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明報專訊位於窩打老道的安老院松山府邸院友陳婆婆本身患多種長期病患包括血壓高糖尿病心房顫動及認知障礙等惟毋須服降血糖藥但她昏迷後被驗出體內有糖尿藥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周振中表示一般而言如長者誤服降血糖藥血糖

  2. 2023年11月4日 · 明報專訊在孩童早餐中落毒令1名女童喪生的兇殺案下毒的男子被判終身監禁。 涉案的男子是恩古吉 (Francis Ngugi),法官判他終身監禁,17年內不可以提出假釋申請。 案中的兇手恩古吉早前已承認2級謀殺和企圖謀殺罪名。 47歲的恩古吉於2021年9月在多倫多安省高等法院承認殺害3歲女童伯尼斯·納坦達·瓦馬拉 (Bernice Natanda Wamala) ,犯有二級謀殺罪。 他還承認一項企圖謀殺罪名。 伯妮斯於2021年3月7日去世,前一天晚上在朋友家過夜時攝入亞硝酸鈉。 據一致同意的事實陳述,這些孩子並不是恩古吉的預定目標。 相反,這名男子在一次嘗試刺殺朋友的母親伊薩 (Zahra Issa)的嘗試失敗後,在麥片中下了毒。 在此幾個月前,他對這位朋友的母親越來越着迷。

  3. 1. 清晨血壓偏高吃藥未改善. 清晨受荷爾蒙影響血壓會偏高發生中風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高因此通常醫生會讓高血壓患者在睡前服藥避免隔天清晨的血壓飆高。 但如果吃藥換藥還是沒有改善,洪惠風建議可以做睡眠檢查,看看是不是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半夜交感神經作用,血壓會升高,也比較危險,」他說。 2. 舒張壓與收縮壓脈差大. 一般人看到舒張壓或收縮壓偏高,就會很緊張,其實舒張壓與收縮壓差距太大(差距超過60mmHg 時),也很危險。

  4. 明醫網 > 醫事百科. 血壓高的人,往往會被要求少吃鹽。 可是有的人每天按時吃降壓藥飲食清淡這樣做幾個月下來血壓卻控制得不盡如人意。 問題可能在於,他們忽視了另一種白色晶體 - 糖。 為什麽高血壓不僅要少吃鹽,還得少吃糖呢? 遊離糖 高血壓的隱形推手. 制造食品時的添加糖,確實是導致高血壓的罪魁禍首。 添加糖包括白砂糖、紅糖、冰糖、果葡糖漿,加上天然存在於蜂蜜、果汁的糖分,這些糖又被稱為「遊離糖」。 與米飯、面條裏含有的澱粉不同,遊離糖裏的果糖成分,尤其是果葡糖漿,是升高血壓的主謀。 過量的果糖攝入,會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再加上體內的水和鈉排泄減少,增加了血管裏的容量,血壓自然就會升高。 另一方面,糖進入身體後,還可引起肥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等疾病。

  5. 2024年2月20日 · 購買大麻糖的父親裁定兩項虐兒罪及一項藏毒罪成昨於屯門裁判法院判囚8個月。 裁判官黃國輝表示,本案不是一般疏忽照顧兒童,而是將危險藥物留在家中,沒有妥善保管,情 頗為嚴重。

  6. 明醫網 > 明人專欄. 量度血壓時通常記錄兩個數目,較大的數目是「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量度心臟收縮(systole)將血輸出時施加在動脈壁的壓力,而較小的數目是「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量度心臟舒張(diastole)血液流返心臟時施加在動脈壁的壓力。 在一日的不同時間,血壓是會波動的,所以,單一個血壓讀數並不能診斷為高血壓,醫生在不同的日子多次量度血壓後發覺患者的血壓持續升高才會確診高血壓,通常收縮壓(俗稱上壓)和舒張壓(俗稱下壓)是一齊昇或降,尤其是青年和中年人。

  7. 2023年9月28日 · 昨午1時許警方接獲瑪嘉烈醫院職員報案指一名3歲女童懷疑誤食危險藥物警員接報到場初步調查相信女童於東涌區一個住宅單位內意外誤食冰毒。 案件列作「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處理,交深水埗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二隊跟進。 女童清醒,繼續留醫。 父指女童母常離家. 據了解,3歲女童姓孫,與家人居於東涌逸東邨一個單位。 女童本月19日發高燒,由父親及社工陪同下前往瑪嘉烈醫院求醫,社工當時建議女童做尿液檢測。 昨日瑪嘉烈醫院一名兒科醫生發現女童尿液樣本含冰毒,於是報警。 消息指女童父親自今年7月起懷疑妻子有吸毒習慣,但未親眼目擊,因此沒有報警,只向社工求助。 女童父親又指妻子本月起經常不在家,有時深夜回家,睡醒又離開。 詳情. 加拿大溫哥華明報新聞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