及粵語流行曲在華南文化圈更是大受歡迎。這龐大的外銷市場有助推廣香港的文化,將香港的本土特色及價值觀輸出至世界各地。 香港學者鄺健銘分析,若論文化及社會經濟的連繫,香港理應靠近南方海洋,而非北方大陸。華南文化圈由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澳門形成,它的構成可追溯至十六世紀。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澳門亦深受粵語文化影響,粵語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霹靂州和雪州更是主要語言。香港向來有其海洋文化的特性,亦如日本漢學家濱下武志所指橫跨東南亞八大腹地,因此更應向南望,放眼世界。香港電視業重返華南文化圈正是以主動姿態擴展海外市場,無須委曲求全寄望獲得中國投資者的青睞,更不必因政治考慮而自我設限。 那麼,香港重新聚焦華南文化圈...

  5. 2024年6月6日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英語: 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縮寫:TVB),通稱:無綫電視、無綫,前稱:香港電視集團、香港電視廣播(英語: Hong Kong 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縮寫:HK-TV、HK-TVB,簡稱:香港電視、港視),是香港的一間商營

  6. 香港電視廣播的歷史始於1957年。 隨着商營有限廣播電台1957年5月29日在香港成立,以及推出電視服務「麗的映聲」,麗的呼聲電視 正式掀開了香港電視廣播的歷史第一頁。

  7. 電視建構的香港記憶——《香港傳奇》 馬傑偉. 現代社會急劇變遷,「不變」的歷史變成了安頓人心的避風港;政客、商人,以至平民大眾都從歷史各取所需,創造各自的歷史故事。 80年代,西方大國大量炮製集體回憶、組織遊行慶典,透過「再造傳統」1,將歷史認同轉化為政治資本。 而企業家則企劃「遺產工業」,創造普及歷史,炮製懷舊感觸,將歷史包裝出售2。 平民大眾亦在變化不定的社會情境之下,借用懷舊潮流尋求個人的身分寄託。 近年有關集體記憶的研究,大都強調歷史的高度選擇性;所謂歷史,往往是今天的「投射」。 當然,精英歷史仍然強調反覆考證、追本溯源,但被大眾接受的普及歷史,則因傳播媒介的吸納、折射、擴散而變得更具選擇性和創造性。

  1. 香港電視歷史 相關

    廣告
  2. 及時幫助患上眼疾的病者,讓他們得到適切的手術或治療,拯救更多眼疾患者,讓世界更「睛」彩 ! 透過結合夥伴地區的力量,為當地的眼科醫療團隊提供指導和培訓,激勵他們在社區中奮力對抗失明。

  3.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horizonhotels.com.hk

    位於九龍核心地段,毗鄰匯集購物、消閒和文化藝術的尖沙咀,讓生活節奏時刻緊貼香港的繁華脈搏。 交通便利,鄰近港鐵尖沙咀、紅磡及黃埔站、海底隧道及碼頭,酒店更提供穿梭巴士服務.

  1. 相關搜尋

    電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