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6日 · 1997年7月1日,年约10岁、父亲为香港永久居民的吴嘉玲偷渡来香港,未能获得居港权,引发争议。 7月9日,特区政府向临时立法会提出入境条例修订条例,于翌日实施居留权证明书计划,规定有关人士必须持有附贴有效居权证的有效旅行证件 (即单程证),才可确立基本法第二十四条二款第 (三)项所指的香港特区永久性居民身份。 吴嘉玲在父亲的代表下,向法庭提出司法覆核,称入境条例有关修订违宪。 其后,同样提出司法覆核的人士增加。 终审法院于1999年1月29日裁定,港人在内地所生子女,不论有无单程证,不论婚生或非婚生,不论出生时父或母是否已成为香港永久居民,均拥有居港权,吴嘉玲胜诉。

  2. 2022年6月23日 · 2018年2月,港人陈同佳涉嫌在台湾杀害女友后潜逃回港。 因港台之间没有签订刑事司法协助安排和移交逃犯协议,陈同佳无法被移交至案发地台湾受审。 为维护法治与公义,堵住法律漏洞,香港特区政府提出修订《逃犯条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条例》。 然而,反对派和激进势力“盯”上了这个机会,自2019年6月起推动各种激进抗争。 在特区政府多次表示修例工作已彻底停止后,他们继续以“反修例”为幌子,变本加厉策动暴力且不断升级,直至公然鼓吹“港独”。 从6月开始的游行屡屡演变为暴力冲突,其行动完全超出了和平游行示威的范畴。 激进分子有组织袭击警察事件开始发生,警察总部两度被包围,政府部门受到滋扰,特区立法会大楼更遭到严重冲击和大肆破坏。 被“装修”的城市.

  3. 2022年6月1日 · 大公文汇全媒体今日起发布“回归25周年大事记”特辑,与读者一同回顾这非凡卓越的25年,祝福香港明天会更好。. 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是中华民族普天同庆的日子。. 香港经历了156年的漫长岁月,终于在这个崇高庄严的日子,重投祖国的 ...

  4. 2021年11月26日 · 终审法院维持了上诉法庭的说法,并强调,基本法第40条并不要求将“传统权益”追溯到1898年前,原因有三:一者,港英政府推出的“丁屋政策”并没有覆製1898年前的体制;二者,“丁屋政策”在港英时期经历了许多变迁,至1990年,此项政策业已成为港英管治的一项传统,“丁权”被视为传统权益不在于“丁权”本身可追溯至1898年前,而在于“丁权”的受益者限于1898年前定居于“新界”乡村的传统人士的父系后裔;三者,基本法旨在处理从港英时期到回归后香港管治的延续性,而不是从大清年代到特区年代的延续性,主权者并无意图复原“新界”在1898年前的状况。 (判决书,第47-50段)

  5. 2022年3月11日 · 日前,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接见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时再次强调,中央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决心坚定不移,希望港人不要顾虑和猜疑,期待香港在爱国者的管治之下,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稳定繁荣。

  6. 2020年11月3日 · 2020-11-03 04:23:25 大公报. 字号. “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打造‘一带一路’功能平台”“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近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中央将进一步支持香港巩固提升竞争优势。 有中央的支持,有良好的基础,有独特的优势,香港面临千载难逢的“十四五”机遇。 然而,一些人却危言耸听,把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说成是“内地化”“边缘化”。 如此论调,似是而非,值得警惕。 历史是最好的说明,也是最有力的证据。 40多年前,改革开放大潮湧动,香港成为联繫内地与世界的纽带。

  7. 2021年10月8日 · 维护国家安全法律制度是一个整体,香港国安法有针对性地解决那些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这次特区立法首先要处理的是第23条规定的“七个禁止”,但必须同时兼顾到香港国安法规定的“四大罪行”,立法过程中需弥合两法之间可能留下的缝隙。 基于此,我在此提出关于补充、修订、整合、完善香港本地原有的国家安全法律的一些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一)叛国. 叛国(Treason,香港法律称“叛逆”)是一项古老的罪名,其基本含义为公民/臣民背离了对主权者的忠诚义务。 香港《刑事罪行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均以“女皇陛下”作为犯罪对象。 中国宪法奉行“主权在民”(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主权者即中国人民,制度载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体现的共和体制。