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27日 · 以下具體解釋這個比喻。. 此亦如說怨敵、虛誑,非惟遮無親友、諦實,及異親、實,是說親友、實語相違所對治品。. 所謂「怨敵」,是指親友的對立法,並不是遮除親友之後的餘法,. 也不是與親友不同的法,比如,陌生人是親友之外的法,但不是怨敵 ...

  2. 藏傳佛教中流傳之準提法探討\普光 整理. 前言. 準提法有不同法流,人間由釋迦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所說;另一脈是由大遍照金剛如來(大毘盧遮那如來)在天界(淨光天大樓閣)所說。. 之後印度流傳,龍樹菩薩曾於持明藏中擷取尊那儀軌經,準提法現今 ...

  3. 2021年2月18日 · ① 遮止對時間久遠心生怯弱. ② 遮止對圓滿無邊資糧心生怯弱. 火一、遮止對時間久遠心生怯弱. 如是雖延無量時劫不應怯弱,惟時長久非厭因故,謂苦極重,雖時短促亦生厭離,無苦安樂時雖久遠,無所厭故。 即使需延長無量時劫,也不應心生怯弱,因為僅僅“時間久遠”並不是讓心厭患的原因,即:若痛苦深重,即便時間短暫也會讓心厭離;沒有痛苦只有安樂,即使時間漫長,也沒有可厭之處。

  4. 2020年3月15日 · 五邪命. (名數)比丘營不如法事而為生活,謂之邪命。 有五種:一、詐現異相,於世俗之人詐現奇特之相,以求利養者。 二、自說功能,說自己功德,以求利養者。 三、占相吉凶,學占卜而說人之吉凶以求利養者。 四、高聲現威,大言莊語而現威勢,以求利養者。 五、說所得利以動人心,於彼得利,則於此稱說之,於此得利,則於彼稱說之,以求利養者。 見智度論十九。 性罪和遮罪 --佛學詞彙陳義孝居士. 性罪:佛陀雖未制戒規定此事不能做,由於此事本性即是罪惡,如殺、盜、淫、妄,不待佛制定,誰犯了就會造罪。 遮罪:是遮止的罪,如酒的本質不是惡,但是佛禁止不許飲,誰飲了就會得到毀犯佛制戒的罪。 《海龍王請問經》云:「世尊我於劫初,住大海內,時有拘留孫如來出現世間,爾時大海之中,諸龍、龍子、龍女悉皆減少,我亦減少眷屬。

  5. 2021年2月24日 · ① 需要休息的原因 ② 發精進速率——不急不緩. 金一、需要休息的原因. 暫止息力者,發勤精進身心疲勞,須暫止息,若不爾者,則極厭離,能障後時發精進故。 暫止息力:發起精進之後,一旦身心疲勞,就必須暫停休息,因為如果勉強硬撐,會導致心極厭離,而障礙後面發起精進。 對此,有一位格西解釋說:像我們閉關,有的人開始時非常勇猛,不知道暫止息,一段時間之後便無法調適,以後看到關房就怕,這是由於不善巧的緣故。 宗大師在開示“修習軌理”時,強調初學者修法時間宜短、次數宜多,這也是要求善用“捨”力,即在還有想修的心時就應截止,後面才有興趣趣入,否則以後一見到座位就會發嘔。 休息無間,仍發精進。 休息好了,立即繼續發起精進。 前事究竟,不應以此便為喜足,應於上勝更發精進。

  6. 2020年4月29日 · 謂於能引善所引中,有由能滿善所圓滿及由不善圓滿二類,於諸能引不善引中,有由能滿不善圓滿及由善法圓滿二類。. 由此可知,引業、滿業之間可分成四種情況,. 就是在引業善中,分滿業善及滿業不善二種;. 另外,在引業不善中,也分滿業善及滿 ...

  7. 雖然說性欲的發生是極其自然的事情,但是這並不表示由性欲而衍生的性生活是可以隨“性”為之。. 沒有感情或情趣的性生活,可能會失去從性欲所引發的自覺感受。. 所以成熟的兩性不僅應該瞭解、尊重自己的性欲,而且更應知道如何將之引導、抒發,才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