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28日 · 發布時間: 2019/06/28 13:00. 最後更新: 2019/08/27 11:00. 分享:. 「反社會人格者」9個主要特徵 你身邊有這類人嗎?. 「反社會人格者」(Anti-Social Personaility Disorder)在社會中,平均每 25 個就有 1個。. 在身邊的朋友圈子中都不難遇到這種人,因此特意寫一篇文章,教 ...

  2. 2023年12月26日 · 然而隨著時間流逝,信託基金中的與Lund有家族關係的受託人逐漸離/辭職,基金受託人至今已經換血。 35歲時,Lund要求支取部份遺產,卻遭到了受託人的投票反對,理由是他的精神狀態使他沒有能力支配這些財產。

  3. 2023年10月6日 · 假A股平台騙掉120萬積蓄 30歲儲首期夢碎 如何翻身?. 近年網絡騙案愈來愈猖獗,騙往往住針對大家想賺快錢的心理而下手。. 警方剛在日前點名7個高危投資APP,反映有不少投資平台具詐騙風險。. 今次有讀者便因為假的A股平台而受騙,過百萬積蓄化為烏有,請教 ...

  4. 2023年5月18日 · 儘管電子支付十分盛行,香港人的日常生活當中,仍有不少場景以現金支付及找贖。近日網上流傳一段短片,一名女乘客支付的士車資時,獲司機找贖一張寫滿字句的20元紙幣,當場表示不接受並要求司機換過一張,惟司機拒

  5. 2019年7月5日 · 《我們與惡的距離》以新聞從業員為軸心,描述電視台副總監宋喬安如何在收視率與職業操守之間角力。 宋喬安除了新聞工作者之外,還是李曉明案的受害者家屬。 在一次意外下,她發現下屬李大芝就是李曉明的妹妹李曉文,並透過跟蹤她搶得獨家新聞。 東窗事發後,李曉文痛斥無良的媒體無形中殺了更多人。 在現實的社會,點擊率成為了一個量度指標,更出現不少「標題黨」。 為了吸引讀者點擊無所不用其極,可是有些新聞是否真的有報導的必要性? 如同電視劇中,報導李曉明家人的生活,是為了點擊率還是大眾的知情權呢? 在這件事上,宋喬安是否又成了另一個「加害者」呢? 此外,這部電視劇更讓大眾反思所謂的「惡」。 如同片名一樣,我們都有可能是事件的「加害者」。 在很多時候,我們只知道事件的片面之詞,根本無法了解事件的所有面貌。

  6. 2019年11月22日 · 今次Ming仔親身示範一次YouTuber如何自爆「關公災難」,畀其他YouTuber上咗一堂,YouTuber係要知道你目標群眾特性,唔識唔好亂嚟。. 【作者簡介】90後製作公司打雜,熱愛打機,亦愛行山吸收靈氣,希望快啲儲夠錢享受人生。. YouTuber係近年新興的職業,望落好似好 ...

  7. 2018年10月9日 · 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 就以影響力指數及粉絲總數等為KOL打分,近日在娛樂新聞頻曝光的單文柔也擠身本港五大KOL。 以本港十大KOL計,你又識得幾多個? 根據網紅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的資料,香港第一名的KOL是Liz 리즈。 相對其他排名的KOL來說,她的粉絲總數不是最多,但影響力則是第一。 而Cloudbreakr的影響力指數是根據KOL與粉絲互動及其增長率和表現計算的。 榜上有名的大多都是藝人如李亞男、單文柔及麥美恩等,他們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粉絲的數目都較普通的KOL多。 其他的KOL主要為YouTuber,利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的KOL的主要收入是不同品牌的廣告,廣告商會根據粉絲的數量及按讚的數,而去選出適合的KOL。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