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2月19日 · 撰文攝影義務團隊. 團隊主腦馬基諾(Ian)2018年開設《香港老舖記錄冊》專頁,最初只是簡單介紹老店及寫寫感想,後來覺得香港其實有很多老字號,蘊含豐富的本地文化元素,可以做多一點,也愈寫愈深入,於是集合了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訪問及撰寫文章,就發展到現在。 現時由5位核心成員組成,Ian以外還有主修歷史及建築保育的詹穎宜(Erica),她屬於早期的成員,因為一次參加了Ian發起的深水埗導賞團而認識。 之後招募新血擴展團隊,後期加入的還有李佳玻(Boris)及兩位攝影師陳容笙(Easy)及黃文晉(Tay)。 各人本身有正職,未必從事文化保育相關的工作。 大家都對文化保育有興趣,因而一拍即合,現時共有10多人左右。 盼助老店解決問題.

  2. 2020年3月30日 · 副刊版. 發布時間: 2020/03/30. 分享: 麥當勞由即日至4月7日,每晚6時起將不提供堂食,變相令俗稱「麥難民」的露宿者失去容身之所。 慈善機構Impact HK的服務對象,正是這些被稱為「街友」的露宿者,其CEO是來自加拿大的Jeff Rotmeyer! 記者上星期直擊他們在大角咀派飯予一眾街友,「在疫情下,似乎更多人需要幫忙。 」Jeff說,派飯只是燃眉之急,如何令他們融入社會,重建自信才是機構的長期使命…… 眼前的Jeff Rotmeyer一身T恤短褲cap帽,也是他的招牌街坊look。 此老外在2017年成立的慈善機構Impact HK,「為人民服務」的感染力一呼百應,除了組織義工在港九各區為露宿者派飯,更為他們提供職業培訓。

  3. 2022年1月6日 · 開設群組,緣由是年輕時叔父借了一部賓得相機給他,萌生起對攝影的熱情。 他最喜歡拍攝大埔各種事物及風景,由父親的車子、農田及母校都成為鏡頭拍攝對象,甚至懂得自己用腳架自拍。 相機質素佳,相片保存至現在仍然清晰,因此他儲起大量珍貴的舊相片,之後在大埔群組分享,反應很好,後來就成立了「大埔老照片」。 群組由最初千多人至今有過萬名網友,除了在群組中勾起回憶往事,已搬離此區或移民外地的港人也能從中懷緬,最重要是不少網友可尋回失聯的朋友。 「當中很多相認的故事,包括同是居住這區的鄰居等,極為難得。 最令我印象深刻是獲得網友一張松園仙館的舊照,是五、六十年代像荔園的遊樂場,相當珍貴。 當網絡版主不容易. 網絡世界24小時運作,要管理一個群組並不簡單。

  4. 2023年2月18日 · 紅十字會定向挑戰2023.結伴Line Friends「行」人道,將於3月登場! 今年的城市定向活動以「搜尋及拯救」為主題,賽程中參加者須在上環至銅鑼灣地區,穿梭香港別具特色的大街小巷,尋找指定打卡點完

  5. 2020年3月30日 · 作者:胡麗珊. 責任編輯:李越樺. 伍Sir認為Maker就是社區參與,並共同設計,小朋友的學習也應是一場無窮盡的實驗。 (陳國峰攝) 用紙盒製作故事偶,做法簡單,過程好玩。 (受訪者提供圖片) 天虹小學有學生近期把設計的動物,放在網上分享。 (受訪者提供圖片) 伍Sir愛閱讀台日手創人的著作,研究他們的心思。 (受訪者提供圖片) 有一場直播是同時教100位參與「DreamStarter啟夢者計劃」課程的小學生,一起造《Automata輕輕飛》機械鳥。 (陳國峰攝) 他謂教學片需要把步驟拆細,並加入科學說明,盡量淺白,希望孩子半小時內做到一件作品,建立成功感。

  6. 2016年5月28日 · 幾何綫條 矛盾對比. 工整的傢俬綫條,為舊樓換上全新形象,不乏創意與驚喜。. (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綫條是一個好玩的主題,變化萬千。. 設計師Patrick Lam為綠怡居488呎2房單位,度身訂造一組貫通廳房的幾何綫條傢俬,利用木紋防火膠板及白色木皮豐富層次 ...

  7. 2021年12月25日 · 現居香港的馬來西亞籍媽媽何優文(Evon Ho-Wyllie)是一位律師,因想開闊眼界便轉行做空姐,後來在航機工作時被某大公司高層賞識及挖角,便返回「地上」再做律師。 最近她靜極思動,毅然放棄做律師過百萬元的年薪,在半山開設蘇格蘭產品專賣店Clansman Lifestyle,雖然創業後收入大減,但喜歡接受挑戰的她說:「打工要跟公司的框架做事,但做生意就沒有框框可自由發揮,有很大的滿足感。 生於馬來西亞的Evon,自小已想走出家鄉見識世界,當年讀大學時可選擇到澳洲或英國升學,Evon便只以「方便外遊」為決定原則。 「我想如選擇澳洲,附近只有新西蘭,旅遊點只有一個,但英國則可以遊遍整個歐洲,所以我最終選去英國。

  1. 相關搜尋

    friendship brace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