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5日 · 撰文:阿言. 出版: 2022-10-05 19:00 更新:2022-10-05 19:00. 22. 歌手陳奕迅與老婆徐濠縈在2006年結婚二人育一名女兒陳康堤。. 康堤在昨天(4 日)18歲生日,媽媽在網上發文祝福。. 一眾粉絲們也覺得她大得太快因為早於陳奕迅2006年專輯Life Continues ...

  2. 2020年4月30日 · 陳奕迅在2006年正值事業巔峰先後推出的專輯Life Continues…》及《What’s Going On…?》均大受好評,而代表作《最佳損友》及《富士山下》不但成為四台冠軍歌,更在個別排行榜贏得雙週冠軍。

    • 工作生活界線難以劃分
    • 僅一半打工仔周末感覺真正放假
    • 平衡工作、家庭、朋友及個人成長
    • 4大原則區分工作及私人空間(點圖放大▼▼▼)

    工作的概念正在發生改變,工作和家庭的界線已經變得模糊不清,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Janice R. Bellace說:「當人們借助智能手機每週7天、每天24個小時工作,如何定義人們『正在工作』還是『不在工作』?」 不少香港打工仔工作及私人時間可說是密不可分,你在街上閒逛之際,手機隨時響個不停,是上司、工作群組的Whatsapp訊息,甚至客戶的電郵傳到你的電郵,都令工作「無處不在」。 香港文職及專業人員總會的調查曾發現,約65%受訪者曾在下班後,透過通訊應用程式收到工作訊息,約17%人要即時處理工作。結果發現,不少上班一族對下班後仍要透過通訊應用程式工作,私人時間被侵佔。 相關文章:瞓醒就失落?返工期間常碌IG? 遇4種狀況該請假休息|職場心理

    根據旅游網Expedia的研究,僅53%職場人士假期後感覺身心放鬆。 不少現代工作都是24小時無休止,例如環球股市在紐倫港不停輪轉,結果從事金融相關行業的人每天工作18小時。電子商務發展蓬勃,網上用戶來自世界各地,萬一系統凌晨出錯,負責系統的主管能拖到早上九時才工作嗎? 加上,商業競爭愈趨激烈,實情是不少公司都在「縮數」,用最少人做最多事,headcount永遠不夠,結果就是要打工仔不停OT。

    Work-life Balance可能是個偽命題。問題除了是工作時間,同時亦在於能否照顧好工作、家庭、朋友及個人成長四方面,而且隨著不同時間,這四個部分的比例優次亦有所不同。 要在工作及生活間取得「平衡」,可能要著眼的不是平均分配時間,而是能否持續照顧好工作、家人、朋友及自我心靈成長這四方面,做到「工私分明」。 但是,在長工時的大環境未能改善下,如何自救?

    另外,視運動為必須,預留時間運動。不少人一到周末就睡到黃朝百晏,補眠過後還是非常疲憊。工作過度用腦,最能放鬆的方法其實是運動。運動能放鬆腦部,幫助你減壓,比倒頭大睡更能改善精神。周末預留時間到戶外走走,讓你忘卻工作壓力,讓自己真真正正放假。 這些方法都可以因應你的職業、工作性質及崗位,調整至最合適的方法,以確保你的私人生活與工作清晰分隔,做到「工私分明」,令自己可以真正享受一點私人時間。 相關文章:【職場心理】易自作多情、懷疑電話響 5大日常錯覺因過勞而起 相關文章:【人際關係】上司器量小因缺安全感? 了解與4類型上司相處建議 【本文獲「vanna.com」授權轉載。】

  3. 2018年4月21日 · 殷海光的文章已經大致分析好。 現在開始闡述本人的觀點了。 殷海光設計的人生金字塔(資料圖片) 人生,有咩意義? 有甚麽推動我們生存下去的意志,那就是人生的意義,金錢? 名利? 快樂? 享受生活? 這些在我們心目中,都是美好的事。 我們大概不會去想,甚至不會想去想,當這些事物都失去了,我們的人生是否頓時變得空虛;或者我們死後,有多少這些事物,是可以跟我們走到天堂。 有許多人追隨名利,只為留下不朽的傳說,讓全世界都記得你的名字(當然,我都有這樣的想法),彷彿世界都擁抱著你,述說你的事跡成就,我們又怎會有空想,當這個世界,人全部消失了,世界只剩下你自己,人生的意義是否霎時全空了呢? 然而,這些追求,有多少是你由小到大渴求的夢想呢?

  4. 1 天前 · 打工仔許願工時「這樣改」 竟獲網民大比數支持. 許多上班族都想要周休三日,但很多地方目前仍無法實行。. 對此,一名女網民分享,雖然目前無法達到周休三日,但希望基本工時可以調降成每日6小時,讓大家下班時還能享受日落時分的陽光。. 貼文一出後 ...

  5. 2022年9月25日 · 研數所. 人口老化|統計處料2037港逾三成人口是長者 每1.7打工仔養1長者. 撰文:陳嘉慧. 出版: 2022-09-25 12:30 更新:2022-09-25 12:30. 統計處最新公布,2022年中本港長者比例已超過兩成,正式成為超高齡社會。 人口老化下社會撫養負擔加重,預計到2037年每1.7名打工仔便要撫養1名長者,更有調查指一般家庭供養父母的家用可達收入的五分之一。 而近年安老支出佔政府總開支比例增至兩成,效果卻不似預期;安老資源僧多粥少,長者能否安享晚年也是一大疑問。 2022年中,本港65歲或以上人口達152萬,佔整體人口729萬的20.9%,即每5個港人便有1名長者。 統計處預測,長者比例將持續增加,2037年將達到三成、約258萬人,即每10人中便有3名長者。

  6. 2022年4月29日 · 研數所. 香港長者面貌:貧窮、長期病、獨居佔咁多 多少人能安享晚年? 撰文:陳嘉慧 郭曉晴. 出版: 2022-04-29 13:30 更新:2022-04-29 13:30. 15. 2021年本港長者達到145萬人,佔人口比例超過兩成,正式邁入超老齡社會。 安老政策是社會重要一環,關乎長者能否安享晚年,而面對長者中貧窮、長期病患、需要照顧等不同群體,亦需有不同應對。 「01研數所」整理公開資料,嘗試描繪本港長者人口結構,以及各項安老政策現況、服務人數等。 A Flourish chart. 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本港有145萬名65歲或以上長者,佔全港人口兩成,當中39萬人屬80歲或以上。 以過往統計處調查所指約四分一長者需要他人照顧估計,推算現時有約36.5萬名需要長期照顧的長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