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31日 · 與社運相關的案件判決不時引起爭議,亦有人出言批評相關的法官。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昨在網誌稱,有時外界太着重判決結果,忽略相關法律和證據基礎,強調法官的職責是客觀公正地考慮法律和證據來審理案件,呼籲市民勿根

  2. 2019年8月26日 · 港聞. 發佈時間: 2019/08/26. 我的一位友好經常認為,保住下一個50年不變(即到2097年),是香港重大議題;那是在反對《逃犯條例》修訂以前,我當時已告訴他,這雖然是一個重大議題,但我身邊的朋友,不會有人關心。 到了最近,他終於同意,這個題目應該「收檔」。 香港人對未來,難有樂觀的想像。 不要說2097年那麼遙遠,連2027年將會如何,也沒有人有把握預測。 退休終審法院法官烈顯倫,在法律界德高望重,但他最近就社會狀況表達的意見,卻仍然是停留在1997年那時的思維。 他認為,其一、香港在實力上不能同中國鬥,所以也不應同中國鬥,應盡量引發「良性互動」;其二、要爭取香港繼續保持司法獨立,直到2097年。

  3. 2017年2月20日 · 由基層「雪糕仔」到前律政司司長,黃仁龍憑獅子山下的拼搏精神開創精采人生。他卸下官職後反思過往,自言對「失敗存有極大恐懼」,甚至因渴望成功變得冷漠,幸屢次探訪無家者的義工活動,令他學懂去愛。 卸任官職5

  4. 2016年4月27日 · 公民黨成員曾健超涉於前年佔領期間襲擊及抗拒15名警員案,控辯雙方昨就亞視新聞片段呈堂性結案陳詞。辯方質疑當時社會撕裂,或有人為削弱曾而提供不實片段,最終撤回說法。 涉案被告曾健超,被控以襲擊在正當執行

  5. 2019年1月23日 ·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及運動學系副教授雷雄德博士指出,肌肉量一般都是因人而異,假設一個有做運動與不運動的人作比較,他們的肌肉量可以相差3-4成。 另一方面,每個人的成長、生理、作息、工作壓力等都會影響我們的肌肉量。 而肌肉的運用可以分作3大類,第一是心臟肌肉,可以將血液分佈至全身。 其次是骨骼肌肉,主要是維持我們姿態例如坐姿,如女士缺乏肌肉會影響骨骼健康及出現寒背,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 最後,是器官肌肉。 他亦提到本港女士比男士的力量訓練較少,如果女性整體的肌肉量不足,則較難有機會懷孕。 透過力量訓練改善肌肉問題. 器官會因為年紀而退化,但肌肉就可以不分年紀而透過訓練去增強肌肉。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日應做最少30分鐘以上運動,而小童每日最少應做1小時以上。

  6. 文章見報當日,距離第5屆香港行政長官選舉還有不到一個星期。可能亦因此,不明所以、沒有根據的指控和謠言似乎愈來愈多。 例如,近日有報章刊登聲稱是來自「資深政務官」的公開信,指控林鄭月娥女士「五十步笑百步

  7. 2022年10月24日 · 今年7月成本港歷來最熱的夏季,中電在這個用電高峰期推出「慳電任務」,每慳1度電即可儲積分,以鼓勵用戶慳電。有住戶為達標「戒掉」長開冷氣習慣,以風扇及落窗簾為室內降溫,結果有70%用戶成功在2日內的4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